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岔大峡谷奇观

(2017-06-15 17:40:29)
标签:

自然风光

观光

随拍

文图

1、
雨岔大峡谷奇观

2、
雨岔大峡谷奇观

3、
雨岔大峡谷奇观

4、
雨岔大峡谷奇观

5、
雨岔大峡谷奇观
 

午节小长假,一行四人驱车去往陕北甘泉雨岔大峡谷。

这还是放假的第一天,朋友电话聊天聚到了一起,互问假期去向,方列举几个备选地商议,最终确定还是去雨岔大峡谷。尽管天气预报为多云转阴,加之甘泉县政府425日就发出了《关于对甘泉丹霞地貌峡谷群实行全面封闭的通告》。之前,就此专门问询了朋友,被告知应该可以进去,便“痴心不改”,坚定前往。

一早7点集合出发,进入延西高速/G65W,从甘泉西/石门出口下高速转入甘志路。在进入雨岔沟之前,我们简单吃了午饭。随着路上遇到车辆由甘志路转入雨岔方向,即由程家纸坊村西200多米的岔道转向正北的小路,驶向雨岔村方向。


6、 

雨岔大峡谷奇观

7、
雨岔大峡谷奇观

8、
雨岔大峡谷奇观

进入桦树沟峡谷之前,老远就停下十多辆车,近前看到警员执勤,心想莫不是不得进入,到了跟前岂不冤也。然而,警员告知进入峡谷,先要登记。在一间临时活动房外摆放着一张办公桌,有工作人员负责登记,被告知节日里照顾远道而来的游客实行人性化管理,但必须登记,方准入内。并说平日里概不得入内。如此便签下了格式化的《雨岔峡谷群参观承诺书》,共列有四条,其中一条是注意安全,如发生安全事故,由本人承担全部责任,与当地政府无关。签署上本人及同行者的姓名、日期,并要在姓名上一一按上指印,一式两份,各执一份。虽如同生死文书一般,但总归让进入峡谷,让本悬着的心放松下来。   


9、

雨岔大峡谷奇观

10、
雨岔大峡谷奇观

11、
雨岔大峡谷奇观


了“关卡”,前行不远全是砂土路,车辆行驶中带起了滚滚尘埃,弥漫着蜿蜒的山道,能见度极低,不少的车辆都打开了车灯。可谓是山道弯弯,尘土飞扬。在一些狭窄路段更是难以错车,走走停停,甚至要倒车才得以错车。

总算是到了,被引导到能停放二三十辆小车的农家窑院,停车收费5元。场院基本停满了车辆,剩下没有几个车位了,看来慕名而来的游客还不少。

这里是雨岔大峡谷群中的最为精华的桦树沟峡谷。在峡谷上面,有木椽棚着的土桥。走过这里,当地人经营着红火的雨靴租赁,每双租费5元,说是进入峡谷有积水,之前我也是看到这方面信息的。

    穿上雨靴,通过峡谷的沟口铁栅门便是峡谷口了。扶梯而下,进入桦树沟峡谷,便被奇特的峡谷风貌所吸引而震撼,大有不枉此行之感。  


12、

雨岔大峡谷奇观

13、
雨岔大峡谷奇观

14、
雨岔大峡谷奇观

 

岔大峡谷是新近发现的丹霞地貌峡谷奇观,位于延安市甘泉县城西北56公里的下寺湾镇雨岔村,南距西安有308公里车程。

这里有陕北红砂岩地貌大峡谷群,其发现者据说是一位叫常波的摄影爱好者。也有说是被北京摄影爱好者意外发现。与其说是发现者,倒不如说是雨岔大峡谷的首推者或是早先的传播者。因为当地老百姓甚至是他们的祖上或许早就知道这里,只是不大稀罕这一处处山峁沟壑里隐秘的峡谷,他们或许放羊牧牛都不会去的地方,哪里知道竟还会引得外界轰动和人们的好奇与惊喜。可这奇特而又不同凡响的峡谷奇观却有着石破惊天、一鸣惊人、名扬四海、震撼天下之奇功。

