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末的洽川——湿地芦苇

(2011-09-14 12:42:10)
标签:

自然风光

掠影

旅游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走进景区 洽川200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东临黄河、西依青山,位于合阳县城东23公里处的洽川镇黄河二级台地上,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10公里,面积165平方公里。 

 

末,再有两天就立秋了,可天气依然闷热。而来洽川游玩的人们想来是要感受黄河滩的凉意,或要在处女泉一解酷暑。

我已是第三次来这里了,第一次大约是十年前的冬季。冬的湿地虽然苍凉,可在暖阳下,黄河滩的风也没有了凛冽刺骨之势,反倒多了份游兴。我们坐着胶轮马车,行进在去往河心岛的方向,滩涂冰冻的泥土路虽有颠簸,摇摇晃晃观赏着一路的枯萎的芦苇荡、荷塘,给人一种返璞归真之感。那天,我们并没有去处女泉,省却了门票,游历在黄河滩涂,倒也感觉不虚此行。在河心岛有一雕塑,来到跟前一看原来与兰州黄河母亲雕塑如出一辙。之后在报上看到,兰州方面为此诉诸法律的报道,当然抄袭者必然以败诉告终。记得那时的滩涂湿地原汁原味,冬天的游人更是稀少。在农家品尝了清炖黄河黑乌鲤鱼、农家豆腐、燃面。一家三口仅花费了几十元,就吃得非常好,又富有乡土气息,临走又买了两条活鱼。黑乌鲤鱼,那时好像是15元一斤。前年初夏去时,洽川处女泉正门前已修建了很大的停车场,一扫原有的乡间小道。感觉中大凡旅游开发的景点,人成了一道风景,少了原生态的气息。洽川黄河黑乌鲤鱼身价倍增,农家小吃店已成就了农家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商业味却浓了,庭院也显得狭小了许多……

 

 

洽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正门洽川距西安153 公里,自驾路线:西安绕城高速——西禹高速——合阳出口下,经由洽川旅游专用公路( 22公里)至洽川风景区。门票41元。   

p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景区内有黄河流域最大的芦苇荡(10万亩)和最大的湿地保护区(15万亩),白天鹅、丹顶鹤、黑鹳、大鸨等百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景区的7处瀵泉天下独有,其中“处女泉”最为神奇,人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佛身,如沙浪浴,是名符其实的“华夏一绝”。“万亩芦荡,千眼神泉,百种珍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秦晋相望”,是洽川风景名胜区的真实写照。依地貌特点分为五个景区:东有黄河滩涂景区;中有田园风光景区;西有山岳风光景区;北有抽黄工程景区;南有青年防护林带景区。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处女泉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正在修建的观景台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观景栈道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留下快乐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望无际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听芦阁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景区掠影 

p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平静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笑意写在脸上 

p2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停泊 

p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百丈廊 

p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资料编辑:

洽川来历:洽川、久负盛名,最早在《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着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中注释洽读(he)。洽川,因古有洽水而得名,这里古代曾设夏阳镇,又一度设夏阳县,所以亦称夏阳川。

  洽字按古音应读(he),但《新华字典》的注音读(qia)。合阳人,特别是洽川一代的人喜欢把这个字读(xia),读洽(he)才是正本清源。

  洽(he)水在汉代就已干涸,所以洽水之阳(《诗经》)的洽(he)阳县后来被人们改为郃阳县,《说文解字》中是山丘的意思,洽川依山傍水,人们根据沧桑之变改为郃,19649月国务院更改生辟地名时又把改为

 

相关博文链接:

初夏的洽川——湿地的浮萍和青草

初夏的洽川——暖阳下的酸枣树

初夏的洽川——嬉水处女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