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存量绑架的汗水白流
(2020-07-20 07:19:11)被存量绑架的汗水白流
阮 直
害本老汉最苦的一句话莫过于“付出的汗水都会有回报”了,无论是名人还是凡人,都认可这个理儿,于是我也信了。我做梦都想成为一名画家,于是我从尚未换齿就开始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出汗行为”。
5岁我就照着葫芦画出了瓢,6岁就能照猫画出了虎,7岁就能给姥姥画灶王爷了,一年省下2角钱,多画多也不是不能,可锅灶就一个。在全村人的心中我连灶王爷都能画了,长大一定能画出观音菩萨。可我们那个村的村民宁愿花钱去买灶王爷,也不请我画一张,说我画的灶王爷嘴大,怕管不住的嘴巴,上天之后不能为本户人家的德行唱赞歌,一旦如实汇报栏目,今后日子难过。
12岁那年,二舅把我带进了县文化馆,交上几幅作品让老师指导,老师摇摇头说:这孩子不是画画的材料。如此打击,我没有停笔,我还是坚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所回报,继续画下去。画到22岁,我考上一所师范学院,但不是美术系,我才放弃了画画的“付汗”行动。
其实,有一段时间,我知道自己不会成为画家了,之所以不愿意放弃,是我不甘心我付出的时间成本,用学术一点儿的话说就是“被存量绑架”了。继续画下去不是为了成为画家,仅仅是为了我的那一段生命的付出。事实上,我画与不画于社会,于我人生的成长都毫无意义,仅仅是为了那点儿“付出的存量”我不甘舍弃。
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阿维纳什当年有过一次小实验,他拿出20美元,对学生们说:哪位学生鼓掌的时间长就给谁。
结果尴尬的事情出现了,鼓掌持续了3个半小时没人停下来,教授只好取消了这个游戏。这数字太令人震惊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任何一个人连续鼓掌三个半小时会是一番什么感受?为啥?无非是两个原因:一、目标偏移了,花3个半小时,已经不是为了那区区的20美元了吧,变成了赌气。二、被“存量绑架”了,如果谁中途停止,谁前边的鼓掌时间就白鼓了。所以,只好继续鼓下去!可见,目标偏移之后是何等的害人。其实,这两条“定律”就是许多人失败的重要原因。
就像当今无数孩子们的接受钢琴训练,最后连一个本省的优秀钢琴手都当不上,即便当上也没人关注,因为你不是郎朗,绝大多数人付出的汗水都像我一样,到了会画灶王爷的程度也就止步了。弹钢琴就算成了职业能养家糊口,也不比钢琴厂的调音技师能多挣几个钱,没人觉得职业钢琴演奏者有多崇高,与技师差不多——乐师。
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当初就别“赌”,用汗水与时间赌自己能成为画家,用耐心和鼓掌与别人赌你那并不缺少的20美元的人都是输家。人生没有几个人是真正的成功者,成功有时是个谎言,赢家多是最后的输家,就算是个赢家,也不过是三个半小时之后还在鼓掌的那位是舍不得“存量”的赢家。
越多人参与的博弈,其平均的投注就越趋于零。现实中,最好从一开始就不去投注。如果你一定要下注,就在目标价值以下随机下注,一次性下注,不追加下注,输了拉倒,赢了算个例外,不参加多轮的付费拍卖游戏,在有意与无意之间最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