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四年级语文老师的建议
(2012-02-07 11:52:55)
标签:
教学教育 |
分类: 我思我在 |
给四年级语文老师的建议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l
四年级的学生已进入抽象思维发展期,他们的分析、比较、演绎、归纳、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思维水平有了发展。(李政涛《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发展纲要》)
四年级学生阅读、写作与三年级相比,主要提升点是着眼于篇。阅读时尤其要关注篇章结构,写作思路;写作上要学习布局谋篇。四年的孩子的理解力明显提高,很多孩子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这种发展很不均衡,学生两级分化正在扩大。
本学期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作文周的尝试以及《作文周报》的编辑。
l
一、课程改革
1、“减法”与“加法”和作文教学要穿插进行,一般以“周”为单位,如第一周以教材为主,5课时左右完成教材,辅以“加法”,第二周为“作文”周,5课时左右完成作文,辅以“加法”。让学生感觉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变化,提高学习的兴趣。关键是开学初要把教学的程序安排好:明确教材的价值,进行整合,明确加法的内容与大概数量,明确作文训练的要点和篇目。然后穿插安排,有条不紊。
2、《国学》内容是《论语》。(1)一般教学程序:朗读:读准、读通、读出底气、读出节奏——默读:文白对照,教师点拨——诵读:有理解地读,熟读成诵——联通与感悟。(2)第一环节教师教授1、2课时时,教师可先范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以后可让学生自读,逐渐培养文言语感,而不是依赖老师。(3)文白对照,要用好注释,看译文时要和原文一一对应,可用左右手分别指原文和译文,此处老师要提问重点词的意思。此法意在最初学文言文时就给学生正确的方法。(4)因每课有几条论语,最初的几课可以逐条按以上教学程序学习;以后可以几条一起学习。(5)教学时要有“融通”思维,即把“神奇汉字”“日积月累”等内容巧妙地放在各个环节中,而不是机械地割裂。教学要以本课主题为灵魂,形成一个关联的整体。(6)为促进对论语的理解,可以在大声读中讲孔子的故事,朗读《孔子传》重要章节。
3、“组诗”的教学,以《小学生必背古诗70+80》为蓝本,进行主题诗的教学。三年级以前完成的对单篇的背诵和粗知大意。四年级开始以主题为单位,实行板块教学。(1)主题鲜明:如“一样分别别样情”(送别诗),讲解“送别”在古代的特殊性。(2)明确不同板块的独有学习方式。如送别诗可从“送别的人物”“送别的环境”、“送别的方式”“送别的情感”四个方面来整合学习。(3)学完一个板块后可要求默写。为5、6年级减轻负担。(4)可再补充相关诗词,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积累空间。(5)鼓励学生在随笔、作文中灵活运用。
4、诵读课继续以《现当代散文诵读精华》为蓝本。在三年级诵读的基础上,四年级的提升点为:内容选择上难度可大一些,朗读指导上可粗一些,着眼于全篇的把握,感情的变化,不拘泥于句子的朗读指导,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练习展示的空间,朗读更加个性化。
二、自主学习。
5、策略:打破内容的统一与割裂,把一周底线以及拓展的方向在周一告知学生;打破时间的束缚与割裂(即白天与晚上的分割,一周内每天的分割);打破教师的统一要求,突出学生的自我规划和选择。
6、意义:(1)分层,让每个层面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主要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的现象;(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3)由自由选择带来学习上的兴趣。(4)自主学习过程中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与指导,尤其是自批自改习惯的形成。
7、方法:(1)“自主学习计划表”是师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抓手,初始阶段必须建立。(2)每周两次的抽测是自主质量的保障(当周周五抽一次,根据其结果决定周末作业;下周一抽一次,检验自主学习效果。每次抽测的内容在10分钟以内)。(3)平日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可随机让几个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到黑板上默写,根据结果,展示学生练习本,讨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作文周。
8、开学初明确训练内容:写好一件事;明确训练重点:拉长变粗(即布局谋篇,突出重点),包括:列写作提纲、一句话一幅画(五加法)、作文开头与结尾方法。明确训练题目:首次自由写一件难忘的事,第二次,运用五加法写一个片段,《难忘的一课》,第三次《那一次,我
9、每一次作文训练要达到让每个学生成功:加强面批面改、作文要2写、3写。
10、反思:教法后的用法不够。必须辅以几次练习,学生才能形成能力。(拟定下学期作文主攻方向:围绕中心拉长变粗)
四、作文周报。
11、理念:办报纸就是给学生的作文一个发表的平台,试图改变“作文就是交给老师的作业”的传统观念,逐渐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无穷的写作动力,和巨大的写作潜能。
12、操作:
第一阶段:投稿(周三晚前)、拟用(周四)
第二阶段:修改、打成电子版(周末)、文本文档修改(周一)、
样稿修改(周二)、成稿复印(周五发)
第三阶段:阅读批注(周末)、周报讲评——(周一)、板报展出
更多方法,详见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在此,也强烈推出他的系列书籍《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训练系统》
13、意义:激发写作、发表的兴趣,为一生的热爱写作埋下美好的种子;促进修改,在修改中提升锤炼语言文字的能力;作文教与学的平台,同龄人的方法更容易学习,作文的技巧尽在具体案例之中。
20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