常波在《甘泉县陕北红砂岩地貌大峡谷群发现拍摄》一文中说,他在2005年时候就发现了8处大峡谷,分别位于雨岔的桦树沟、南河牡丹沟,乃崖沟,龙巴沟,花豹岔等。最近摄友还在秦直道发现了心型峡谷,志丹县峡谷,安塞县峡谷等。

2005年,常波是甘泉采油厂的一名焊工,爱好业余摄影。一次,在看到一幅红色岩石的峡谷照片并询问了拍摄地,就开始在雨岔一带探寻峡谷。他曾在博客上发表过几张雨岔大峡谷的照片,可一直没有引起反响。后听说电视台曾经播放过,却还是沉寂着。直到2017年,他拍摄的一幅峡谷照片,在北京一个影展上引起李恩中老师的注意,方引起了外界的瞩目,“在陕北有一群大峡谷沟和美国羚羊谷类似,比美国的更美,更壮观,长度更长,像桦树沟峡谷大约有800米,龙八沟峡谷大约有3公里,蛇活沟峡谷最宽可以十几个人并排行走。”

雨岔大峡谷叫峡谷,而很多狭窄的地段更像地裂缝。据说,其形成大约在亿万年前,陕北曾发生过大地震,形成了一条条宽窄不一的峡谷,又在漫长的累年岁月里,历经暴雨山洪冲刷,风化剥蚀,渐次演化成独特的峡谷地貌,堪与美国亚利桑纳州羚羊峡谷相媲美。  


15、

雨岔大峡谷奇观

16、
雨岔大峡谷奇观

17、
雨岔大峡谷奇观

18、
雨岔大峡谷奇观

19、
雨岔大峡谷奇观

20、
雨岔大峡谷奇观

 

入雨岔大峡谷,身临其境,一睹其曼妙迷人的姿色。深入峡谷的人们顿时兴奋起来,有“三呼万岁”之态,霎时间就陶醉在了峡谷的怀抱之中。真可谓奇观,如同魔幻;似行云流水,变幻无穷;又浑然天成,美轮美奂;多姿多彩,美妙绝伦。令人无比震撼而发出惊叹:这出自大自然的手笔杰作,乃是天工巧成;魔力彰显,盖世奇观;无与伦比,难以妙言。形容为“巧夺天工”之言甚不恰当,似乎有人工雕琢的“美容”之意,亦恐有玷污之感。那本就是与生俱来,天生丽质,毫无做作之态,唯有天工巧成是也!

惊叹之余,不由地想起了2013年曾到过的靖边龙州红砂岩波浪谷,相比较那里开阔,这里狭窄;那里红砂岩松软,这里红岩石坚硬;那里曲线流畅妩媚,这里曲线曼妙魔幻;她们同属陕北黄土高坡,却都有着经年历久的磨砺,石破天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洋溢出大自然奇幻魅力的风采。我爱着这天工巧成的大自然! 

 

↓租赁雨靴的地方就是峡谷之上木椽棚着的土桥  

21、

雨岔大峡谷奇观

22、
雨岔大峡谷奇观

↓通过铁栅门便是峡谷口了,扶梯而下,进入桦树沟大峡谷。  

23、

雨岔大峡谷奇观

24、
雨岔大峡谷奇观

↓曼妙舞动  

25、

雨岔大峡谷奇观

26、
雨岔大峡谷奇观

↓曲线流畅  

27、

雨岔大峡谷奇观

28、
雨岔大峡谷奇观

↓身临其境,行走其间,彷如游走在波浪之中。若是敢有洪水来袭,根本无处逃逸。  

29、

雨岔大峡谷奇观

30、
雨岔大峡谷奇观

↓天缝  

31、

雨岔大峡谷奇观

32、
雨岔大峡谷奇观

33、
雨岔大峡谷奇观

34、
雨岔大峡谷奇观

↓仰望

35、

雨岔大峡谷奇观


36、
雨岔大峡谷奇观

  

