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酒器酒量将进酒饮中八仙歌李白 |
分类: 唐朝大解密 |
走进李白(1)
这得先从“斗”说起。现在已经没人用斗了,我们曾经见过的斗,一般是称量粮食的工具。一斗大约是50斤粮食。谁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惊人。古时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现代称粮食的斗并不是一回事。
《公羊传》:“熊蹯不熟,公怒,以斗击而杀之。”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够顺手拿起来投人,体积一定是有限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走时,让张良送给项羽白璧一双,送给范增玉斗一双,这玉斗也是酒器,张良可以随身带着,体积也不是很大。还有另一种称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来的形状就是这种斗的样子,这种斗有长长的柄,实际是盛酒的勺子。
根据古代的容量标准来换算:1斛=10石,1石=10斗=120斤,一斗也就是12斤左右。以瓶装啤酒620毫升来折算,所谓的斗酒大致是九瓶啤酒。需要注意的是,唐代尚无白酒,酒的度数不高。白酒生产始于元代,盛行于明清时期。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宋代的武松能喝十八碗酒,仍能打虎,喝的就是十几度的米酒之类。也就能明白黄色的酒和绿色的酒的区别,是因为唐代有了果酒的诞生。笔者查阅史料,发现唐朝酒名甚多,荥阳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冻春、剑南有烧春、郢州有富水酒、乌程有若下酒、岭南有灵溪酒、宜城有九酝酒、长安有西市腔酒,还有从波斯进口的三勒浆,从大食进口的马朗酒等,都属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