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有感(二)机场和安全带——能保命

标签:
安全带机场北京成都广州旅游 |
我曾想将这篇博客取名为“叫我如何不移民”
“我不熟悉的中国”,这种有噱头的名字想必能更多人想看。但是我仅仅只是想纪录我回国19天的一些感受、看法。更不要说,我,作为一个个体,也有太多受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工作经历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导致缺乏旁观者的“公平、公正、公开”。所以就实在点,叫回国有感。
今年6月12到7月1日,我从纽约回国,目的:休假加工作培训。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回到了故乡成都,第一次去了趟广州,最后在北京足足呆了一周。不是我故意安排,但回想起来这三个地方确实很有中国城市的代表性。成都,中国西南最大城市之一,身处内陆,怡然自得;广州,南方沿海城市,商贸发达,远离政治中心;北京,中国首都,经济文化要塞,开放自我。
关于机场
回国前对于国内航班延误情况严重早有耳闻,正好几个城市来回飞又真实的感受了一下。个人体验是,避开高峰时间段,延误情况还是没有那么严重。但另几件事情我要说。
某种意义上,一个城市的机场秩序和状况基本能反应整个城市的秩序和状况。早班飞机成都飞广州,提前1个小时到了机场,还是在没有办理托运的情况下,等我办理了相关手续,来到登机口时,飞机还有15分钟就要起飞了。7点过的成都国内航运厅内,人满为患,感觉每个人都要迟了,拼命的找工作人员办理登记手续、补票、查票。我想,我是个成都人都慌慌张张弄成这样,更不要说一个外地人或老外了。同样的情况也在成都飞北京时发生,确实就有老外在我要搭乘飞机的登机口前来来回回走了三次,结果发现他们的航班临时改了登机口,而广播通知没有及时告知。
如果说登机口过了就可以登机等待起飞,那是幸运的。在我回国及国内的总共6趟乘机经历中,仅一次是过了登机口,直接登机的,其余全是要等待摆渡车,传送一下,再登机。最夸张地属广州回成都那次。先坐了摆渡车,然后上两层楼梯上另一个登机口,再登机。有同行旅客慌忙中,将新鲜的一箱带回家的荔枝洒了一地。且不说他自己有没有打包好,有没有不小心,但这来回摆渡、爬楼梯的倒腾,谁不烦啊!
关于坐飞机的最后一件事儿是:飞机在落地前后的滑翔停靠时间的出事率是远高于飞行时间的出事率的,所以飞机落地有人就开始站起来真的都是不要命的。你着什么急啊!飞机广播说了,空乘服务人员喊了,你还解开安全带,一般有智商的人都听得懂。*注:本人没坐商务、头等舱,无“豪华体验”经历。
安全带
既然前面说道飞机上的安全带,我不得不提到汽车安全带。在美国,开车不系安全带、坐车尤其是副驾驶座不系安全带、一定重量标准下婴儿或儿童没有放置在专用儿童汽车用椅上系上安全带的都属于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每个州的惩罚不同)。
我在成都打车时,出租司机基本不系安全带。更有一次,汽车自动提醒系安全带的标示闪了一路,提示声过三秒就响一次,司机照样不理。一看,副驾驶座的安全带也被这位司机大哥栓到了椅背之后,估计是怕乘空上车挡着了他们或者坐下来身边有东西搁着。
在北京机场上了出租,去宾馆的路上走的是高速转四环。出租一路高速行驶,我虽坐到后排,但也下意识的去抓安全带来系上,殊不知安全带是找着了,安全带扣却消失了。我着实找了有5分钟,安全带扣在哪儿,无果,无奈。
其实能在车上、飞机上“混”的身价都不会差到哪儿去,你的命那么值钱为何不给自己的命拴上安全带喃!
前一篇:回国有感(一)痛心“急手”的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