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游戏的设计与分类
(2009-05-06 06:35: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语言乐园 |
设计游戏是要考虑到五个W(who, what, when, which, where)和一个H(how):
Who——指的是游戏的对象——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以及现有的英语水平等因素。
What——游戏教学的宗旨是什么?要培养的语言技能是什么?具体词汇、句型有哪些等等。
When——应该在什么时候哪个教学环节使用某个游戏?是在导入新课时使用呢,还是在新授阶段使用,或是在结束部分使用?游戏的先后次序是什么,活动的最佳时机是什么等等。
Which——要利用哪些教具,使用哪种教材,以及哪种教学手段等等。
Where——幼儿游戏学习中的难点在哪里,教师的教学难点、重点在哪里等等。
How——教师用什么方式来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二、幼儿英语游戏的分类
(一)与幼儿园其他学科游戏的整合与借鉴。
其他如体育、美术、科学、社会、计算等学科的游戏可以拿来改造成英语语言游戏。如体育游戏
“丢手绢”,可以改造成英语游戏“Duck,
(二)按幼儿园英语语言教学游戏的分类来分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按语言教学的三要素来分类。语言三要素指语音、词汇和语法。
(1)语音游戏:语音游戏的目的是巩固或纠正某一个音。如游戏In the Merry Month of May,把一首小诗以表演的形式朗诵出来:
“In the merry month of May,
All the little birds are gay;
They all hop and sing and say,
The winter days are far away,
Welcome, welcome the merry May!”
其游戏所要达到的语言目的是训练[ei]这个音。
(2)词汇游戏包括名词、动词、介词、形容词等词类游戏。例如幼儿学习了peach / pear / banana/ apple等名词,就可以做“Touching game”这个游戏。具体做法是:把peach / pear / banana/ apple等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当老师说出“Touch the pear/ apple…”时,幼儿去“touch”相应的图片,先触到者得胜,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教动词最常用的游戏是“Simon Says”,是一种TPR。介词也不难教,教的时候要注意直观性。如教介词“on, in , under, behind”,可以拿一个“doll”做道具,让她藏在不同的地方,如“on the desk”/“in the bag”/“under the chair”/“behind the door”,让幼儿来明白这些介词的含义。形容词游戏可通过让幼儿做相应的动作、手势、表情等来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兴趣。如“feelings”的游戏,这样来做:老师说出一个表示表情的句子,如“I am happy.”/“I am sad.”/“I am scared”.幼儿要表演出来,如高兴的哈哈大笑,嘤嘤啜泣,惊恐的瞪大眼睛等。
(3)语法游戏。幼儿学习的英语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当然,幼儿阶段所学的英语都比较简单,所涉及的语法也应该尽量地简单。例如练习使用过去式动词“saw”,可以这样来做:先把一只小玩具猫展示给全班看,再让他们闭上眼睛,由老师把玩具藏到教室某处,并让幼儿去找。当幼儿看见该物以后,他们不可以把它拿走,只能走回自己的位子,并说出“I saw the cat and the cat saw me.”(This is a cat . I am going to hide it. Then you will walk around the room. Look for the cat. When you see the cat, don’t take it , don’t touch it. Go to your desk , sit down and then say, “I saw the cat and the cat saw me.”
2.按语言的两技能来分类
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于幼儿来说,只注重“听”和“说”两个方面。
练习听力的游戏比较多,也很容易组织,因为几乎所有的英语游戏中都会涉及听力。如游戏“Basket Game”,为每个幼儿准备多个沙包(bean bag),上面标上数字“1”“2”“3”,幼儿围成一圈,圈子中央放一个大篮子,教师从“1—3”当中任意说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找出正确的沙包,并把它投到中央的大篮子,投的时候大声喊:“1,2,3,throw!”在这个游戏中,不断锻炼幼儿对“1,2,3”的听力辨别能力,使其建立音—义之间的巩固联系。说和听往往是分不开的。例如,区分“right”和“left”的游戏:老师手拿一粒糖果,然后双手放在背后,把糖果在左右手中轮换几次,再双手握拳伸到前面,问“Right hand or left hand?”猜中的幼儿获得该糖果。说的游戏也可以单独进行,如游戏“抽奖”:教师在讲台上摆出各种奖品,如体育用品、玩具等,另外放一个箱子,箱子里是奖品对应的卡片。幼儿先说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如“I like toy car.”然后到箱子里去抽奖。如果抽到的卡片正好是toy car,则可将玩具车拿走。
3.按教学环节Warm
up(暖身)、Presentation(呈现主题)、Practice(练习)、Production(应用结束)来分类。
步骤1:组织教学——Warm up(暖身)。在上课一开始之前,为了让幼儿振奋一下,可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幼儿来玩个简单有趣的游戏。内容最好以复习英语为主,最好与上节课或本节课的教学有关。游戏玩过之后,大家情绪高昂,正是教学的好机。但要注意游戏不要过火,过火的话就收不住了,反而干扰下一个教学步骤的正常开始。如游戏“Guess who?(猜猜我是谁)”:每次找5位幼儿出来站在教室后面,其余幼儿面向教室前面;5位幼儿有一位以假音说一句英文;其他幼儿猜是谁在说话。
步骤2:听——Presentation(呈现主题)。在这一阶段老师要呈现当天要学的内容。这一阶段主要是“听”的活动,可多利用TPR(肢体反应教学法)的教学技巧。
步骤3:说——Practice(练习)。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幼儿演练新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开口多“说”,属于机械练习。老师可以多采用ALM(听说教学法)的教学技巧来引导幼儿多做练习。例如:问答练习(question-and–answer drill),训练幼儿毫不迟疑、快速地回答问题。
T:
S:
T:
S:
4.按语言的功能来分类。语言的功能指的是感谢、道歉、问候等等。也就是:Thank you ./
I’m sorry ./ How are you ?/ Good morning.等等。这些往往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按游戏的传统分法来分类。
根据功能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游戏分为创造性和规则游戏两大类。创造性游戏的规则是内隐的,规则对游戏活动的制约是内隐式的,儿童在游戏中自由度较大,自由创造的“余地”也很大。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如“The farmer in the dell”);、 结构游戏(如“Old wolf , old wolf , what time is it ?”)、表演游戏(如“two little blackbirds”)。
规则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规则对游戏活动的制约是公开式的,儿童必须严格按游戏规则开展游戏活动,自由度较小,自由创造的“余地”也较小。规则游戏包括以下三类:体育游戏(如“捉小虾”:请幼儿站成圆圈作池塘,用英语编号,双号幼儿为虾,单号幼儿为石头。“石头”必须双手叉腰,“虾”在池塘里游玩。如果圈外的“鱼”进到池塘中,“虾”必须躲在石头后面,不要被鱼捉住。一块石头后只能躲 一只虾。“虾”和“石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音乐游戏(如“Looking for a friend”)、智力游戏(如“看谁说得多”:教师出示一幅较为复杂的画,让幼儿看几分钟,然后把画收起来,问幼儿“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幼儿凭记忆用英语来回答)。
前者强调儿童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自发的创造性游戏,而后者强调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主张在教师组织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