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巨马河督亢沟水郦亭沟水紫渊考辩

(2024-04-20 22:47:01)

督亢沟水郦亭沟水紫渊

    上古督亢泽是巨马河冲积扇前端的泛滥平原战国时期古燕国在涿邑督亢地区兴修的农业灌溉水利工程系统,建设时间不应晚于前三世纪的燕昭王时期,正是燕国修建了督亢渠使督亢地区成为燕国的粮食主产区,从而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燕国在今易县督亢坡西兴建了燕下都武阳城,使燕国的经济政治中心由蓟城向西南武阳城转移。

   涿州古督亢渠早于石景山古蓟城车箱渠五百多年,现今督亢渠上游始终被认为是北巨马河南支流即古桃水是不正确的的、包括多版本的《涿州志》也是记载有误。从而影响了对督亢的正确认识了解。考《水经注.巨马水》中概述了督亢沟水及分支郦亭沟水的流向,在当时相当长一段时期督亢沟水灌溉系统“皆废毁多时,莫能修复,民多饥馁”,公元520年范阳涿人卢文进说服当时幽州刺史裴延俊修复督亢沟水蓟城车箱渠,督亢食产区产量十倍增长,一举扭转天旱粮食大幅减产从而造成幽州地区大饥荒的局面。《水经.巨马水》督亢沟水、郦亭沟水正是修复后的状况。

巨马河督亢沟水郦亭沟水紫渊考辩

水经注》巨马水出山分流后各支流北魏时期名称及路径

《水经注.巨马水》:...涞水东迳徐城北,故渎出焉,世谓之沙沟水。又东,督亢沟出焉。一水东南流,即督亢沟也;一水西南出,即涞水之故渎矣。水盛则长津宏注,水耗则通波潜伏,重源显于逎县,则旧川矣。

注:徐城:即今张坊蔡庄土城遗址,

   巨马河在徐城土城遗址西北分成即南,北巨马河。北拒马河古称沙沟水,拒马河是主流巨马 仍称或涞水

   沙 沟 水;即今北拒马河干流起点到分支前称沙沟水

   北沙沟水:沙沟水即北巨马河,分流后北支流称北沙沟、即垣水(记述见《水经注.圣水》)

   南沙沟水:沙沟水即北巨马河,分流后南支流称南沙沟、即桃水(记述见《水经注.圣水》)


巨马河督亢沟水郦亭沟水紫渊考辩

1965年9月26日卫星地图

显示有条小河自涞水县北面的横岐村西北的南巨马河分出水向南延伸与记载的督亢沟水源头相符


巨马河督亢沟水郦亭沟水紫渊考辩

上图放大可以看清些疑为督亢沟水遗迹,现在的卫星地图已看不到了

此处置水门取水符合弯道取水的原则,分流出的水含沙少,与车箱渠取水处相似


巨马河督亢沟水郦亭沟水紫渊考辩
巨马水出山各支流分布

督亢沟水位置及路径:督亢沟水自遒县北的巨马河大回转湾外道置水门,水门流量可控。分流后向东南流去,途径遒县北,遒县东,东经郦亭楼桑里南(西汉行政区域划分为县.乡.亭.里.村置,十里为一亭,郦亭楼桑里既是两个地名也是从属关系的两个行政区域),又东过卢植墓南(墓位于涿州古城东三里),又东入督亢泽后东北分支东入桃水。南分支称白沟河后与今定兴县方向巨马河分支交汇后南入巨马河。水经注.巨马水》涞水东迳徐城北,故渎出焉,世谓之沙沟水。又东,督亢沟出焉。一水东南流,即督亢沟也;一水西南出,即涞水之故渎矣。…水上承涞水于涞谷,引之则长津委注,遏之则微川辍流,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东南流迳逎县北,又东迳涿县郦亭楼桑里南,即刘备之旧里也。又东迳督亢泽,泽苞方城县,…其水自泽枝分,东迳涿县故城南,又东迳汉侍中卢植墓南,又东,散为泽渚,督亢泽也。北屈注于桃水。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南迳广阳亭西,而南合枝沟,沟水西受巨马河,东出为枝沟,又东注白沟,白沟又南,入于巨马河。

