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乌镇——古镇风貌

标签:
旅游观光纪实掠影 |
↑古镇悠悠
↓小桥流水
↓江南木雕馆
↓郭子仪祝寿骑门雕花大梁长 4.1米,宽0.66米,厚0.36米,用整块樟木精雕而成,重达341公斤,雕刻着唐中兴名将郭子仪祝寿的场面,人物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曾有客商出资数十万而欲购不得
↓石桥
↓俯瞰水乡
↓余榴梁钱币馆,余榴梁土生土长的乌镇人,钱币收藏大家,著有《中国花钱》、《中国鉴赏与收藏》、《钱币》、《钱币漫谈》、《钱币学钢要》、《世界流通铸币》等十多部学术专著。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拥有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近26000余种,其中有金属流通货币、纸币、花钱等,材质有金、银、铜、铁、锡、铝、铅、锑、陶、镍、纸、竹、骨、琉璃、塑料等15种,上起夏商,下至现代,绵延整整三十个世纪,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品种之全在全国首屈一指。钱币馆内分批展出的皆为余先生数十年来收藏之精品,在这所小小的青瓦民居里,钱币就是历史的书籍
↓茅盾故居是嘉兴市迄今唯一的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乌镇市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四开间两进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总面积450平方米。故居分东西两个单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两次购买。老屋临街靠西的一间房是茅盾曾读过书的家塾,故居内部的布置简单,却散发着沈家世代书香特有静雅之气。茅盾故居据说本不是他的祖居,当年的祖居在乌镇的乡下。故居包括卧室、书房、餐厅等建筑,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
↓翠竹红枫
↓修真观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修真观戏台是道观的附属建筑,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但1919年的那次修缮后,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戏台占地204平方米,北隔观前街与修真观相对 ,南临东市河,东倚兴华桥 。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 。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台为两层,底层用砖石围砌 ,进出有边门和前门。边门通河埠,底层后部有小梯通楼台,亦可通过翻板门从河埠下到船里。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宽敞明亮;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
旧时戏台两边的台柱都有对联,这个戏台也有一副:“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正中上方悬一横额“以古为鉴”。昔日,正月初五的迎财神会、三月廿八迎东岳庙会、五月十五迎瘟元帅会等,都要在戏台演神戏,招待修真观中的诸神。平时,还演出一些“罚戏”。罚戏是乌镇传统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凡有人损害公益犯了众怒的话,当事人得出钱请戏班子在神前演戏,以示忏悔
↓戏台广场
↓戏台正在表演的是桐乡花鼓戏《卖草囤》
↓修真观观前一角
↓修真观大门,门联为: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走进修真观
↓古韵悠悠
↓街区
已编发《春到乌镇》的相关文图:
《春到乌镇——晚霞朝晖映西栅》
《春到乌镇——清晨的东栅》
《春到乌镇——参观江南百床馆》
《春到乌镇——古镇风情》
《春到乌镇——古镇风韵》
《春到乌镇——古镇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