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谱乐——宜君旱作梯田

标签:
自然风光观光掠影文图 |
宜君梯田映双眸,
薄膜玉米创丰收。
上帝抚摸指纹留,
大地谱乐秦人奏。
↓宜君旱作梯田水土保持示范园位于县城南12.5公里,地处哭泉镇的哭泉村、淌泥河村上村、料石坡村,南距西安130公里。园区地形呈心形,东西宽3.2公里,南北长4公里,海拔1400米以上,总面积11.87平方公里。园区四季景观各具特色,先后被中国摄影协会列为“摄影基地”,被陕西省 文物 局命名为“农业生态博物馆”;201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 国最美田园”;2015年,入选最受摄影家喜欢的旅游区。春季,覆盖的一道道地膜银光闪闪,被誉为“上帝指纹”。园区分为孟姜女民俗文化展示区、旱作梯田特色景观区、农家休闲娱乐区、水土治理科普区、农业生产与生态修复区等,构成田园综合体。
↓哭泉孟姜女
我们登临山上,笼罩来的乌云就越低了。雨还是缓缓地飘了下来,好似孟姜女悲伤的泪水……
↓孟姜女塑像高16.8米,屹立于山巅。塑像前为“哭泉”。
↓登临山上,南北两侧均有玻璃观光栈道,北望哭泉古 镇,南观梯田风光。
↓行走在观光栈道,一睹美妙的梯田风光。
↓田园人家
↓秋的收获
↓泪珠广场
↓岭上风电机群
↓画里梯田,美在宜君。
↓哭泉梯田
↓淌泥河村
↓周 恩 来留宿处
↓上帝的指纹
解 放前,宜君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种植面积不大。新中 国成立初到1996年在当地推广多种小麦品种进行改良,但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产量始终低下。自2005年全部改种玉米。从八十年代至今,宜君县大力推广地膜玉米,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2012年项目区平均亩产876公斤,2014年创造了万亩超900公斤、百亩超1000公斤的记录,两次刷新全省玉米单产纪录。被誉为“陕西地膜玉米第一县”。
↓乘观光车游览随拍
↓离开淌泥河村约1公里的 210国道旁,有座淌泥河石窟。从《宜君石窟群分布图》可知,宜君石窟群分布广泛,标注的有14处之多。宜君石窟群(淌泥河摩崖造像)于2013年3月5日公布为全 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淌泥河摩崖造像开凿于唐代,造像位于砂岩崖壁下,并列3个拱形龛,分布长度约10米。龛均高1.5米,深0.3米。造像组合北龛为一佛,其余为一佛二菩萨。像高0.2——0.65米。
↓北国风光瞭望台
相关文图链接:
《西乡樱桃沟》
《春染桃花谷》
《春来棣花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