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老狼
作家老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135
  • 关注人气:39,6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为何称县令夫人是织女?

(2010-06-12 23:32:43)
标签:

县令

昏官

小吏

县衙

李白

分类: 唐朝大解密

走进李白(5)

 

   李白为何称县令夫人是织女?

 

                文/老狼

 

      原文:

     《全唐诗》第185卷025首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
       作者:李白
          素面倚栏钩,
娇声出外头。
          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         
     李白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为后代广为传颂。少年时期的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又“三拟文选”,年纪轻轻能诗能赋,享誉乡里。李白作这首诗的时间为720年,也就是开元八年,诗中描述的李白牵牛跑到县令厅堂的举动,实在是令人费解,县令夫人的娇艳以及惊悸失态也描绘的淋漓尽致,但又为何称县令夫人为织女呢?也是一大疑团。

     史册记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从时间上看,李白当时是19岁,当时满腹经文,才华横溢,不仕科举。之所以愿意担任使吏之职,我想也是李白初试锋芒,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实力。县令聘用李白当然落得个选贤任能的美誉,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使吏的官职也是李白第一次任职,虽然官不大,但是李白也很高兴,始而齐家,继而治国。从小职位做起,走向成功之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从中可见少年时期的李白,虽然居才自傲,但是在对待自己追求上,还是很理智的。
     事与愿违,令李白困扰的是,这个当地县令表面上亲和乡里、恩泽平民、招贤纳士,为官一方尽力尽职。实则不然,是一个十足的昏官,贪图享乐,一些民事案件挤压很多,在处理上也是多有不妥。并且胆小怕事,枕边风吹得昏昏沉沉的,如此怎么能做清官啊?又怎么能为民做主呢?李白初入官场,见到的这些令他陷入了沉思,县衙大堂留下了他无数次徘徊的脚步,每每望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忧愁之中带着几分豪气,感叹之中带着几分无奈。

     一日也是因为一个民事邻里纠纷,多日未处理,而那个县令却还和夫人在贪睡未起,李白心急如焚。恰巧这时,一个牧童牵着头牛,从县衙门口路过,李白计上心来,他要敲醒昏官,当官要为民做主!

     李白借用了这头牛,并且牵牛从大堂下面的敞厅走过,直入县令后堂卧室。县令夫人受惊,大概连衣服也没穿好,就在帐后露出半弯玉臂,探出头来斥责李白,“连牛都牵进来了,这还是县衙吗?你这个小吏怎么这么无礼?居心何在?”娇容瞬间怒火中烧,并且望了一眼县令。意思是你堂堂县令是怎么当得?县令此时也抖了一下衣领,捋了一下衣襟,也欲质问李白,岂能容这野蛮小子在这撒野?

     气氛很紧张,等待李白的不是三十大板,就是被炒鱿鱼,李白也自知闯祸,但却镇定自若的随口吟出了四句诗来,“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此等诗句一出引得县令夫人扑哧一笑,心花怒放,美得不知身在何处,是牛贪恋美色闯进来,何必质问牵牛人呢?县令在一旁也无可奈何,此事就此不了了之。

     其实县令明知李白牵牛的用意,但也总是装糊涂。李白的真正用意是要提醒县令,为官首要想想老百姓,振兴农业为本,毕竟民以食为天。但是县令在这件事以后并没有改变,虽然看重李白,经常带着他出入官场外交场合,但是李白已经很失望了。我们从中可以见到当时的小李白,不甘平庸、敢于为官斗争的姿态不卑不亢,正义凛然,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是何等的悲壮!(未完待续)


            老狼

      2010年6月12日23点12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