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弯户县县城

标签:
休闲观光纪实掠影 |
p1
↑街道广场
芒种前一天恰好是周日,闲来户县县城遛弯。户县属西安市郊县,县城距西安城区 18公里,往返便利,是躲避大城市喧嚣的好去处。
↓雕塑《和谐花》高18米
p2
↓夏收季节,街头晾晒的麦子随处可见
p3
p4
p5
↓宽敞的街道
p6
↓明亮的建筑
p7
p8
p9
↓街边打麻将纸牌消遣
p10
p11
p12
↓“算计”
p13
↓潜心揣摩
p14
↓摆开摊点
p15
↓休闲
p16
p17
p18
p19
↓棋局正酣
p20
↓可爱的小姑娘
p21
↓整洁的小区
p22
↓聊天的快乐
p23
↓一种运输
p26
资料编辑:
户县,人口57.7万人,面积128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47%,耕地总面积55万亩。户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户县是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画乡”、“中国诗词之乡”、“中国鼓舞之乡”、“钟馗故里”、财神“刘海故里”和“财神之乡”。
户县简史摘要:
户县历史悠久,夏为扈氏国,商为祟国,周为沣邑,汉初置县,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二朝皇家的上林苑。辖区内有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其中千年古刹草堂寺、丝绸之路神仙路、道教祖庭重阳宫、公输堂、钟冠成铸币遗址等国家重点文物。还有国家级AA免费景区钟馗故里欢乐谷、财神刘海故里度假村、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金峰寺、亚洲最大的天然石拱桥“仙人桥”等。
远在前40世纪—前21世纪,先民们就在户县一带生息繁衍,创造了氏族文化。前21世经—前16世纪,为夏代之有扈氏国,这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春秋战国时,名曰丰邑。秦代,复名“扈”,后改“扈”为“鄠”,名“鄠邑”。西汉初年,成立县的建制,置鄠县,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至东汉,均属右扶风。三国、魏,属雍州三辅之始平郡所辖。北魏、西魏属雍州之京兆郡。北周,属雍州之京兆尹。隋朝,属关中京兆郡。唐初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属京畿道。五代、梁属大安府。唐、晋、汉、周属京兆府。北宋时,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所辖。金代,隶京兆路京兆府。元代,属奉元路。明代,属西安府。清代沿用明制,隶属无变。1912年,属西安府。1913年,属关中道。1928年,属陕西省政府直接管辖。1937年,属陕西省政府第十督察区。1949年5月21日后,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10月后,属咸阳专区管辖。1953年元月,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直管。1958年11月,划归西安市。1961年8月,复划归咸阳专区。1964年9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1969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10月20日,复将户县划归西安市。户县自汉初确定了县的建制以后的2000余年来,历代朝政更迭,隶属各异,而县名及县制设置相沿未改。
有关“活财神”刘海的传说:
“刘海生来有仙根,生在户县曲抱村,玉帝将我亲封过,封我四方活财神,福泉之水撒人间,行走步步撒金钱,一变十来百变千,有福有财都是仙。” 这是流传在“道教祖庭”户县人中关于财神刘海的民谣。
相传刘海从小家贫,靠打柴养活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他干活勤快,为人老诚,对母亲也十分孝敬。一日,刘海打柴回来,于村西小石桥边的阿福泉内偶遇一金蟾,生三只脚,背黄腹白,见他过来不躲不闪。刘海甚是稀奇,每次路过,都要和它戏耍一番,才肯离去。年复一年,刘海长大了,担的柴也多了。有一次,他担柴下山,被一位年青女子挡住了去路。那女子说她叫梅姑,从小看刘海在这打柴,勤俭老诚,要与他下山结为夫妻。刘海先是不允,梅姑苦苦追求,恋恋不舍,逼得刘海无法,才答应回家和母亲商量后再说。回到阿福泉家里,母亲听得此事,十分乐意。后来,刘海就答应了梅姑,一同下山结成夫妻。
梅姑来后,果然对母亲十分孝敬。不久,母亲去世,他们依然相亲相爱,刘海打柴回来也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高兴得他整天乐悠悠的。
这一天他又从桥边走过,想把自己的欣喜告诉那只金蟾,但朝桥下一看,金蟾却不见了。正疑虑间,有一跛足道人朝他走来,对他说:“刘海呀!听说你娶了个好媳妇,但她虽好,却不是人,是个狐狸精。”刘海不信,说他胡说八道,那道人嘿嘿一笑说:“你若不信,今日回家就装着肚子疼,她便给你一颗宝珠,你把这个宝珠吞下肚里,便知她是谁了。”说罢,道人不见了。
刘海怀着不安的心情回到家里,放下空柴担就声称肚子疼。梅姑百般抚慰并将王渼陂所赐,熬汤医治,都无济于事,她便转过身去,从嘴里吐出一颗宝珠,交给刘海,让他噙在嘴里。刘海得了宝珠,连忙爬起来就要朝肚里吞。梅姑看出破绽,经再三盘问,刘海才把遇见跛足道人的事告诉了梅姑。梅姑听罢,对刘海说:“那跛足道人,是桥下的金蟾脱化,它与我同样修炼了五百年,同样有一颗宝珠,这宝珠就是修炼的仙丹。多年来,它欲夺我仙丹,凑成千年,急欲成仙,却未能得逞,如今又想破坏你我美好婚姻。”刘海这才恍然大悟,把宝珠还给梅姑,提起斧子,要去找金蟾算账。梅姑连忙拦住他,嘱咐道:“村头弥陀寺东边钟馗,我们耕读传家,钟馗武读传家有赐福驱魔大法,唐僧学了灵验,你去请教请教”,又把宝珠交给他,才把他送出门。
刘海来到石桥边,口念“赐福驱魔大法”,照着梅姑的嘱咐,拿出宝珠,刘海逗着它左转十八圈,右转十八圈,不一会那金蟾果然浑身哆嗦,心口作呕,吐出了宝珠似的仙丹来,刘海连忙将仙丹捡起吞下肚去。金蟾失去仙丹,失去法力,只得依附于刘海,刘海就让它吐出金灿灿的钱来,洒遍人间,接济苦难。《刘海打柴》一剧中,有“刘海生来有仙根,生在户县曲抱村。玉帝将我亲封过,封我四方活财神。”的道白。刘海的故事被编成戏曲,广为流传。自古至今人们都尊刘海为“活财神”,“大财神”金蟾吐钱,就来源于这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