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三年级语文老师的建议

(2011-07-30 17:53:42)
标签:

教学

教育

分类: 我思我在

  

给三年级语文老师的建议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语文学情、教学情况概述:

1、根据半年来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概括能力上依然较弱,对文章深刻的含义仍很难领会,注意的范围较小,对于一次性提出的多个信息较难整体把握。

2、本学期对三年级语文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扩展语文教学资源。扩展的资源有:《中华成语千句文》《现当代语文诵读精华》《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分类)《语文自主阅读》。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发现学生对扩展的教学内容兴趣浓厚,用一个学期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具体建议:

一、做好“减法”

“减法”就是用较少的时间完成人教版“课本”的教学任务,以留有时间扩展语文课程资源。“减法”的原则是“用好教材”,不是架空教材,走过场,要用足教材的应有价值。“减法”的实质是减去文质不美的文章的教学时间,减去以往繁琐复杂的内容分析。

“用好教材”的根本方法是运用三个眼光,即年级的眼光、单元的眼光、课文独有价值眼光,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取舍。

具体建议为:

1、着眼单元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第四单元中的三篇文章涉及“心理描写”。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非常清晰;还可以补充课外的经典心理描写片段。既要让孩子知道哪些内容是心理描写,又要让孩子知道三篇文章心理描写的不同方式。既要从阅读的角度感知心理描写,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又要进行读写结合,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2、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跨单元整合。比如,《燕子》一文在第一单元,《翠鸟》一文在第三单元,可以“写小动物”类整合在一起进行主题教学,提炼出写动物“从不同方面写”的方法。

3、大胆删减。对《惊弓之鸟》《路旁的橡树》《七颗钻石》《可贵的沉默》《西门豹》……这类内容浅显,通俗易懂的文章,可以采取一课时一篇,甚至一课时两篇的处理方法。

4、对略处理的精读篇目要做到两个保底:一,读准读通读熟。二、生字要扎扎实实过关。在此基础上,一篇文章可以提出一两个问题即可;如有需要积累的经典段落,要熟读成诵。

5、继续突出“段”的教学为主,通览全书,确定典型段落,给段命名,熟读成诵。

6、生字的教学,依然关注“精细度”问题,对于笔画繁难的字,老师仍不能完全放手,仍然要加强老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学新知识时,第一印象保证准确,以提高学字的高效。

 

二、做好“加法”。

“加法”就是拓展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三年级下学期的“加法”主要着眼学生的“积累”。

1、积累古诗70首。(1)把70首古诗按照一定的类别加以积累,形成板块记忆,提高积累的效率。(2)学习时以“读准读通,粗知诗意,美读成诵”为主要目标和程序。重视读,把理解赏析的事留在高年级做,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2、学习《中华成语千句文》。(1)千句文特点鲜明,以历史为经,文化为纬,是“文化的历史”;四字词语,工整对仗,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便于记忆。(2)经过两个月的试用,证明三年级学生有兴趣、有能力进行学习。以后千句文的学习可以从三年级上开始。(3)学习时辅以大声读林汉达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效果很好。(4)学习千句文时一般按照“读准读通,默读理解,熟读成诵,联通运用”的程序进行。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为“熟读成诵”。5)教学的容量上可以由少到多,以保证一年内全部学完。(6)教学辅助材料:千句文的音频、中华上下五千年音频。

3、学习《现当代散文诵读精华》。(1)《散文》均为名家之作,文质兼美,词汇丰富,语言典范,内涵美好,哲理深刻,短小精悍,一般为200字左右。共100篇。(2教学时主要方法为熟读、美读。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3)在教学开始阶段,要注重朗读的“技术性指导”。以“悟情、定调”为指导的基本方法,因文而异,详细指导。开始时一课一篇,指导5篇以后,篇幅短小的可以一课诵读两篇。

4、学习《自主学语文》。(1)该书内容以记叙文为主,故事性强,有一定含义。主要作为“默读课”的内容。(2)默读课开始可以“提取信息、训练默读速度、专注度”为主要教学目标,一课时可以完成3篇左右的文章。大概流程是“计时默读,提出问题(一般由易到难提出34个),扣书回答”。(3)一个阶段后可以转向以“理解、渗透默读方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

5、主题性阅读。即以课文主题为依托,拓展性阅读。如,学习《和时间赛跑》,拓展朱自清的《匆匆》,学习《荷花》,拓展《菊花》等等。

 

三、作文教学:两条腿走路。

1、随笔:自由写作。(1)不再统一要求随笔时间,养成随笔的随机性,主动性,培养孩子捕捉素材的敏感性。在保证每周至少一篇的基础上,数量上没有上限。本学期孩子最少的写了20篇。最多的写了30多篇。(2讲评及时。当日随笔,在次日内必须讲评完毕。可以充分运用边角余料时间,即课前的两分钟即可欣赏一篇随笔。让孩子对随笔保持持久的高涨的兴趣。(3)有时部分孩子仍在“写什么”上犯难,下学期将采取“每日素材简记”的方法。(4)随笔的批改要在技术上适当点拨,更要在情感上用文字加以交流。

2、素描作文:作文精进。(1)坚定不移地瞄准三年级作文目标“写细致”,进行精进练习。(2)依托课文内容,实现“读写结合”,如动植物素描,人物心理素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素描。(3)可以在素描中逐渐渗透“五加法”:加人物各种描写、加修辞、加心理感受、加联想想象、加环境渲染。(4)本学期素描作文受教材限制较多,建议老师自行梳理素描作文序列,三年级下学期以“人物系列描写”为重点,一个描写点采取“教扶放”的方法,上三个课时,这样做更扎实。

 

四、继上学期少部分学生使用钢笔以来,本学期大多数学生开始使用钢笔,为四年级铅、钢笔的顺利过渡做好准备。此成功做法以后宜延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