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主要针刺穴位有哪些?
(2011-11-23 21:12:04)
标签:
医疗保健健康 |
分类: 老狼百病论治 |
针灸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在治疗原则上,医者要掌握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治标与治本,同时也要掌握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局部与整体的治疗方法。这就要求选穴与配穴精而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优劣。在这里介绍一下,常见病的主要针刺穴位,与大家分享。
咳嗽: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水突、肩中俞、肺俞
头痛:鱼际、合谷、阳溪、头维、天柱、跗阳、外关、太冲、风府、印堂、太阳、风府、百会
偏头痛:涌泉、中渚、头维、风府、凤池
口眼歪斜:合谷、迎香、四白、地仓、颊车、冲阳、颧髎、承浆、人中
音喑、咽喉痛:孔最、太渊、鱼际、合谷、阳溪、温溜、人迎、少泽、后溪、太溪
胸闷:肺俞、丘墟、章门、期门、鸠尾、膻中
失眠:攒竹、心俞、印堂、太阳、神门
牙痛:列缺、合谷、内庭、太溪、大迎、颊车、下关、小海、承浆
月经不调:天枢、血海、肾俞、照海、水泉、交信、气海、横骨
小便不利: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肾俞、委阳
其实针灸处方,就是针对病情需要,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方法,加以配伍组成。《针灸聚英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阐明了针灸处方的基本规律是循经取穴,可以采取近部、远部、本经、异经、对症选穴。在配穴上可以采取前后、远近、上下、左右、表里配穴法。特定穴如五输穴、俞、募穴、八脉交会穴等,可以根据其主病而应用。
梁迎春
2011年11月23日21点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