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狼杂文文化 |
分类: 老狼杂文 |
长大了当作家,这是我小时候的一个梦想。因我的父亲是语文老师,家里有很多文学方面的书籍,那些古代戏剧小说,先秦散文等,都是我的热爱,走上写作之路与父亲的影响是离不开的。初中的时候已经开始试着投稿了,高中的时候文章经常见报,在我们市的征文大赛中屡屡获奖。想想那时年轻气盛是多么的自信,这份淡定与坦然来自于对文学的追求与热爱。
然而生活是很现实的,高中毕业以后在工厂实习半年多,期间曾到北京参加笔会,受到牛汉、谢冕等知名作家的鼓励。后来选择学习针灸专科,最终开诊所自己创业,在这之后十几年间,可以说放弃写作了。就在前几年,生活逐渐安定了下来,写作的欲望再度被激发了出来。到今天为止,原创文字约六七百万字,散见报纸、杂志、网刊等,在全国性的征文中也多次获奖。
文学的殿堂是很纯净的,附加任何条件的热爱都无法走进,更无法用心去写作。其实我手写我心,写作的过程会不自觉地升华,心灵也随之升华。不可否认我喜欢文学,当然热爱写作,但还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写作,写作的初衷又是什么呢?其实,文字能给人温暖,同样能洗涤人的灵魂,我觉得只有真实做人,才能真心为文。这不但需要过程和积累,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能对得起有感而发的文字。
《老狼散文》、《老狼杂文》、《老狼微型小说》、《老狼诗词》以及《老狼教育话题》系列,虽然不能提出什么伟大的思想或知识体系,但积水成海,积沙成川,每一个思想的闪光,每一次智慧的碰撞,都能对读者乃至社会产生有效的思想启迪或积极的人生引导。有很多的写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是什么名家,但是只要文中的精髓能够让读者看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让人们能品得到,清晰可见高尚的灵魂,就是好作品。
文品如同人品,一个人的秉性和对生活的态度,也是力透纸背。如果为了写作而写作,那么文字背离了作者的本意,脱离了生活又怎么能称是好作品呢?我很庆幸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写作对我来说是件很兴奋的事,我喜欢朴实的文,也在用心写我自己。《老狼的写代生活连载》就是我的生命载体,活在当下,尽自己所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我又是个生活在梦幻里的人,因为我心大,梦想在未来!
文字是肩负责任和使命的,我的作品《走近鲁迅》、《走进李白》、《走进武则天》、《走进三国》、《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唐朝大解密》《历史疑云》、《老狼年画作品赏析》,这些系列作品在签证史册的同时,我也不忘带给读者积极的引导,更是让我明白了文学的责任和使命感。通过对古人的人生成败评述,给后人以借鉴或警示。
《老狼百病论治》写的都是跟疾病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将自己的所学和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弘扬中医药文化。信念、责任、怜腼、精神,都能在这些作品中体会得到。都说医者父母心,我虽然没有那么高尚,但是我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