↓峡谷丽影

37、

雨岔大峡谷奇观

↓鬼斧神工  

38、

雨岔大峡谷奇观

39、
雨岔大峡谷奇观

↓涉水而过

40、

雨岔大峡谷奇观

41、
雨岔大峡谷奇观

↓峡谷之狭窄  最狭窄处,仅能依次一人通过。有的涉水处又不知深浅几何?友人试探水深,水即将没过雨靴尚未触底。人们只能双臂撑住对面崖壁,脚蹬这边崖面,一点点磨着过去。岩壁光滑,雨靴防滑差,需要沉住气一个个缓慢通过。力气在等待中缓缓地耗着。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已经力不从心,急得都快要哭出来了。好在同行者帮扶,得以过去。不然,一旦失脚,轻者水灌雨靴,重者万一把脚卡到岩缝倒是非常麻烦。毕竟这里尚处在原始的状态,没有相应的安全保护设施,存在一定的危险。峡谷之旅还是具有探险的意味,年老体弱者慎行或者说不宜前往。

42、

雨岔大峡谷奇观

43、
雨岔大峡谷奇观

44、(下图为宋金安先生拍摄)
雨岔大峡谷奇观  


↓舞上独木桥 

45、

雨岔大峡谷奇观

↓攀上爬下,刺激着亦快乐着。  

46、

雨岔大峡谷奇观

↓迂回 

47、

雨岔大峡谷奇观

48、
雨岔大峡谷奇观

↓峡谷顶部卡着一部汽车,不知何故?    

49、

雨岔大峡谷奇观

50、
雨岔大峡谷奇观

↓攀上峡谷出口

从《甘泉雨岔大峡谷》提示牌和相关信息上可知,由甘沟河向右面东北方向16公里处是桦树沟峡谷(长约800多米,是雨岔大峡谷较为精华的一处);向左面西北方向28公里处是花豹岔峡谷(长约50多米);26公里处是龙巴沟峡谷(长约长2.5公里);24公里处是南河牡丹沟峡谷(有称一线天的,分东西两条沟,分别长约40——50米,沟较深,有其奇特之处)。

      我们仅游览了最为精美的的桦树沟峡谷,却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往其它的几个峡谷,加之阴云密布,山雨欲来,便返回了。果不其然,路上就下起了雨,且越下越大。如此,返回倒是对的,再来似有必要。

据省旅游专家考察组对雨岔大峡谷进行考察,认为这里是难得的旅游资源,提出就雨岔大峡谷自然地质奇观资源、甘泉独特的森林资源、甘泉丰富的黄土人文资源三者结合考量,打造出高品位、高等级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但愿开发后的雨岔大峡谷能以原生态峡谷景观示人,不要有人为的打磨就好,毕竟原始状态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我们此行最可宝贵的就在于看到了未经开发的桦树沟峡谷的本貌。愿有机会再来,还能以看到峡谷原本的风貌。开发旅游只要把道路修好,适当搞点必须的安全举措就好了。   

51、

雨岔大峡谷奇观

52、
雨岔大峡谷奇观

↓峡谷人家。峡谷地面围着护栏,以防不测。  

53、雨岔大峡谷奇观


54、
雨岔大峡谷奇观

↓山坡上的陕北毛驴

55、

雨岔大峡谷奇观
 

相关文图链接:

龙州红砂岩波浪谷

龙州红砂岩波浪谷(续一)

龙州红砂岩波浪谷(续二)

武隆之行——龙水峡地缝

武隆之行——芙蓉洞

武隆之行——天生三桥(上)

武隆之行——天生三桥(下)

丹霞朝晖

绚丽丹霞

七彩丹霞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一)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二)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三)

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天下第一湾乾坤湾

参观黄河乾坤湾地质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染桃花谷
后一篇:仙鹅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