郦亭沟水位置及路径:该水是在遒县(今涞水县城北关村)东从督亢沟水分流的《水经注.巨马水》:(郦亭沟水)水上承督亢沟水与遒县东,东南流,历紫渊东... 其水东南流,又名之为郦亭沟。其水又西南转,历大利亭南入巨马水。

北宋路振《乘轺录》:...自新城县北行至涿州六十里,十五里过横沟河(疑为郦亭沟水),三十五里过桑河(疑为督亢沟水)。


巨马河督亢沟水郦亭沟水紫渊考辩

 紫渊位置:
   紫渊在今高碑店市西的栗各庄村(此村名原为郦哥庄)村北,《水经注.巨马水》:郦亭沟水…水上承督亢沟水于逎县东,东南流,历紫渊东。余六世祖乐浪府君,自涿之先贤乡爰宅其阴(紫渊南),西带巨川,东翼兹水水东南流,又名之为郦亭沟。”。栗各庄村有郦姓人家,传承是郦道元族后人。与历史记述吻合。
涿州道元村与高碑店市栗各庄村的关系:
   道元村应是其六世祖早间居住地,此地属先贤乡,《巨马水》余六世祖乐浪府君,自涿之先贤乡”后在紫渊南另建府邸,即“自涿之先贤乡爰宅其(紫渊)阴”。
督亢沟为什么没有从更近的桃水引水,而舍近求远到遒县北那巨马河引水:
     巨马河出山分支成南、北巨马河,自分流处水位海拔超99米,河水才分流到北拒马河,水位低于海拔99米河水只流向南巨马河.因此北拒马河旱季可能断流,支流桃水干枯.南巨马河是主流旱季不会断流,是引水最佳的选择.同时在遒县北引水,由于海拔较高于督亢平地,沟水可得到较高的流速,流量相应增加,灌溉面积会更大。至于有学者认为在先秦乃至战国后期北拒马河不存在,好像依据不足,涿州有2300年建城史,当时若没有大的河流作为城市的支撑,说不通.不做深究.
裴延俊与郦道元
   督亢沟、郦亭沟灌溉系统修复的决策人裴延俊与郦道元是同朝为官,郦道元的堂弟郦恽为幽州刺史主薄相当于裴延俊秘书,很受重用。裴延俊在幽州主政五年很有作为,惨死于河阴之变。
当时督亢沟、郦亭沟所在行政区域名称:
先贤乡:疑为今涿州南包括道元村。先贤乡在《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唐代题记数次出现。
郦  亭:涵盖今楼桑村高碑店一带。
大利亭:涵盖定兴县东至新城镇一带。
督亢亭:在今涿州机场东部一带,可能是建筑或行政区域名称。
广阳亭:在高碑店市区东南,白沟镇西北一带。
楼桑里:今村落尚在。
督亢沟的长度:
    据《魏书》裴延俊平北将军、幽州刺史。范阳郡有旧督亢渠,径五十里;渔阳燕郡有故戾陵诸堰,广袤三十里。皆废毁多时,莫能修复。时水旱不调,民多饥馁,延俊谓疏通旧迹,势必可成,乃表求营造。遂躬自履行,相度水形,随力分督,未几而就。溉田百万余亩,为利十倍,百姓至今赖之。

督亢沟灌溉的主农作物:
   北魏以前是北方传统农作物谷物、粟、麦等,自北魏后为水稻,《北齐书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人也…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文伟既善于营理,兼展私力,家素贫俭,因此致富…孝昌中,…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

参阅资料:《魏书》;《北齐书》;《房山石经题记》;《巨马河下游河道的变迁与地貌演变》


始发于2021年9月2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