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杜甫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唐代著名大诗人,他的诗句千古流传
从都江堰出来后,我们就直接去了成都市内的杜甫草堂.杜甫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唐代大诗人,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至今依然让人们耳熟能详.杜甫可以说是一位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化代表人物,他被后人们称之为"诗圣".他所身处的朝代的社会兴衰和他本身的遭遇造就出他独特的和意境深刻的诗作并流芳后世.
成都杜甫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就让我们循着当年诗人的足迹,在这座环境幽静的院落里去感受诗人的意境和胸怀好啦!
P2
诗作不朽留后世,诗人的心境谁人懂?
P3
诗人已去空屋在,桃花报得春天到.
P4
吟诗赏花细品味,诗作流芳意境浓.
P5
屋在竹中隐,人在诗中游.
P6
柴门前小桥,诗人足迹留.
P7
桃花年年开,年年景不同.
P8
草堂忆故人,诗篇流百世.
P9
简陋草堂出诗篇,诗人心中有乾坤.
P10 青竹小径脚步轻,池塘流水诉无声.
P11
茅屋人无影,水中鱼儿欢.
P12
浣花溪畔浣花祠,诗人的灵感哪里来?
P13
不朽的诗人不朽的诗,草堂的纪念留人间.
P14
诗人面前装模样,心中的诗句有几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