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女儿跳完舞,和越越妈妈一起回来,碰到了女儿幼儿园同班的同学萱萱,因为她们也曾经是同一舞蹈班的,我们带孩子去跳舞时经常会一起聊天,再加上又是老乡,所以曾经一起玩得很好。后来,因为她为萱萱换了个舞蹈班,我们就很少在一起了。
很久没见面,三个孩子原本在幼儿园里玩得很好,女儿和越越上了小学,而萱萱因为年龄不到,就还读幼儿园,所以这么久就没有碰过面。好不容易见到了,孩子们就特别想一起玩一会儿,刚好旁边有个广场,我们就在广场的凳子上坐了下来,孩子们去玩,我们几个家长就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孩子的兴趣培养的问题上。萱萱妈说我们孩子都学些什么,我说:“还是只有唱歌和跳舞啊。”萱萱妈说:“怎么还是这两样,我女儿现在都学了四样了。”我问:“不会吧,这么多?”萱萱妈说:“是啊,学了古筝、绘画、跳舞、围棋,本来还准备让她去学英语的,太迟了,老师不收,下学期再去。”我和越越妈妈互看了一眼,感到特别惊讶,异口同声地问:“那你女儿还有玩的时间吗?会不会觉得太累啊?”萱萱妈妈说:“还好啦,还有人学得更多的呢。”
我们感觉非常无语,想想我们两个孩子,越越只上个舞蹈班,女儿上了个声乐和舞蹈班,比起萱萱,那真是……我不禁问道:“干嘛要让孩子学那么多,那么累?”
萱萱妈妈说:“那现在不学,将来学还来得及啊,现在不是说要富养女孩,那就要让孩子棋琴书画样样精通。你看,都说女孩子要学一门乐器,我就让女孩弹古筝,通过音乐陶冶孩子高雅的情趣,孩子乐感会强一些,再说弹琴不是还可以开发智力嘛;画画很好啊,我让女儿学画画,可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女孩子一定要学跳舞,我让女儿学跳舞,跳舞可以塑造形体,让女孩子看起来更有气质;还有围棋,象棋,都要学,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都很有帮助的。等萱萱上了一年级,我还要让她去学写字,练习书法,这样琴棋书画就齐了。至于英语嘛,现在社会不是需要吗?大家都在学,我们不学也不行啊,你们说是不是?”
别说是不是了,我们已经听得一愣一愣的了。是,萱萱妈说得没错,这琴棋书画各有其好处,它们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情趣培养、气质培养是有很大的帮助,但有必要样样都学吗?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精通吗?我们所说的“富养孩子”就是这样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吗?
这让我想起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的一个案例:一个女孩,从小就显示出了各方面的优秀,于是父母对其期望高,老师对其要求也高。父母要求孩子考试要在98分以上,最好满分,98分以下就非常不满意,还要求孩子必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孩子报了好几个的兴趣班,让孩子不停地在各个兴趣班间奔跑、忙碌着;而老师呢,也常常以这孩子为榜样,教育其他孩子向她学习,常以她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而只要孩子一出现偏差,就与家长一起沟通,寻找问题,商量对策。这样下来,结果这孩子疲于奔命,叫苦不迭,以致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疲劳,心理学上叫做学习疲劳,还说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及时地得到心理咨询和帮助,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这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而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孩子的学习疲劳完全是父母和老师过高的期望和要求所引起的。
我看着三个快乐玩耍的孩子,看着萱萱天真的面容,心里在想着:这孩子,上这些兴趣班都是自愿的吗?她学得快乐吗?
我转过头去问萱萱妈:“那萱萱会不会有不爱去学的时候?”萱萱妈说:“没有吧,反正叫她去,她都会去。你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多学点东西怎么行?多学点才艺,以后找工作也多一条路。”是啊,这一代的孩子成长起来,他们面临的竞争当然是很激烈,孩子是应该要全面发展,但也未必要从小就逼着孩子学这么多吧?
趁着给女儿脱衣服的机会,我拉过萱萱问:“萱,告诉阿姨,你喜欢弹琴、画画、学英语吗?”萱萱朝她妈妈的方向看了看,见她妈妈没注意到她,就说:“我只喜欢画画,其他都不喜欢。”孩子的话反映出孩子真实的心理。我又问:“那我听说你学了好几样,是吗?”萱萱说:“那都是爸爸妈妈让我学的,我就学了。”小小有脸蛋显出了一些的无奈。我摸了摸孩子的头,说:“萱萱真棒,既然学了就好好学吧,好不好?”三个小家伙又去玩了。
唉,何必呢?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理、身体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又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千万不能把父母的愿望强加于子女(很多孩子上的兴趣班都是父母的未兑愿望),不能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使他们感到学习节奏的和谐及快乐,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也才是对孩子成长的真正关心和爱护。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这样的话,说战场上有种战术叫做“分守扼防”,通常被认为是兵家大忌,所谓“分守扼防”就是四面设防,全面防御。你想想,一个军队的兵力是有限的,当你把这些有限的兵力分散到四面八方,看起来是保卫牢固了,可是每一股的力量又是多么薄弱。这时,敌人只要集中火力,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可以一举拿下。
突然特别想对萱萱妈说这段话,我把这个“分守扼防”的战术跟她讲了,然后又说:“我们想让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种出发点原本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孩子才这么大,他们的兴趣往往只能体现在其中一两个方面。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想作为以后谋生的手段,样样学一点,应该还不如精通其中某一样吧。你说是不是?”越越妈也在一旁附和着说:“那是,好好地学一两样就可以啦,学那么多哪学得过来啊?”
我又趁热打铁,说:“没错,这样“广撒网”未必就能捞到更多的鱼,往小孩大脑中一下子灌输了那么多东西,他们果真能消化和接受吗?恐怕只会营养不良吧!”因为是朋友,说得就比较直白些。萱萱妈听了,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希望她真能想明白,没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让孩子在幼儿时期玩得些,在快乐中培养中一、两门兴趣来,总比这逼着孩子“琴棋书画”样样学来得好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