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之行——天生三桥(上)
标签:
自然风光掠影旅游杂谈 |


↑仙女山雨雾蒙蒙,看到了“恰如其名”的一面。午饭后,就来到了武隆县仙女山游客服务中心,去往武隆之行的第四站天生三桥,其位于武隆县城东南20公里的白果乡与核桃乡交界处。
武隆天生桥又名天坑三硚,是全国罕见的、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奇观。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石拱桥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三座桥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形成了“三硚夹两坑”的奇特景观。
天生三桥景点概况提示板介绍道:据明《一统志》载:“龙桥山逶迤如龙,下有空洞,即五龙山。”武隆县原名(五龙县)因此而得名。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天生三桥景区在不足1.2公里范围内,三座天然石拱桥和两个天坑云集于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群。
这里集山、水、雾、泉、峡、峰、溪、瀑、桥于一体,有雄、奇、险、秀、幽、绝之称,可谓是“天生丽质”。
2011年7月6日,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5A风景名胜区;2007年6月29日,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武隆喀斯特并入“中国南方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游览专车把我们带到了天生三桥,这里也立着《变形金刚4》的“人物”。
3、

↓乘升降电梯下到羊水河峡谷谷底,步入到景区。两部电梯,其垂直高度达80米。
4、

↓这里依然是雨雾蒙蒙
5、

6、

↓天龙桥桥洞
7、

8、

↓由天龙桥桥洞望向升降电梯
9、

↓桥洞崖壁
10、

↓洞开风光
11、

12、

↓洞口雨雾缭绕
13、

14、

↓俯瞰“天福官驿”
15、

16、

17

↓驿站古道
18、

↓天龙桥右侧的桥洞,按指示牌标示通往龙门峡。
19、

20、

↓洞内散发出的雾气
21、

↓天福官驿
宣传牌介绍道:该驿站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处“钻天铺”和“白果铺”间之要津,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驿馆,后毁于兵燹。2005年复建该古驿站。因该驿站古朴神秘,环境幽绝,被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遴选为唯一的外景拍摄地而名扬天下,是天生三桥重要景点之一。
22、

23、

24、

↓由天福官驿望向天龙桥
天龙桥石刻标志 天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桥,又名头道桥,由一墩两孔而构成。
宣传板介绍道:天龙桥是天生三桥中最形象的一座桥,桥高235米,桥厚150m,桥宽147米,平均拱高96米,平均跨度34米。桥高、桥厚、桥宽据世界天生桥的第二位。
25、

26、

27、

28、

29、

↓从峡谷望向群峰
30、

↓万绿丛中的瀑布
31、

32、

↓天龙天坑
宣传板介绍道:天龙天坑为“十字”形天坑,由天龙桥、青龙桥和周边的山壁合围而成。口部直径522米口部面积19万平方米,最大深度276米总面积3167万平方米,属于塌陷型天坑。塌陷型天坑集中发生在地下深处,是由地下的碳酸盐岩层被溶蚀之后,形成崩塌。这些塌陷物不断被水溶蚀和搬运,直到整个地下空间露出地面,形成天坑。
33、

34、

35、

36、

相关文图链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