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教师讲绘本故事大家谈

(2011-01-15 21:53:56)
标签:

杂谈

  曹萍华
2010-04-15 16:28:02
1、我选择了绘本《小猪变形记》,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故事,以幼儿最喜爱的动物为主角,语言文字很少,插图鲜亮精美,深受孩子们的喜欢。针对幼儿都好模仿这一特点,让幼儿通过聆听故事懂得:欣赏自己、做自己是最快乐的。
2、讲故事不受书面文字的约束,通过形象的声音、丰富的表情、贴切的肢体语言把故事大概内容表达的淋漓尽致,趣味性很强。而读故事往往是照着书本上的文字照读不误,缺乏灵活性,有的地方还需要读者自己去领悟揣摩。
3、在放映幻灯片时由讲故事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放映幻灯片的时间长短及幻灯片的先后顺序,必要时可以超链接。
4、不是每一本绘本故事都适合添加背景音乐的,要看情况而定。我觉得假如在讲述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记》时,根据不同的情节加入相应的音响效果就可以大大增加故事的情节性,如:长颈鹿摔跤时加入“砰”的一声,这样会让听者感觉更真实,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听者的聆听兴趣。可惜的是我在讲述故事时出现了一点小故障:加入的音响效果没能播放成功。
5、我觉得在讲故事时语言的处理很重要,一个丰富的表情一个夸张的语调往往可以一下子就把听者带入故事中,而肢体语言不用太多,结合故事情节适当地加一些就足够了,毕竟讲故事不是表演故事。

