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治面神经麻痹
(2011-10-04 12:48:30)
标签:
医疗保健健康 |
分类: 老狼百病论治 |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口眼歪斜,分中枢型和周围型两种。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见,发病急速且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肌肉迟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很多患者患上此病,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治疗。其实,隔姜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很明显,而且价格低廉,也很方便。只要掌握治疗标准及治疗方法,在家里就可以施治。
治疗标准
治疗标准,主要是根据患侧面的肌力恢复情况。本病属于风寒外袭,多由络脉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以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面瘫。《内经》说“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驰纵缓,不胜收故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做出了比较翔实的记述。同时还提出了外敷、牵引、膏熨、食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本草从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通十二经,理气血......,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原则,要本着运行阳气,驱逐阴邪为目的。
治疗方法
隔姜灸很简便,易于掌握。要注意姜片的厚度,以2分的为宜,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面放置艾炷,然后在穴位上施灸。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如灸处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也可再垫一片姜,放下再灸,直到局部潮红为止。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对寒性病症,如腹痛、泄泻、关节疼痛均可采用。面神经麻痹可取施灸穴位:四白、迎香、太阳、下关、地仓、颊车、人中、合谷。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十分钟即可。也可以配合灸健侧相应穴位,特别要注意局部中刺激,远端要强刺激。
辨证施治
风寒证多由面部受凉因素引起,如迎风睡眠,电风扇对着一侧面部吹风过久等,一般无外感表征。风热证往往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伴有耳内、乳突轻微作痛。要根据病情随证加减穴位,额肌瘫痪加攒竹,耳后疼痛加风驰,乳突痛加翳风,人中歪斜加水沟。如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入,每天点眼药水2-3次,以防感染。
隔姜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热力能窜透皮肤,直达穴位深部,且向穴位四周放散。患者有蚁行感或沉重感,患侧面肌就会出现活动,表明受损的面神经开始修复。但必须根据病情,灵活掌握,选取穴位要少而精,而且要适当,抓住重点也要照顾整体,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