性教育要掌握好时间

标签:
老狼教育文化 |
分类: 老狼杂文 |
近日,北京市首部小学生试点教材《成长的脚步》大纲公布,有关“我是从哪里来的”部分中,图文并茂介绍性交概念的内容引发网友的热议。有的网友认为,开设性教育课程是对性观念的正确介绍和引导,也有的认为图文解释男女性爱过程尺度过大,还有的是来自家长的担心,认为孩子学这些太早会出事!
看到这个消息,笔者很是欣慰,性教育早都应该搬到讲台上了,虽然现在才有了试点教材,但总算认识到了。且不说,性教育在国外早就开设性教育课程,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实在我们古代,性教育就已经成为必修课了,班固整理编辑的《白虎通德论》里面,详细记载了,东汉时期首次将性教育搬上教育讲台的过程。经过历朝历代的变革,如今开设小学生性教育课,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我想,蒙羞的不仅仅是家长,还有我们的教育体制。但这也是好事,观念的冲突势必会推进性教育的发展。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性教育都是不应该回避的问题,否则脸红的不光是孩子,而是我们!
笔者认为,在孩子3-4岁的时候,父母就应该对孩子讲解生理知识,性教育父子相授还是越早越好,最起码让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有什么区别?在孩子五六岁上幼儿园期间,幼儿园就应该给小朋友上性教育课了,幼教老师不要羞于启齿,要敞开大门全面实施,树立起正确的性健康教育观念。相信学前性教育将会是本次试点教材的奠基石,如教材中“我从哪里来”一课中提到的:“爸爸精子的样子像个小蝌蚪,活动能力特别强,像游泳健将,他们都想找到卵子做新娘......。”这样的词语,出现在小学生性教育教材上,是不是为时已晚啊!因为很多的孩子们对自身发育不了解,遇到一些问题会浮想联翩,随之青春期也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当然,笔者很赞同分年龄段特点进行教育,但性交概念的灌输,在小学生中还分出年龄段,也显得为时过晚。不过,这本教材很值得赞美,涉及的内容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底线,这将会是教育体制的一次大变革!
据《郑州晚报》报道,郑州一家幼儿园使用和真人一样的布娃娃给小朋友上性教育课,也引起了很大轰动,欧洲最大的私人电视台驻中国首席记者,也来到这家幼儿园采访。这家幼儿园的独特教学方式,值得全国幼儿园学习,更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当老师们拿出有着性器官的布娃娃,孩子们没有感到不好意思。“你们知道这些器官叫什么吗?”这种早期的、大胆的性教育,同样褒贬不一,但这与小学生性教育校本课程的进行,将会相得益彰。让我们来听听幼儿园老师是怎么说的吧:“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我觉得孩子们需要,我只是尊重了自然规律。中国人之所以不愿意谈性,是因为他们的长辈曾经回避,造成了我们这一代相关知识的缺失,引发了很多问题。我们的下一代应该早点接触,性就是一门知识,和其他学科一样。”
孩子的心灵很单纯,我们不要用成人的观点看孩子的世界。家长们也不必担心,从幼儿园就开始性教育,将会弥补家庭性健康教育的缺失,但这个分量也很沉重,幼儿园老师对性观念的正确介绍和引导很重要。年轻的父母们也应该主动给孩子讲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认为孩子不需要太早知道会学坏,更不要去回避此类问题,尽快走出误区。在孩子3-4岁的时候就进行性教育,这样到幼儿园,再到小学,就会有一个自然接受的过程,当然就会健康地去理解和运用,而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观念整体改变。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性教育还是越早越好。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性别的区分,认识自身的性别。幼儿园老师可采用图书、音像资料等科学地进行性教育引导,这样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成长的脚步必将会越走越踏实,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