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马上就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喽!
几天前的一个早上,我和女儿因为刷牙的事吵了一架。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起床,母女俩窝在床上讲了会故事,就准备刷牙、洗脸、吃饭了。我先到卫生间,叫了几次,女儿才懒散着来到,我心里已经有点火了。平时因为赶时间,习惯了顺手帮女儿挤了牙膏,装了水,今天因为有气,就没帮她挤。没想到,小公主不乐意了。当我把洗过的牙刷递给她时,她就开始了不停地抱怨:“这牙刷这么湿,叫我怎么洗啊?”“怎么牙膏也没给我挤,叫我怎么刷嘛?”“水也不给我接,讨厌!”……我没理她,她看了我几下,只好自己做好这一切,挤到我身边来刷牙,没想到我刷牙的水溅到了她手上,她又开始了:“你干嘛把水弄到我身上呢?这叫我怎么办呢?”……就这样不依不挠的闹开了。
当时我这心里非常的难受,这女儿怎么回事?怎么这么爱抱怨?妈妈为她做这些事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了,一天不做,反而是我的错。于是,就更火了,冲着女儿大声吼了起来,而后又教育了一番……
最近发现,玥妈虽然主张自己要当一个懒妈,但这个暑假,似乎帮女儿包办了太多的事,女儿的事情总是我监督着来做。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
早上起床:“玥儿,该去刷牙洗脸了。快点……”
该去兴趣班上课了:“玥儿,快去换衣服,我们要准备去上课了。”
玥儿准备要写字了,拿起削笔机准备削铅笔,我却接过来说:“我来吧。”
女儿画画一定要拉着我陪,女儿做作业也一定要拉着我陪,拼图也要我陪……我说我都是“多陪”妈妈了,如果不陪着,她就不乐意做。
……
那天发生的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女儿为什么会如此的依赖与我,九月份上了小学,她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呢?生活中的事情她又如何自理呢?难道我还要帮她做下去吗?
我这才意识到我做错了,我真的做错,虽然看似简单的一个挤牙膏,我明知不对,但却一直以赶时间而安慰自己,一直在做着,疏不知养成了女儿事事依赖、懒惰的心理;我习惯性的督促,让女儿没了自主安排自己的机会,没了时间观念,她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去做些什么,反正有妈妈会安排;我习惯性的帮助,让女儿失去了探索的机会,而完全依照妈妈的意见而去做……
天啊,照这样下去,我到底会把女儿培养成怎样的一个人?依赖、没主见、自我怀疑、没信心、不会自主学习……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了,我应该放手,让女儿学会自主,自主做事,自主学习,自主生活。专家不是说了吗?我们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管理的人。
教孩子学会自主,就是让孩子要有自主性,凡事不依赖于他人,不受他人的干涉和支配,能够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行动。
鉴于女儿的情况,我想从以下几点着手去培养女儿的自主能力: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再帮助女儿做这做那,这是我目前最应该要做的。
女儿喜欢看书,她总是习惯从书柜里抽出一本书,或坐在沙发上,或坐在书桌旁,或坐在床铺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而看完了或不看了,总是习惯性的将书随手一扔,或在沙发上,或在床上,不爱收拾,时间长了,沙发上、床上总是有一堆的书。以前我总是会帮她收拾好来,但这段时间,我不理她了,告诉女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书看完就要放回书柜,要不妈妈就会把它们当垃圾处理了。刚开始女儿还是不肯收拾,后来我真的当着她的面把书扔进垃圾堆,她就害怕了。这几天,看完书就会自觉放回,有时也会忘记,但一提醒就会去做。
衣服让她自己选择、自己穿好,鞋带松了让她自己绑,铅笔钝了让她自己削……这些事情都让她自己做吧。妈妈,这对孩子有好处,千万要放手了,我这样告诉自己。
二、自己的时间自己安排
舞蹈中心最近在彩排节目,准备十周年的演出。女儿要参加两个节目,因此女儿有很多时间花在了跳舞上面。以前,她去上兴趣课,都是我来安排,到点了就叫女儿出发,东西都是我准备好好的,总觉得女儿很辛苦,这些小事就我来做就行了,现在发现这种做法真的很愚蠢,不仅让孩子没有了时间观念,而且还事事依赖,不会自理生活。
所以这几天,我就把老师交待跳舞的时间告诉女儿,让她计算从家到舞蹈中心的时间,让她自己算好出门的时间。然后再让她自己安排需要带的东西,让她自己看时间,到点了再叫我陪着她去。用她爸的话来说就是“时间你自己安排,东西你自己准备,妈妈只负责接送你,保护你。”女儿很欣然地接受,这几天,她自己看钟表,差不多到点了,她就自己换好衣服,准备好东西,然后督促我出发,安排得也妥妥当当的。
