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高陵县观昭慧院塔


标签:
观光随拍休闲 |
p1
p2
↑昭慧院塔 又名三阳寺塔、昭慧塔、高陵塔。位于县城东南唐昭慧院,今高陵一中校园内。1956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列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慧院塔 为八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宝瓶状,高53米,顶为圆形宝瓶式;砖砌叠涩,菱角牙子出檐,檐角微翘,每层檐下砌单昂斗拱;底层有南北两个券门,其余各层为正东、南、西、北四个券门;各檐角微上挑,悬有舌铃,共104个。塔梯内绕,可作攀登。
古塔坚固挺拔,历经千年,几经地震犹岿然耸立。
高陵县古建筑有西汉渭桥宫、唐龙跃宫、昭慧院塔、崇皇寺塔、县城双塔、钟鼓楼等。除昭慧院塔独存外,其它均已废毁。
p3
p4
p5
↓高陵一中校园
p6
p7
↓顺游水景公园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街道的“鹿苑神曲”雕塑 坐落在东三环路与鹿祥路十字街心。
高陵县隶属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誉。县辖东西长20.55公里,南北宽20.1公里,总面积为290平方公里。是陕西省地域最小的一个县,总人口33.53万人。“泾渭分明”历史自然景观文明遐迩,位于县城南5公里泾渭河汇流之处。
p16
资料编辑:
高陵县始建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高陵并不是“高大的陵墓”。其名称是根据地貌从《尔雅》中得来。高陵县以南有一道坚固而高阔的土山名为奉正塬,塬体高隆,《尔雅》中有:“大阜曰陵”的说法,即“大土山称为陵”,所以在秦设县时就有了高陵之名。西汉平帝元始四年,王莽改名千春,东汉初复名高陵,曹魏皇初元年(公元220年)又改名高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复沿用高陵原名至今,属全 国建县历史最早的县份之一。
1949年5月13日全县获得解 放,初属三原分区。1950年5月,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渭南专区。1956年10月由省直辖,1961年改属咸阳专区。1983年10月5日划归西安市管辖。
泾渭分明
唐代吕牧《泾渭扬清浊》诗云:“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京。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明晦看殊色,潺流听一声。岸虚深草掩,波动晓烟轻。御猎思投钩,渔歌如濯缨。合流合禹力,同共到沧瀛”。
相关文图链接:
《薄太后塔》
《游仙游寺》
《观游泾阳崇文塔》
《游香积寺》
《游香积寺(续)》
《观览三原文峰木塔》
《晚霞映雁塔》
《雪飘雁塔北广场》
《雁塔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