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5faff31ana3aa16d76627&690&690
一位日本学者奥兰田又名奥玄宝,说他是一位奇人可说是毫不为过。他爱壶成癖,且对“癖”有其独特的见解。在《茗壶图录》“自序”中,他这样写到:“人非圣贤,孰能无癖?王济有马癖,和峤有钱癖,杜元恺有《左传》癖。老杜云:‘从来性癖耽佳句’,白乐天云:‘人皆有一癖’”在引经据典后,他得出每人不能无癖的结论,并对“癖”进一步作解释云:“癖者,嗜好之病而发于性情之不得已耳。”
于他自己来说,“予於茗壶嗜好成癖焉。”嗜好到何种程度?只要是茗壶“不论状之大小,不问流之曲直,不计制之古今,不说泥之精粗、款之有无,苟其适于意者,辄购焉,藏焉。”又怕这些壶把玩时间长了,“毁灭难保”,于是作图以记之,后又兴起以文字将自己及诸友所藏之32把茗壶作详细描摹记载,这就是《茗壶图录》的由来。
更奇的是,他写这本书时“养病于注春居”,而待书写完时,“顿忘病之于体”,病体竟霍然痊愈了。嗜壶可以修身养性,写书竟能疗养资病,此君可算是天下一大奇人了。
在图录的开头,作者先就“源流”、“式样”、“形状”、“流扳”、“泥色”、“品汇”、“小大”、“理趣”、“款识”、真假”、“无款”、“衔捏”、“别种”、“用意”作了简要说明。也可以说是作者对茗壶鉴赏的见解。而其中不乏别具慧眼的真知灼见。
奥兰田不但“嗜壶成癖”,而且“爱壶如人”。在他眼中,每一把壶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因而他用拟人化的方法给《茗壶图录》中的32把壶都取了一个人的名字,并称之谓“注春三十二先生姓名字号”。
对每一壶,他都列出泥色、收藏者、印款、并准确的写出通高、腹径、壶深、重量、容积及流、腹、底、盖、以及印款、泥色等,可谓“描摹详尽,尺寸准确”。
奥兰田及其《茗壶图录》,对我们的今天紫砂业界的从业人员和热爱紫砂的文化人来说启发是很多的,只有热爱紫砂才能发展紫砂。奥兰田“嗜壶成癖”我们虽不必成癖,但必须热爱她,才能钻研她,继承她,发展她。
卧轮禅师》是三十二先生壶中的第23把,姓:车,名:无能,号:卧轮禅师。传原作应该是子冶石瓢的创始人瞿子冶定制或藏。至今应该有100年以上的历史了。这壶应该算文人壶的典型。
全文:
梨皮泥·卧轮禅师
右通盖高一寸四分二厘、口径二寸三分弱、腹径三寸六厘、深一寸二分,重卅四钱二分,容九勺。流直而短,鋬环而纤,身短矮而腹胖。盖与的偕效之,盖之子口有小缺处。底着,镌行书三字曰“毓秀堂”,书体有法,闻瞿子冶有毓秀堂号,盖瞿氏之所制、或蔵者。泥色紫而梨皮。兹壶较他式最异,通体如车轮之卧地,故号曰“卧轮禅师”(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卧轮禅师
红皮龙
150cc
http://s14/middle/5faff31ana3aa16ca993d&690&690
http://s7/middle/5faff31ana3aa16aac6d6&69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