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接女儿,饶老师老远就对我说:“玥玥唱歌第一名。”我当时还纳闷着,不是第五名吗?怎么又成第一名了?老师解释说:“玥玥排名第七,第一名取前八个名次,所以玥玥就拿了个第一名喽。真是不错的成绩,整个区的孩子啊,真不错!”我听了也非常开心,抱住女儿说:“玥儿,真厉害,第一名啊,好棒!”女儿也笑得非常开心。
接着,跟老师聊了起来。这时,保育老师走过来说:“女儿啊,中午都不肯午睡,还不肯盖被子,你看咳嗽一直不好,这一点非常不好。我说她‘唱歌得第一名,睡觉也要得第一名才棒啊’。”我知道女儿在幼儿园不怎么肯午睡,但每次问她,她都说有睡一会儿,没想到都没睡。我看着女儿,说:“你怎么都不睡的呢?”因为实在无语,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时,饶老师凑过来,小声地说:“女儿得了第一名,有点翘哦。”“是吗?”我真的有点惊讶,小小的女儿也会知道骄傲?饶老师又说:“所以,廖老师就批评她睡觉不认真。”旁边一个小朋友也凑过来说:“睡觉都睡不好,唱歌拿第一名有什么用啊?”女儿很生气,直接不理那个小男生了。后来,女儿在路上问我:“妈妈,我拿了第一名,为什么老师还批评我,关子俊(那个小男生)还笑我?”一脸的茫然,让我不知怎么说才好。
后来,我带女儿出去吃饭,旁敲侧击地问了她情况,才了解到情况。老师告诉女儿得第一名是在她们吃午饭的时候,当老师告诉她得了第一名时,女儿的反应是:非常开心地拍了下桌子,说:“怎么又是第一名?我怎么总是拿第一名?”瞧这女儿说的话,确实有点骄傲了。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问她:“你什么总拿第一名啊?”女儿不无骄傲地说:“你看我运动会拿了个第一名,跳舞也是第一名,唱歌又拿了个第一名,我不是老拿第一名吗?”女儿记得可真牢,直接让我无话应答了。
我刮了下她的鼻子,说:“是哦,玥玥真的很棒,拿了这么多的第一名,如果你睡觉也能拿个第一名,不是更好了吗?”女儿想了想说:“我也想拿第一啊,可这也太难了吧,我一直都睡不着。”小孩子不爱午睡,也确实不止她一个,我也确实没有好办法,在家还能安着她睡,在幼儿园,我真是爱莫能助啊。
可女儿的骄傲情绪,还是要教育教育的。突然我脑中想起了《骄傲的公鸡》这个故事,可具体的故事情节已经不记得了,得了,编吧。我对女儿说:“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女儿非常开心地答应了。
我讲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只公鸡,长得非常漂亮,大家都夸它,这样久了之后,公鸡就变得骄傲了起来,整天都唱着一首歌:“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到处闲逛。
这一天,公鸡又唱着歌出去玩了,看见了小鸭子。小鸭子就和公鸡打招呼,可是公鸡却斜了一眼鸭子,说:“是你这个丑八怪啊,看看你的毛,灰灰的,真是难看。你看看我,花花的外衣,金黄的脚,多漂亮啊!”小鸭子很生气,不理公鸡了。公鸡又往前走,碰到了小猫,小猫也和公鸡打招呼,公鸡又斜了小猫一眼,说:“是你这个丑八怪啊,你的声音真是难听,喵喵喵,小得不得了,哪像我,声音多么嘹亮,还可以叫人早早起呢。”说完,还仰起脖子,“哦哦哦……”地叫了起来,小猫也生气了,不理它。这样,小动物们都不爱和公鸡一起玩了,公鸡就变得非常孤单。
这一天,大公鸡没伴玩,一个人来到了井边,低头一看,水里也有一只公鸡。这只公鸡也长得很漂亮,有大红的冠子,有花花的外衣,有油亮的脖子,还有金黄的脚。公鸡就非常生气,冲着水里的公鸡叫道:“你是谁?敢和我比比美吗?”没想到,水里的公鸡,也跟它说了同样的话:“你是谁?敢和我比比美吗?”这下,公鸡更生气了,又说:“有本事你出来跟我比一比。”水里的公鸡也这样说。公鸡气极了,向前迈了一步,想去啄那只水里的公鸡,可是,“扑通”一声,公鸡掉到水里,淹死了。
女儿很认真地听我讲着这个故事,听完后,我怕她没听懂,就问她:“水里真的有只公鸡吗?”女儿摇了摇头说:“没有,其实水里的那只是公鸡自己的影子。”回答得真好。我又问:“那公鸡为什么没看清楚呢?”女儿想了想说:“因为她太骄傲了,她觉得自己是最漂亮的,所以看见漂亮的公鸡就想和她比美,所以就……”女儿没有再说下去了,但我明白她心里一定有所触动。
过了一会儿,我又问她:“那你知道妈妈为什么给你讲这个故事吗?”“知道,大公鸡太骄傲了才会掉进井里淹死的。妈妈想告诉我不能骄傲。”女儿说。真聪明的女儿,一点就通。我蹲下身子,拉住女儿的手说:“对,公鸡不能骄傲,人也不能骄傲,不管取得多少个的第一名,都不能骄傲。骄傲了,就有可能像公鸡这样犯下不能后悔的错误,你说是不是?”女儿乖巧地点了点头,说:“妈妈,我要争取睡觉也拿第一,也不骄傲。”我拉着她往前走,说:“那是最好的,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其实在我的内心里,我认为孩子可以骄傲,但不可以自负。让孩子因为骄傲而自信,因自信而优秀,这难道不是我们很愿意看到的吗?但如果因为过于骄傲,出现自负情绪,往往是孩子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认为自己比谁都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拿自己的长处和他人的短处比。这样,孩子往往容易狂妄自大,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这样往往会害了孩子。
今天,女儿出现了骄傲的情绪,也很正常,也是我所乐意见到的。因为付出有了收获,开心溢于言表,有什么不可以的。但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反而助长了女儿的不良情绪,所以我用这个故事的形式,告诉女儿不可以过分骄傲,不知道五岁多的女儿会不会明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