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想把女儿看的书作个整理,希望能够坚持下去。为我加油吧!)
《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好像是一年前给女儿买的书,记得当时带女儿逛书店,发现了这本书,女儿是被那书的封面所吸引的,便强烈要求我买下。她爱看,当然好喽,买下。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和她一起读了这个故事,而后女儿自己又拿出来看了好几次,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那是显而易见的。
说实话,我也喜欢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但可能是作为成人,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又觉得有些想象实在是没有道理。但它又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吸引着我的女儿。
诚如书中所言:“在成长的岁月里,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童年,都有过单纯的烦恼与忧愁。以后的某一天,爱丽斯肯定会借着那些故事,回忆起童年的幸福时光。” 《爱丽期漫游奇境记》也带着我回忆起了童年的幸福时光。
回味这本书,故事从夏日的午后开始。
河岸边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小女孩爱丽丝和姐姐在户外看书,因为书本没有插图和对话感到无聊而睡着。一个小女孩正发着白日梦,不知不觉中跟着一只兔子跳进了洞,于是进入了一个荒诞神奇的世界。
与以前那些童话中“合乎逻辑”的幻想世界不同,这个世界离奇古怪,滑稽荒诞。爱丽丝喝下一小瓶饮料便缩成拇指大小;吃下一块蛋糕后又长高,大到被门卡住;女孩哭起来,眼泪变成泪池;拿起兔子扔下的扇子一扇,又变成小人,差点儿被自己的眼泪淹没……在这个奇幻世界里,婴儿只会发出猪哼哼,放在地上变成小猪跑;有会讲最干巴故事的老鼠,咧着嘴微笑并时隐时现的猫,长鼻子眼睛的鸡蛋,伤心流泪的甲鱼,抽着东方水烟管的毛毛虫,还有一个红心王后Q统治下的扑克牌王国……
最后,爱丽斯参加一次审判,她因为不满荒诞横蛮的审理和判决而大声抗议,王后下令将她斩首,她却毫无惧色地说:“谁理你呢?你们只不过是一副纸牌。”
这时,整副纸牌上升到空中,然后又飞落在她身上,她发出一小声尖叫,既惊又怒,她正在把这些纸牌扬去,却发觉自己躺在河岸边,头还枕在姐姐的腿上,而姐姐正在轻轻地拿掉落在她脸上的枯叶——也许梦里的扑克牌女王和士兵就是那几片树叶。
“醒醒吧,亲爱的爱丽斯,”她姐姐说,“看,你睡了多久啦!”原来这只是一场梦,但梦的精彩却让每一个儿童欣赏之且向往之。
女儿不只一次地说:“妈妈,我最喜欢书里的柴郡猫了,它随时都可以消失又随时会出现。”说得兴奋时,她还会打开书指着让我看:“这时,一只猫突然跑出来,吓了她一跳。”“猫说完就消失了。爱丽丝对此并不觉得太惊奇了……”“她看着猫坐过的地方,这时,猫又突然出现了。”“猫说完又不见了。”“她说话时无意间一抬头,又看见那只猫坐在一根树枝上。”……“妈妈,你看是不是?一下消失一下出现的,好有趣哦!”
女儿还说:“妈妈,我还喜欢那个渡渡鸟!”
女儿还说:“妈妈,我也喜欢那个爱丽丝,我也希望能有一个像她一样的梦,也可以在梦中漫游一些奇境,可以吗?”我告诉她:“可以的,想象无极限哦!哈……”
女儿还说:“妈妈,我不喜欢那个红心皇后,她的脑袋很大,大得与身体都不成比例了,她很坏,成天叫嚷着要砍掉别人的脑袋。我希望我的梦中不要有这样的坏人。”
……
《爱丽丝漫游奇境》带动了女儿的幻想,希望她也能有一场属于自己的梦境。
最近在看一本叫《跟徐志摩去流浪》的书,书中有一篇章就是《和爱丽丝一起漫游牛津》,我才知道原来真有爱丽丝!这个几乎全是由儿童的想象世界组成的故事,是一个真正讲出来的故事。讲故事的人是二十四岁路易斯·卡洛尔,听故事的人是四岁的爱丽丝·利德尔和她的姐妹,讲故事的时间是1862年的夏天。这本身不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吗?
书中介绍:1855年,那年卡洛尔刚刚在牛津大学修读完数学,获得了牧师兼数学讲师的职位。他是一位兴趣广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他经常给杂志投稿(“卡洛尔”就是因此获得的笔名),创作荒诞好玩的打油诗,而且还迷上了刚刚兴起的摄影。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利德尔校长一家,并与他们全家成为了好朋友。利德尔一家有一个男孩、三个女孩,卡洛尔特别喜欢与三个小女孩一起玩,尤其喜欢次女爱丽丝。他开始成为利德尔家的常客,与孩子们的交往日渐加深。
1862年的夏天,卡洛尔带着三个女孩在泰晤士河上泛舟,据卡洛尔的回忆:“7月4日晴,我和爱丽丝,以及她两个姐妹,躺在牛津河边的树下野餐。”
“说故事,说故事!要很长很长的故事。”女孩起哄。
“很久很久以前……”卡洛尔用孩子熟悉的开头说起。
那天分手后,小爱丽丝请求:“你一定要把这故事写下,它真的很特别。”于是,这个卡洛尔为孩子们编讲了这个“奇境故事”成为了今天这经典的故事,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和成人。
《和爱丽丝一起漫游牛津》,我们在基督教会学院“大厅”中发现了出名的“爱丽丝之眼”,在其中两扇彩绘下班上找到了爱丽丝和卡洛尔的脸,花窗正文分别站着抱红鹤的爱丽丝和渡渡鸟。(女儿像是发现了什么重要宝贝似的,大声叫了起来:“啊,真的是渡渡鸟哎,我知道渡渡鸟。”哈哈……)
《和爱丽丝一起漫游牛津》,我们找到了那个红心皇后的槌球场就是位于牛津的一个植物园。
《和爱丽丝一起漫游牛津》,我们还找到了疯狂茶会里那神经兮兮的“疯帽匠”,原来就是住在植物园这条街上的一个家具商卡特先生。而卡特本人真的是常戴高帽,满脑子怪念头。
《和爱丽丝一起漫游牛津》还有不少的发现,让我和女儿惊喜不断……
还有一本姊妹篇《爱丽斯镜中奇遇记》,下一步让女儿看看这本书吧,说不定又能带来一番不同的感受,非常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