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览沙坡头

标签:
杂谈 |
p1
↑第二天雨雾蒙蒙。一早,我们从中卫市出发,沿着S201省道向城西方向的 16公里处就看到了沙坡头旅游区的标识。
一早,便来到紧邻黄河和景区的沙坡头村。大清早的村落分外宁静,房屋街道绿化格外整洁。打眼一看,就是旅游景区整体化改造后的村庄。还没进村,就被一拉车的农家人喊住,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到他家吃饭。在村子中不远处就是这位农家的餐厅,屋外的院落搭着高大宽敞凉棚,摆着五六张桌子,周围就是农田。这是一栋两层L形的小楼,客厅可以摆上三四张桌子,有洗手间、供客人入住的房间,环境还真是不错。先前竟然还有比我们先到的客人,他们在闲聊着。红豆稀饭、馒头、咸菜,醋溜土豆丝,加上我们从王陵带来的红烧鸡加热后一并享用。
饭后,我们在周围稍稍逗留观瞧,就去往离村子很近的沙坡头景区。到了景区,又下起了雨。我们在雨中游览了沙坡头。
处在中卫市的沙坡头是宁、蒙、甘三省(区)的交汇处,这里号称是黄河第一入川口。其南面是祁连山余脉香山,北面则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大沙漠,中间为奔腾不息的黄河,且在这里形成了S型的地貌。沙坡头景区就处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处在黄河南北两岸的区域。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曾出差由兰州乘坐火车到银川途径这荒漠地带,铁路蜿蜒在大沙漠之中。火车是前后两个车头,前拉后推十分缓慢地通过了沙漠区域。那时,我十分好奇的观看着窗外那陌生的沙梁沙丘,还能看到缓行在沙漠中的驼队,看到固沙的麦草方格网,那情景至今难忘。时至今日,想来那还是我唯一一次乘火车通过沙漠,那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只觉得那车厢内外的风情韵味贯穿着质朴,毫无做作……。
↓对面的浮雕墙
p2
↓景区大门
沙坡头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p3
↓景区门前广场雕塑
p4
↓景区门前广场《黄河金岸赋》石刻。作者:王正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党组书记)
p5
↓沙坡头博物馆 处在景区门前广场
p6
↓进入景区看到石头上书刻着“鸣沙渡”并摆放着羊皮筏子
p7
↓天下黄河富宁夏
p8
↓黄河堤岸的景区道路
p9
↓滚滚黄河东流去,横架两岸悬索桥。
p10
p11
p12
p13
↓雕塑“驼铃声声”
p14
↓站在高处放眼雨雾中的黄河悬索桥,黄河水面海拔1200m。
p15
↓王维雕塑 公元736年,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奉旨宣慰在河西打了胜仗的将士,途径宁夏中卫沙坡头,面对大漠黄河壮美的景色,吟诵出《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p16
↓沙坡头北大门处的中转站,要从这里要通过箱式涵洞,穿过世界第一条沙漠铁路即包兰铁路,方可进入铁路北侧的大漠风光旅游区。
p17
↓来到大漠风光旅游区,沙丘最高点海拔达1500m。
p18
↓游人好奇的观赏沙漠植物
p19
↓沙漠鲜花
p20
p21
p22
↓一望无际,沙坡头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面那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
p23
p24
↓沙漠酒店
p25
↓金地绿色,这里年均降水量186.2mm。
p26
↓观景台
p27
↓沙漠动感地带
p28
↓沙漠越野吉普
p29
↓沙漠冲浪越野车
p30
↓沙漠娱乐体验区
p31
↓沙坡头蹦极,黄河滑索总长800米。
p32
↓滑沙为沙坡头游览区的特色之一
p33
↓黄河中的奔马雕塑
p34
↓古渡•羊皮筏,沙坡头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羊皮筏是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俗称“排子”,是将山羊囫囵的羊皮扎口,用时以嘴吹气,使之鼓起,十几个“浑脱”制成的“排子”,一
p35
p36
↓坐羊皮筏子漂流黄河
p37
p38
p39
p40
资料编辑:
沙坡头古时称沙陀,元代称沙山,清乾隆年间因在黄河北岸形成了一个宽约2000多米,高约200多米的大沙堤而得名沙陀头,讹音为沙坡头。
沙坡倾斜60度,人从坡顶下滑,便发出“嗡、嗡”声,故称“沙坡鸣钟”,是中国三大响沙之一。
沙坡底下,有三眼清泉,经年累月,源源不断,汇入东南沙坡下的果园内,民间流传着泪泉的传说。这片果林古时称“蕃王园”,同林东边有“桂王陵”,大概为明代遗址,如今叫“童家园子”,因曾经为童姓人家居住而得名。园林面积不大,但避风向阳,林木茂盛,溪流潺潺,鸟语花香。这片绿洲南临黄河,奔腾的黄河自黑山峡至沙坡头,一路穿峡越谷,九弯八折,在沙坡头形成“几”字形大弯,南岸形成“u”形半岛,似天工巧陈,缔造出了沙坡头胜景。
沙坡头周边的大麦地、香山、西山遍布史前岩画。数以万计的岩画鳞次栉比,瑰丽璀璨,以图画形式再现了洪荒时代的天、地、人情,昭示了人类文明的早期渊源。秦昭王伐灭义渠,据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沙坡头南区的战国秦长城,荷载着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碰撞、融会。秦始皇、汉武帝筑长城,现存遗迹位于沙坡头黄河南岸、北岸的黑山峡、卫宁北山。遍布沙坡头地区的新、旧石器遗址,南北山岩画,秦、汉、明长城,古陶窑遗址、古水车、古传说等等,中卫地区至少在三万年以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成吉思汗亲征西夏,两次征战在中卫。
在沙坡头,铁路两侧500米宽,58公里长的绿色屏障宛如两条巨龙,将沙魔锁扼降伏。成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和世界实验室的研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