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我在教育女儿上已经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因为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曾经写的博文《育儿,身教大于言传》里就说了身教的重要性,因此在和女儿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行,没想到,那天晚上发生的事,却让我无比震惊……
那天,老公出去应酬了,我和女儿两个人在家。吃完饭,我在厨房里忙碌着,女儿一个人在客厅里玩。她说想听歌,我就给了放了CD片,听一些歌曲,而女儿呢,一边听着,一边搬出了她的美羊羊、跳跳虎,还有她的芭比娃娃,玩了起来。
歌曲播到了她最喜欢的那首歌(因为这碟片是女儿去年参加卡拉OK比赛时,朋友刻录给她的,所以我至今没搞明白那首歌的歌名,倒是女儿听、唱得非常熟悉,而且超级的喜欢这首歌,每次播这首歌时,都要自编自演一番),而今天,女儿不仅自己跳了一遍,还把歌曲又重复了一遍。我仔细一听,她正在教一些学生跳舞呢(当然,这学生是假想的,名字都是她班上小朋友的名字)。
我非常感兴趣地边忙着边听,还不时回头看女儿的自编自演,可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女儿:来,看老师怎么做,仔细看哦,别做错了。(自己先示范了一遍,不愧是学过舞蹈的,做起来有模有样的。)
女儿:小西,认真点,看好老师的动作再做,怎么这样做,难看死了。(听到这,我还觉得好笑呢,估计这小家伙的脑中正上演着一场戏。)
女儿:小俊,你快点站好,再不站好,我要生气了。(听着有点耳熟)
女儿:你这人怎么这样啊,快点,我要拿衣架去了。(天啊,这不是我经常说的话吗?)
女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就是要惹老师生气。(作状用衣架打了一下)看你不听话,打你一下。(这不是女儿平常惹我生气的时候,我常用的衣架吗?说的话也如出一辙,这小家伙怎么学得这么像?)
女儿:再哭,再哭,老师是最讨厌哭的,哭,不算本事,也解决不了问题,你自己想想,为什么会做不好?(我晕,这不都是我平常说的话吗?女儿做错事情,我在耐心全被磨光的情况下,我是会用衣架来吓唬她,而她一哭,我确实说说过那句话的:不要哭,妈妈是最讨厌哭的,哭,不算本事,也解决不了问题,好好想想自己错在哪里?可是,怎么就被孩子学成了这样,看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女儿:再哭啊,再哭,我把你赶到门口去,看你怎么办。每次都这样,讲了几遍了,你还是做错,你有没有记住啊?(天地良心,“把你赶到门口去”我只说过一次,记得那次女儿错了,还不肯承认的情况下说的,没想到她记得这么牢。后面那句话倒是说过几次,唉……)
……
接下来,换了一首曲子,女儿就没有再教的,而是自己认真听着歌曲,自编自跳了起来,而我的心却不平静了起来。
可以确定的说,女儿所说的那些话都是模仿了我,也可以肯定地说,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都是在火头上,无心之言,没想到女儿会记在心上,在这个想象的游戏中,女儿用上了这样的话;也许明天在与小朋友的相处中,也会用上这样的话;也许以后在与别人的相处过程中,也会用上同样的话……今天有这样的话影响了女儿,也许我们父母还有一些无心的言行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好言行受益终身,而坏影响是不是也会陪伴终身呢?
看来,做父母真的是不容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真是不容忽视。我更希望的是女儿今天的模仿也是无心之举,我希望她只是觉得好玩,说说就算了,不要对她的心灵有所影响。
想想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尤其在言行上已经是十分的注意,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负面影响,而孩子将要面对的环境将越来越复杂,就说班级吧,也是一个不小的“社会”,有着形形色色的四十来个孩子,还有三个性格各异的老师,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好的、不好的,势必都在影响着孩子。而孩子这时候正是好模仿的年龄,分辨意识又差,很难分清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难免会学来很多的东西。
记得有段时间,女儿老爱说一些脏话、臭话,一了解已经从同班的小朋友中学来的;有段时间,女儿一直会说一段童谣:星期天的早晨雾茫茫,捡破烂的老头排成行,哨子一吹,冲进垃圾堆,……一望望到意大利,意大利的老头在放屁。瞧,多不文雅的话,可她却说得津津有味的。一问,也是在班上的小朋友那学来的。……
孩子肯定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而社会是复杂的,形形色色,有其美好的一面,也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存在,而这么小的孩子难以辨清。与其我们天天担心孩子这个会学坏,那个会被影响,不如在教育中教会孩子辨别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这是我在今后教育中要给女儿补上的一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