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岭羊
秦岭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744
  • 关注人气:1,7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轻的红碱淖

(2012-09-05 12:01:03)
标签:

观光

随拍

旅游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遗鸥 200010月,红碱淖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鸥,2005年遗鸥种群已超万只,其数量约占全球遗鸥总数的9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湖心的红石岛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抵达湖心的红石岛 面积580亩。岛上沙土灌木丛生,白天鹅、鸳鸯、海鸥等30多种野禽繁衍栖息其间。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鱼鹰、野鸭、鸳鸯等。  

p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红石岛畔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登陆红石岛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沙漠“战车”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壮阔的红碱淖

记得,几年前还在红碱淖游过泳。几个朋友一起下水,企图从岸边向红石岛方向游去,被工作人员乘坐快艇驱逐了回来。岸边的湖水经游泳者一番搅腾,哪里有湖中深水清亮啊。 

p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美食街 

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经来过红碱淖,在现今红碱淖湖岸上的荒漠处,原本仅有一处土房子。给主家打过招呼准备上几人的水煮鱼,便去往湖边,乘上唯一的机动船驶向湖心岛。原生态的湖心岛,觅无人烟,质朴的沙生植物、飞禽,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油然而生。以后再来,无以寻回那逝去的风貌,湖岸上建筑林立,那土屋早已不复存在了。

游湖归来,一大锅水煮鱼出锅了,盛到大盆端上桌来,可以随便吃,管饱的吃。一条红碱淖鲤鱼足有两三斤,一条就够吃了。极个别大肚皮的人,吃上两条,绝不会再吃第三条鱼了。 那时,红碱淖水煮鱼是用当地所产鲤鱼和红碱淖水煮食,味道鲜美之极,令人食后不忘。

后来,再吃红碱淖水煮鱼,已找不回旧时的味道了。缘于这里红碱淖渔业的衰落,清一色都是鱼塘鱼,不可能有红碱淖鲤鱼了。

据说,红碱淖原本盛产多种淡水鱼类有16种之多,主要经济鱼类是红碱淖大银鱼、鲤鱼、鲢鱼、草鱼、鲫鱼。在上世纪70年代,红碱淖鱼类产量最高,每年可产鱼30多万公斤。而现今,红碱淖的鱼产量仅几千公斤。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告别湖心的红石岛 

p2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返回   

p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回到码头   

p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回望

晚更新世早期,红碱淖还是神木秃尾河上游一个正常河谷盆地,到了清光绪年间,不过是一片沼泽湿地。在上世纪20年代,湖址仍为葱郁丰茂的天然牧场。而该地含大量的红碱和水分,地面呈铁锈色,故称红碱湿地。 后积水逐年增加成水潭,改称红碱淖。红碱淖形成于1929年,约为2000亩的水面。至上世纪40年代,自然降雨形成了约3万多亩的湖面。1954年大搞河网化,挖渠开水,使红碱淖形成了54000多亩湖面。上世纪60年代,连年水涝,以至于1969年,水面涨到105000亩,成为红碱淖历史上最大的水域面积。其最深处为 10.5米,平均水深8.5米,总蓄水量5.5亿立方米。而到了90年代末红碱淖水位开始下降,到2002年,红碱淖水位每年大约下降10—15厘米,到2002年之后,水位下降速度加快,每年大约20——30厘米,有时候可能达到40厘米,特别是近几年水位降得很明显,湖面已缩小到7万亩左右。在上世纪70年代约有800多块湿地,近年只剩下70几个了。世界濒危遗鸥赖以生存的繁殖栖息地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究其因由,一是补给水源的两条河上游截流,即2005年和2009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境内建设的扎萨克水库大坝和蟒盖兔河被截流;二是近年来,兴建在红碱淖周边煤矿的开采,形成的煤矿采空区使得地下暗河水系改道,使得湖水渗漏加剧。

据说,湖水下面埋藏着价值100亿元以上的煤炭财富,其保护区周边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可能埋藏的煤炭,意味着有上千亿元的煤炭财富。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还是保护好这大漠中的最大淡水湖泊吧!

消息说,从今年开始,将红碱淖列入全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3年内政府将投入6亿元保护这个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但愿年轻的红碱淖不要因煤而殇,不要因人为开发而殇! 

p2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光  

p3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相关文图链接:

大漠湖泊——红碱淖

闲步枣稍沟

鸟瞰陕北地貌

麟州故城——杨家城

锦界掠影

墙头田园风光

麻镇大庙

黄甫镇的老房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