看来,不是孩子不行,是家长有太多的不放心,总想包办太多。真的,相信孩子,放手让她自己做吧。
三、自己的学习独立完成
女儿对我有很强的依赖性,可能与从小到大都是我带着有关,不管是生活、玩耍、学习都是我在陪着。因此,上个月,我们也给女儿做一些幼小衔接的准备,但发现她总是要我陪伴着才会完成。如,让她做十道的计算题,她总是做一道问一道“妈妈,我做得对不对?”如,让她写几个字,她也要我陪着,时不时问我“妈妈,是不是这样写?”如,订阅的《学前语文》《学前数学》她总是要在我的陪伴下才肯完成……问题有点严重,这样到了小学,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岂不是太累,孩子累,家长也累。
所以,这几天,我不再陪了。我给她布置完作业,就嘱咐她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当然养习惯阶段要有一些激励手段,给予一些奖励。我呢,躲在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中途也绝不让自己去看女儿。而时间一到,如果完成了,根据质量给予不同奖励;而如果没有完成,则要给予相应的惩罚。
四、自己的东西(学具)自己整理
上小学的孩子,我们父母必须要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一些常识,教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等;教孩子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
而教学这么多年,经常发现有些刚入学、甚至上了二、三年级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包,有时书包里乱得像“纸篓”,一了解,书包都是父母帮助整理的。家长包办一切,不利于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要教孩子学会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几天,我就从训练女儿收拾学具、玩具开始。女儿画画完,画具就搁在那里不收拾了;看完书,书就随处扔了;写完作业,文具也就在那呆着了……这习惯要不得了,要训练。
和女儿下完棋,叫她放回原处,写完作业,督促她收拾她……这样督促了几次,我就采取硬措施,如果没有收拾就当垃圾处理。软硬兼施,慢慢地帮助女儿养成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
五、学习问题自己解决
以前有个老师告诉我:让孩子自主的学习,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少干涉就够了。这话真的很有道理,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好学的。只要我们没有用不得当的办法去打断他们,他们会很专注地自主学习,只要我们抑制好奇心,相信孩子,他们都是自主学习的高手。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孩子在专心玩一个玩具的时候,当孩子在发呆的时候,也许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思维正在天马行空呢,这时,往往有很多的家长,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总喜欢用各种理由去打断他们,如拿着水果去喂他吃,看他发呆就去打断他,其实这就是在干扰孩子,反而养成了不当的习惯。
同样,在学习中,当孩子有疑问时,他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就是妈妈或爸爸。我们是直接告诉他答案呢,还是告诉他寻求答案的方法呢?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他寻求答案的方法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所以当孩子有问题要咨询我们时,我们会带着孩子一起查书,翻资料,找到答案。这样时间长了,他遇到困难时,就会自己主动地去找书,寻求结果。而不是依赖于我们的帮助。慢慢地,孩子学会了自主学习,他的学习生活将乐趣无穷,轻松无比。
这是也是我们在进行着的努力。
从幼儿园跨入小学,也是人生中走出的一大步,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何顺利地让孩子进入并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肯定要有所准备,而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让孩子学会自主,自主的学习、自主的生活,将会让孩子终生受益。
我们正在努力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