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必要贮存”
余秋雨
我觉得一个人身上的文化,最好从自己的母语文化出发。对此,中国人的理由更充分,因为中华文化是人类诸多古文化中独独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唯一者。我们身上的“必要贮存”中如果不以中华文化打底,连外人看来也会觉得十分奇怪。
中华文化历时长,典籍多,容易挑花眼。我很想随手写出一个简单书目来作为例证,说明对于非研究人员而言,至少应该浏览和记诵一些必要的文本。例如——
《诗经》七、八篇,《关雎》、《桃夭》、《静女》、《氓》、《黍离》、《七月》等等。
《论语》,应该多读一点。如要精读,可选《学而》、《为政》、《里仁》、《雍也》、《述而》、《卫灵公》等篇中的关键段落,最好能背诵。
《老子》,即《道德经》,总共才五千多字,不妨借着现代译注通读一遍,然后划出重要句子,记住。
《孟子》,可选读《梁惠王上》、《尽心上》等篇。
《庄子》,读《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至乐》等篇。
《离骚》,对着今译,至少通读两遍。
《礼记》,读其中的《礼运》即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一段,要背诵。
《史记》,应读篇目甚多,如《项羽本纪》、《游侠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刺客列传》、《李将军列传》、《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货殖列传》等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在《史记》之外,那篇《报任安书》也要读。司马迁是中国首席历史学家,又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巨匠,读他的书,兼得历史、文学、人格,不嫌其多。
曹操诗,读《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陶渊明诗文,诵读《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唐诗,乃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第一文化标志,因此一般人至少应该熟读五十首,背诵二十首。按重要排序为:第一等级李白、杜甫,第二等级王维、白居易,第三等级李商隐、杜牧,第四等级王之涣、刘禹锡、王昌龄、孟浩然。这四个等级的诗,具体篇目难以细列,可在各种版本中自行寻找,也是一种乐趣。
李煜,一个失败的政治人物,却是文学大家。可读《浪淘沙》、《虞美人》。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人的另一个文化标志,也应该多读能诵。按重要排序为: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三人最重要的那几首词,应朗朗上口。陆游的诗,宋家第一,不输唐诗,也应该选读。
明清小说,真正的顶峰只有一部,是《红楼梦》,必读。第二等级为《西游记》、《水浒传》。第三等级为《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