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别, 别依依。 依依折柳依依绪, 烟雨暮风莫凭栏, 凭栏欲恐随君去。(诗/紫风轻)
昨天上午,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女员工跟我请假说是“去处理一下自己的事情。”,人家没有明说,那一定是有不方便说的地方。我见她手头没有什麽要紧的工作,就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请假。一会儿工夫就从其他同事嘴中传出她是去办理离婚手续的消息。
关于她闹离婚的事情,公司里同事们之间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从她嘴里讲的象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故事让大家都觉得是小女人的无事找事的制造事端来引起老公或者是他人关注的小伎俩,谁也没有太当真。偶尔不痛不痒地规劝几句,也没有太当回事。所以,当听到她今天动真格地去办理离婚手续,马上就有同事表示了吃惊,并抄起电话准备对她进行最后的挽救。电话打通了,只听她在那边哈哈笑着说:“正排队呢!这可真热闹啊!”语气好象不是在办理离婚手续,而是在商场里抢购打折的商品。
于是,同事中有不理解的、也有感慨的,其中有离婚经历的女同事尤其反应激烈:“真不知道她是怎麽想的?离婚干什麽啊?脑袋里进水了吧?这下一个就一定比现在这个好吗?跟谁结婚不都是一样的过日子吗?”一连串的质问透出了某种关切和焦急。
下午,请假的女同事回来了,脸上喜气洋洋的,没有一丝的沮丧和不快。我问她:“办妥了?”,“妥了,证都拿回来了。”回答的痛快流利,并从大信封里拿出离婚证对大家一晃说:“从今天开始我自由啦!”,“咦、这离婚证怎麽是红色的啊?”马上有眼尖的同事质问道:“离婚证是绿色的啊,你不是在街边上花钱做的假离婚证、为了骗政府的经济适用房吧?”,“瞎说!现在的离婚证都是红色的,和结婚证差不多。”拿过来一看,果然不是赝品。看来这发证的机构的服务真是蛮人性化的,让离婚的人避免了尴尬,让离婚也蒙上了一层喜庆的色彩。要不就是觉得离婚是一种浪费的行为,不符合绿色环保的原则。所以,就将离婚证的颜色从绿色改为红色了。有机会谁去登记处给证实一下?
那厢,有的女同事还不甘心地向当事人质疑着已经成为了事实的事情:“你究竟怎麽想的啊?你暗恋的那个叔叔真的能够给你好日子过啊?”看来这里面还真是有故事。俗话说: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别人的话能够起的作用也有限,只有当事人自己去体验和承担自己选择的生活和结果了。作为旁观者,我们只是为她十年的婚姻的分手结局感到惋惜,对她离婚的举动表示多少的不解,对她表面上的潇洒也多少有些疑问。拿自己未来的生活做赌注,你还有多少资本可以随意的挥霍?
现在的社会里,离婚好象家常便饭一样。夫妻过不到一起就去离婚,去离婚的时候,登记处连调解的环节都没有就给盖章办证。就是这位女同事夫妻俩,据说是办了离婚还一起去吃了一顿“散伙饭”,还相约着周末一起出去玩,而且嘴里还振振有辞地说:离了婚还是朋友。那份表现出来的潇洒真的是让旁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才清楚其中的滋味。
应该说夫妻俩走到离婚这一步,一定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和问题才导致彻底的分手。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又有谁会在这浮躁的社会里去真正关心他人的家务事?又有谁会去认真地想一想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真正原因和它所产生的影响。
离婚应该不是一个愉快的话题,可是,现在一些年轻人的做法还真的是让人想不明白说不清楚那份离婚的潇洒是为了什麽。
唉、说不清楚想不明白没有关系,大家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总有想明白说清楚的时候。有一句话说:看谁笑到最后,谁才是最会笑的人。也许等我们再走过若干年后回头看时,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清楚那份潇洒是为了什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