  付源
2010-04-22 14:47:31
1、我选择的绘本是《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是一本充满爱的绘本,妈妈和孩子的爱在整个绘本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大人总是无微不至的对孩子付出自己所有的爱,而孩子也总是习惯的接受着爱,选择这个绘本是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爱。
2、讲故事时需要感情色彩的处理,读故事只是照本宣读,没有情感的传递。
3、在幻灯片演示的过程中,根据故事内容选择重点篇幅停顿,让孩子想象下面会发生什么。
4、在选择背景音乐的时候找了适合这个故事的《宝贝》这首曲子,音乐的协调是为了更好的凸显绘本所体现的亲自之间的爱。
5、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根据故事内容情节,用肢体的动作来比比爱有多深,多长,其实也是受了应彩云老师的启发,借鉴了她的动作,让孩子通过动作的比划来感受爱,孩子的爱和大人的爱有什么不同。
马霞萍
2010-04-14 10:16:28
1、我选择的是绘本《乱七八糟的变色龙》,变色龙最大的本领就是能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在这本书中,变色龙的变色本领出现了问题,它的朋友为了帮助它想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但没成功,可是结果变色龙成功吓退了大狮子,有了戏剧性的转折,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和童趣,适合小朋友的欣赏;故事中有多个角色对话和动作表现,也适合教师在讲故事中语气、表情、动作的表现。
2、读故事我的理解是按部就班,一字一句按照书本上的句子来读,而讲故事我觉得需要教师在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上运用贴近孩子生活的语言,孩子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表现故事内容,同时结合自己的语气、表情、动作进行更好地演绎,使其更受孩子的欢迎。
3、子啊讲故事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充分理解故事内容,我们会播放幻灯片,但是我觉得幻灯片的播放要根据自己讲故事的内容进行,可以不按原书本的顺序,只要意思不改变就行了,另外对于一些抒情的、情感细腻的绘本内容,在讲述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使感情得到升华,当然一些特定的情节你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些其他音乐。
4、首先语气上要丰富,出了抑扬顿挫,有快慢变化以外,要能表现出角色中间的不同变化,表情上教师也可以随着故事人物的表情变化而变化,在动作的设计上教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总之,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要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高晓敏
2010-04-13 15:31:59
1.我选择的绘本是《彩虹色的花》。《彩虹色的花》是一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厚重的纹理,大块的色彩,都给这本书带来一种原始粗犷的美,但它叙述的却是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一朵彩虹色的花,将自己的花瓣都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了,最后,自己却被覆盖在白雪下面,可是,它的希望和梦想还在继续,当春天来到时,新的花朵又在阳光下绽放开来…… 作者想传递的是一种生命的轮回,一种助人的快乐,不知在他的内心中是否也真的期待孩子能体验到。孩子今天的感受或许与成长后不同,但故事给孩子的真的不需要太完整了,是会有些什么要等到多年之后,等到他长大的那一天才能翻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关爱、每一个赐予、每一个开放的热情、每一个蓬勃过的缤纷,都是会有种子撒下的,被泥土覆盖,被太阳照耀了就会又诞生。所以这本绘本对孩子们的教育意义还是很大的。
2.读故事就是一字不差地把书上的文字读一遍,而不加自己的任何感情色彩,另外孩子的参与性也不强,作为亲子阅读的方式,也不利于创造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从而不能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而讲故事是双方的,有利于孩子融入故事情节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出示幻灯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作为一个阅读的辅助方式,我觉得幻灯片要与故事内容相配,但并不是需要出示每一张幻灯片,有时候还可以利用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辅助材料。
4.背景音乐一般要以舒缓的轻音乐为首选,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愉快的阅读环境,也有利于把幼儿带入故事情节中。
5.肢体语言也能为故事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设计不同的肢体语言,夸张的、柔美的...
朱红艳
2010-04-13 15:11:08
1、我选择的是绘本《永远永远爱你》,这是霸王龙系列中的一本书。“爱”是永久的话题,母爱是其中最伟大的一种爱,可现在,我们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对爱的感受却日益减少,表现出来的是自大,狂妄,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当我第一次为孩子们读这本书时,我几乎是哽咽着读完的,而转过头去,发现孩子们也都静静地听着,专注的眼光盯着显示屏。是的,这个故事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长,但孩子们的表现无疑也被深深打动了,还有比这本书更能诠释“爱”,来让孩子理解“爱”吗?“没有”我肯定的告诉我自己,因此我愿意把这本书带给其他孩子,让他们一起来感受,来理解爱和母爱。
2、读故事是朗读者把绘本内容以原样的语言朗诵给孩子,朗诵者只是作为孩子和绘本的桥梁,更多的是让孩子自己观察,寻找,思考,而讲故事的要求要高一点,讲述者声情并茂地讲述,引导孩子进入故事,进入绘本,体会故事中的情景和情节,感受绘本的美。
3、幻灯片的演示应该根据讲述的内容逐一出示,让孩子观察,理解,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4、背景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和主题来选择,如优美的故事选用轻快的音乐,伤感的故事选用低沉的音乐,为孩子听不同的故事创设气氛。
5、肢体语言可结合绘本故事内容,让孩子感受当时的情景,包括不同人物的语调,口吻,动作神态等,运用肢体语言可以让孩子深刻感受故事情节。
浦晓华
2010-04-13 12:45:38
1、刷牙或许是众多年幼的孩子刚开始比较排斥的事情,而这本精彩的绘本《小熊不刷牙》则正是通过一个梦境来阐述应该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故事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将孩子的心理活动赋予动物身上,由动物口中表述出来,这样促使孩子易于接受。
2、“讲故事”与“读故事”这两者均是故事的传播方式,得益于听众。所不同的是“讲”可脱离稿件,而“读”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书本。两者的语言又各不相同,前者可溶入口语、肢体等等,而“读”就受到一定的局限。就此次比赛而言,自己觉得还是属于后者了。
3、参赛时本人制作的幻灯片比较平淡,其实在演示中可加入动画效果。例如出示“牙刷”“鲜鱼”“干蘑菇”等物品,更好地吸引观众视线。
4、选择正确的背景音乐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讲者所想及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烘托故事的情节发展。此次参赛本人没有选择背景音乐实为疏忽。
5、因为是坐着讲述,所以局限了动作的幅度。本人肢体动作不是很多,更多关注在讲述时语音语调的改变,希望通过声音来真正吸引观众,而不是更多眼花缭乱的动作。

  戴春
2010-04-13 12:49:31
1、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大量的儿童文学绘本涌向我们,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些绘本中,一些取材自我国传统民间故事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静心地研究。《老鼠娶新娘》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呈现自然界生生相息的过程中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也都有自己的弱项。这个“有点古代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浓郁的中国民俗民风,还为孩子养成“尊重别人、悦纳自己”的良好品格奠定了认识基础。所以我选择的绘本是《老鼠娶新娘》。
2、读故事,是按书本上一字不差的念出来,可以是双方的,读故事的过程,有利于孩子潜移默化学到的语言丰富,规范。讲故事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记忆下来,然后按书本意思讲出来,并可以加上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影响孩子。
3、我是根据自己改编的故事内容做了相应的幻灯,采用一幅一幅出示的方法,引导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4、由于这是个民间传统故事,而且讲的是娶新娘的事、高兴的事。所以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既要有喜庆的味道,又要给人一种“古代”的气息。
5、在讲故事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肢体语言来帮助孩子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如:夸张的身体动作,不同的语气变化等。
邓玉华
2010-04-13 16:13:17
1、《树爷爷》是一本充满爱的绘本。树爷爷已经很老很老了,可他的心中却充满了爱与慈悲。他没有因为孤独而放弃对生活的热情,他对花园里其他植物的爱,让他在暴风雨中有勇气保护大家,也是奇迹发生,恢复了年轻。通过这个绘本可以让幼儿体会无私的奉献爱,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爱。而书中的树爷爷正是幼儿祖辈的写照,让孩子明白平时对自己关爱有加的爷爷奶奶也需要爱,爱与被爱同样是幸福的。
2、讲故事是讲述者通过口语化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恰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一些象声词淋漓尽致让听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读故事就是有感情的朗读,包括两层意思:一、面对低幼儿童,在特定的场合,运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给幼儿文字的熏陶;二、读故事也可以在幼儿之间进行,通过自己或与同伴合作读故事,让幼儿通过对画面的观察以及画面的变化理解故事。但总的说来,讲故事比读故事更能吸引幼儿。
3、幻灯片的制作可以根据自己对故事的需求(删除雷同的情节、对一些重要画面的再现等)做相应的处理。
4、有了音乐可以更好的渲染气氛,但音乐的选择必须有针对性,一般可以选轻松、舒心的音乐,也可以在特定的画面加上音乐的陪村,但是一定要控制好音量,避免干扰听者,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5、我认为肢体语言不用多,只要恰到好处即可

