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力量之美——谈洛夫的诗歌《舞者》

(2009-05-01 01:41:59)
标签:

舞者

飞花

江河

生命

力量

文化

分类: 浅见“见笑于大方之家”

《舞者》

 

呛然

钹声中飞出一只红蜻蜓

贴着水面而过的

柔柔腹肌

静止住

全部眼睛的狂啸

 

江河江河

自你腰际迤逦而东

而入海的

竟是我们胸臆中的一生呜咽

飞花飞花

你的手臂

岂是五弦七弦所能缚住的

挥洒间

豆荚炸裂

群蝶乱飞

 

升起,再升起

缓缓转过身子

一株水莲猛然张开千指

扣响着

我们心中的高山流水

 

这是我比较喜欢的洛夫的一首诗歌,它给了我们全方位感官的艺术审美享受。但关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说法不一。有人说诗歌所要表现的是“舞者”舞姿的轻盈优美,也有人说它表现了“舞者”的一种愤怒情绪。我感觉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既不是舞姿的曼妙,也非愤怒情绪的宣泄,而是想要通过“舞者”的表演给读者传递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在诗歌中是和“软弱”同时出现的,作者企图用“软弱”来衬托这种含蓄的力量。

在诗歌开头,作者用“呛然”和“飞”这两个词语来描写“舞者”的出场,足以表现出“舞者”姿态的敏捷,传递给读者一种矫健的力量之美。“柔柔”一词又与这种矫健的力量之美形成反差,让台下观众的眼睛“狂啸”,入迷。诗歌的第二节作者又通过“江河”波涛涌动的力量和“飞花”顽强绽放的力量来引出一种生命的力量。“呜咽”和“缚住”两个词运用的恰到好处,入木三分。通常“呜咽”是沮丧、失落,懦弱,甚至绝望的表现,而这里,“呜咽”是一种顽强,奋发,毫不退缩,犹如火山爆发前所积蓄的无穷的力量一样,一旦爆发,其势绝不可当。“飞花”的绽放是“缚”不住的,因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让飞花绽放的力量来源——春天。春天又是生命的象征,顽强的生命更是不能“缚住”的。虽然作者在这里没有提及“春天”,但“豆荚炸裂”,“群蝶乱飞”难道看不出“春天”生命的迸发吗?这一节中作者把“舞者”的舞姿比作“江河”,比作“飞花”,比作“豆荚”,比作“群蝶”来表现生命力量的巧妙和高明之处还在于和恰似无力,“迤逦”而东的江水及轻盈曼妙,在“挥洒间”完成的动作无声无息的在融合中做了比较,可谓天衣无缝。诗歌的第三节,“舞者”的表演进入了高潮,作者的感情更是进入了高潮。“升起,再升起”,“缓缓”,流露的是一种缓慢的,积蓄的过程,等待着爆发,结果“猛然”爆发,“舞者”的表演一下触动了观众的内心的“高山流水”,观众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感染。又是这种“舞者”通过精美绝伦的舞姿来感染观众的力量,使诗歌的境界从自然的力量、生命的力量自然而然的上升到灵魂的力量,诗的境界同时也达到了高潮。

当然,诗歌文本本身就具有多元性,对诗的解读当然也就有了读者的个性。以上只是自己的一点体会,不一定得当,只想写出来与各位诗友交流而已。

 

                                              2009.5.1凌晨两点五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各自的生命
后一篇:《天气凉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