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2015-01-13 13:12:11)
标签:

人文历史

观光

图片

1、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佛教文物陈列 展出了全国最大的明代铜佛造像和部分石刻宗教文物。

释迦牟尼佛造像 明代 铜质。此像原在咸阳市北约15公里的北杜镇福昌寺内,1964年移至文庙。

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5——公元前485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太子。相传其苦行六年,在菩提树下悟得宇宙人生的至理,创立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艺术,是公元二世纪的作品。

佛教在汉地广泛传播,自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宋,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佛教艺术也经历了一个自北魏以前静穆内省、衣褶层叠的印度犍陀罗样式——南北朝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样式——唐宋时期的世俗化样式的转变过程。元代以后,因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尼泊尔——西藏一系列的藏传佛教艺术,亦对汉地的佛教造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教从思想到文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作用,并与儒道思想一起,共同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之根。

这里展出的佛教文物,主要是咸阳博物馆的藏品,时代从北魏至唐宋,也有少量的明清造像。

2、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3、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4、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5、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6、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菩萨造像 北周 

7、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公元三、四世纪,汉地出现了出家受戒的僧人和佛教寺庙。佛造像在中国境内是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出现的。公元五——七世纪的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高峰。石、铜、泥等质地的精美造像,大多供养在佛寺和皇宫,反映了僧尼信众和皇室贵族礼佛生活的虔敬。

8、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佛道造像碑 北周

9、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王迎男佛道造像碑 北周天和四年(569

10、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菩萨造像

菩萨是古巴利文“菩提萨陲”的音译,意为“觉有情”,是指有希望达到佛那样觉行、最终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北周至隋代,菩萨造像的特点是璎珞垂挂,隋代的菩萨造像更显修长,融入世俗女性的柔美风姿,开唐代菩萨造型丰满匀称的风气。 

11、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连座菩萨造像 鎏金铜质 隋末唐初

12、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佛弟子造像 北朝   

13、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菩萨造像 鎏金铜质  

14、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佛造像头 明早期

15、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药师佛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佛教认为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造像多面相慈善,手捧药钵,是救众生于病苦,降福延寿的象征。我国对药师如来的信仰,盛行于南朝的刘宋以后。 

16、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佛陀尼经幢

    自唐以来,佛教寺院建石幢之风盛行。石幢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身为柱形八面体,上小下大,顶和座有浮雕人物。幢身用汉文或梵文雕刻经文等内容。“陀罗尼”是梵文音译,意为“能持”、“总持”,陀罗尼经宣扬“能除一切恶道之苦”的思想。  

17、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弥勒佛造像  

    “弥勒”是梵文音译,意为“慈氏”,大成佛典称“阿逸多菩萨”,释迦牟尼的弟子,南印度人,生于婆罗门种姓家庭。常被尊为弥勒佛,是佛教唯识派的鼻祖。唐末五代时期(约公元九世纪下半叶——十世纪初),浙江明州(宁波)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携布袋,教化民众,深得人们信仰,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 

18、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明代以后的汉传佛造像,沿袭了宋元以来的汉传造像传统,大型铜造像虽有雄阔之遗韵,但造型已显得精致细腻,更趋世俗化。元代以后,因皇室贵族对受后期印度教影响的藏传喇嘛教的尊奉,印度——尼泊尔——西藏一系列佛造像传统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传播;宽肩、蜂腰、长身,是造像的显著特征。这一时期,单纯的金、石佛造像较前减少,木雕、铸铁、铸铜佛造像比较流行。 

佛造像  

19、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菩萨造像  

20、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菩萨造像 青田石  

21、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双喜佛造像 鎏金铜质 明清时期 

    双喜佛是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苯教信仰结合的藏传佛教的本尊神。代表“法”的男身与代表“智慧”的女身相拥交合,象征“空乐双运”、“法智无穷”,是亲证“般若”(智慧)与“方便”融为一体的极乐涅槃境界。欢喜佛为密宗所独有,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中多有供奉。  

22、

参观咸阳博物馆——佛教文物

相关文图链接:

参观咸阳博物馆——秦都遗韵

咸阳文庙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青铜艺术•西周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东方帝国•秦

何家村窖藏大唐珍宝

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走进秦砖汉瓦博物馆

参观大唐西市博物馆(一)

参观半坡出土文物展

西安博物院——博物馆掠影

参观大明宫遗址博物馆

参观昭陵博物馆——昭陵文物精华

参观曲江新区出土文物精品展馆

飘鸿门宴——博物馆

参观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回望古宅

参观含光门遗址博物馆

观拜周陵

郑国渠渠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