  邹萍
2010-04-13 19:09:18
1、《彩虹的尽头》这本绘本,通过獾和狐狸寻宝这条主线,让小朋友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起初,獾和狐狸的心中认为宝贝要么是金的,要么是银的,要么是宝石的,总之是一种能使人富有起来的物质层面的东西。但是,随着寻宝过程的逐步深入,通过与松鼠、鸭妈妈、兔爷爷的对话,他们对“宝贝”的诠释也在悄然地发生质的变化,以至于最后他们才幡然醒悟:他们一路苦苦追寻的宝贝,原来就近在咫尺——他们彼此拥有对方,拥有真诚甜蜜的友情,这难道不是最珍贵的宝贝吗?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也渐渐懂得友谊的重要,朋友的珍贵,因此我选择这个故事进一步让孩子们明白,拥有友谊拥有朋友是件幸福的事。
2、讲故事和读故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区别1、讲故事更多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互动,要融入感情,而读故事只是照本宣读。
区别2、讲故事更多注重情感的交流,要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而读故事则没有如此投入。
区别3、可以改编原文,用通俗易懂、丰富而又口语化得口头语和孩子们沟通,而读故事只是用故事里的书面文字给幼儿读一遍。
3、在讲故事中运用幻灯片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对故事感受不仅仅停留在声音,还有画面的丰富促使幼儿展开想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幻灯片的播放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不能太花,在播放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主要的细节,帮助幼儿来观察画面,使得听故事中也变得主动思考,也成为听故事的主导者。
4、音乐的选择必须适合故事的内容,播放时要轻缓,让幼儿有更好的听觉享受,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故事欣赏都要配音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背景音乐。
5、肢体语言的使用不仅能够抒发老师的情感,也可以更好的让幼儿来专注听故事,投入到故事中,因此讲故事时老师要恰当地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牢牢地牵住幼儿的视线,把自己和孩子融为一体。
  何佳
2010-04-14 10:35:47
1、《狐狸爸爸鸭儿子》这本绘本用轻松幽默的文字、充满想象的图画、妙趣横生的故事,将自我认知、友谊、爱,甚至是生命的逝去等饱含哲理的话题娓娓道来,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人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这本绘本书中,彻底颠覆了狐狸的形象,刚开始狐狸好饿好饿,找到了一只鸭蛋,但是他经过心理斗争,决定孵鸭蛋,然后吃小鸭,但在最后狐狸又经过了一番心理斗争,决定把孵出来的小鸭当儿子来养,在股市的最后一页,不会游泳的狐狸用绳子绑着自己,手拿树叶,陪小鸭子游泳,他们还张嘴大笑。真是滑稽极了!这幅画小孩子看了会咯咯笑,可是爸爸,妈妈看了会流泪——只有他们知道,付出本身即是快乐,这点只有父母对孩子才能无怨无悔地做到!这个故事在孩子纯真的心田里播种下友爱的种子,让他们在友谊和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2、读故事是以书为主角,讲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像两个人分享手中的书。他们彼此不会注视着对方,只是在一起坐着,看着手上的书,纯粹扮演讲者和听者的角色。讲故事则是老师先理解故事内容,然后加以调整,加入自己的语言、情感、肢体语言等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
3、在讲故事的时候用幻灯片能吸引孩子,但不需要每一张都放在里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选择。
4、讲故事时选择的背景音乐可以是轻松的、优美的为主,然后还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加上一些特殊的音乐,例如恐怖的、悲伤的音乐。
5、肢体语言是为讲故事服务的,可以根据故事内容调整,可以夸张、可以优美,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反之,则会适得其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