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游桃溪堡

(2017-04-11 11:12:57)
标签:

人文景观

随拍

文图

1、
寻游桃溪堡

2、
寻游桃溪堡

溪堡位于西安市城南23公里的樊川潏河北岸,在长安区杜曲街办东南1公里处X104县道旁。桃溪堡村列道东,“人面桃花”典故地位村南路西。  


3、
寻游桃溪堡

4、
寻游桃溪堡

春三月,落英缤纷。村边小溪静流,花瓣随风飘洒在水面。见花不见水,点妆成桃溪。桃溪堡美名应源于此。

隋、唐以来,这里一直是人们赏春踏青之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作人、田汉都曾到访这里。电影《桃花姑娘》、《人面桃花》、《王宝钏》亦在此拍摄。  


5、
寻游桃溪堡

6、
寻游桃溪堡

7、
寻游桃溪堡

8、
寻游桃溪堡

9、
寻游桃溪堡

10、
寻游桃溪堡

值清明时节,踏青赏花,慕名寻游“人面桃花”故地。一番打问,方知其在砖墙院落里。但见门楣上书刻着“桃溪山庄”四个遒劲的大字。然铁将军把门,呼喊“喂!有人吗?”,无人应答。同行者随意用钥匙捅锁,门锁竟然开了,遂贸然进去一观。粗看,庄园开阔,植物茂密;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细瞧,杂草纵生,无人打理;不见茅舍,宛若荒野;落寞寂寥,别有景象。

     

明踏青桃花溪,寻芳觅踪到此地。

柴门人面今何在?桃花含羞山庄里。

 

       南樊川非往昔,茅舍柴房无处觅。

细雨蒙蒙润春色,时光秒秒唤珍惜。


11、
寻游桃溪堡

12、
寻游桃溪堡

面桃花”的故事记载在唐代孟棨的《本事诗•情感》里。宋代李昉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的《太平广记》记载到:“唐崔护游城南庄”并辑录其《题都城南庄》诗。诗注“都城南庄即桃溪堡”。

如此,“人面桃花”的故事即发生在桃溪堡。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博陵有位赶考的书生崔护,清明春游到访城南桃溪堡。他游玩口渴,叩门讨水,艳遇妙龄村姑端茶送水。桃花相映,姑娘脸颊更加绯红,妩媚动人。时空凝滞,他们心有灵犀,一见钟情。

翌年清明,崔护思念村姑心切,再来探望,但见柴门闭锁。惆怅中,崔护挥毫在门扉写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

姑娘随父给母亲上坟归来,看到崔护所留诗文难抑悲情。数日后,崔护相思心切,再又登门。见姑娘不思茶饭,昏睡不醒,便失声痛哭。哭声唤醒了姑娘,二人从此结为连理,流芳为千古佳话。

传说村姑芳名“桃晓春”,亦有称“绛娘”的。传统戏剧《金碗钗》、《人面桃花》、《借水赠钗》描述的即是崔护和桃晓春的爱情故事。 

 

博友“言泊远2017-05-27 06:26 在“纸条”留言:

终南仙子散桃花,脉脉羞红灿若霞。 崔公如向城南去,窈窕迷人不恋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