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欢程派》

(2020-03-30 20:44:24)

     喜欢程派

       

我不太喜欢京剧,却偏偏喜欢程派,这在有些人眼里就像不喜欢喝酒,但却喜欢茅台一样不可理喻。可我不觉得别扭,有人也是不喜欢当官,却爱说了算;不喜欢金钱,倒喜欢财富;不愿游览名山大川,却钟情草原。

一个人入迷某种东西,有时无需耳熏目染,就像一见钟情,魂儿是会瞬间被衔走的。

30年前在一次群众性的文艺汇演中,在那一座半残半旧的舞台上,听一位半嘴花白胡子,半口假牙的老者唱了一段《锁麟囊》,从那时起我知道了程派。这之前的京剧于我就是几部样板戏,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唱,我听着都觉得差不多。京剧被“样板”之后,就被“同质化”了,所以,八个样板戏中就没了“程派”。

那个票友老人的舞台形象没有半点儿美感,甚至有些卑微,可从他那皱缩嘴巴中气顶喉头振动声带发出的喇音,竟然如山涧峡谷中的清泉,一起一伏,一跌一宕,时断时续,时明时暗,三分幽怨的托腔中婉转出四分刚烈,低回浅唱之间又托起了绵厚的悠扬,一个人竟然能在喉咙之间上演着这声音的千差万别,这就是程派。

难怪当年梨园界教主王瑶卿有名言:梅兰芳就是个“样”,程砚秋就是个“唱”,荀慧生就是个“浪”,尚小云就是个“棒”。看戏要我说就是要听那个“唱”,程派的唱法,据行内人士说,有所谓“脑后音”,这种鉴赏力我不具备,但程派几大弟子的名段在那次文艺汇演后,我还都一一欣赏了。从老一点的李世济,到前些年出现的“五小程旦”——李海燕、刘桂娟、张火丁、李佩红、迟小秋,无论是谁唱的程派我都喜欢。京剧博大精深,我这个门外汉永远探不清深浅,但我对程派情有独钟,欢程派中的名家是张火丁与刘桂娟演唱的喜欢程派代表作《锁麟囊》中的那些经典唱段,一下子就把我醉成了“程派迷”。

程派名家张火丁是吉林省白城市人,与我也算上半个老乡,内蒙古科右前旗有一段时间隶属于吉林省白城地区,我又在白城师院读过书,所以更觉亲切。张火丁少年学戏非常坎坷,险些放弃,若不是她的刻苦坚持,戏曲界少了张火丁该是多么的遗憾。张火丁后来被有识之士推荐给了程派大家赵荣琛,成为赵晚年的关门弟子,在赵先生的细心培养下,张火丁逐渐焕发光彩。由于她气质冷艳高贵,身段婀娜缠绵,唱腔委婉哀怨,使得张火丁在程派中得到了公认的担纲人的地位,如今成了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张火丁在传承程派风格的表演中也很独特,程派的水袖表演很多,比如《锁麟囊》中的朱楼找球,《武家坡》中的王宝钏进窑等,张火丁老师都表演的十分流畅完整。《龙凤呈祥》中,跑车能够在速度很快的情况下保持步伐和气息的稳健,在有体力消耗的同时做到唱腔不受影响,真的很不容易。可惜的是她正值演艺事业的黄金时期,却隐退,极少登台演唱了,这一点让戏迷们颇为遗憾。

值得一听还有是程派的五小旦之一刘桂娟,她的形象极适合京剧脸谱的化妆,扮出来“刘桂娟”的媚气能媚到骨头里。同时又透出几分冷艳和幽怨,刘桂娟的程派是有创新的“新程派”,李世济之后的刘桂娟与张火丁可以代表了程派。

听程派是要屏住呼吸的,即便是坐在电视机前,听央视戏曲频道里播放出的声音也不敢喘大气,生怕自己的大喘气把程派那幽微婉转的奥妙给冲淡了。

听过了程派,准确地说是入迷了程派之后,我才体会到了一点儿什么是京剧的这坛陈年老酒的绵厚了。

《呼和浩特晚报》2020年3月26日“百灵”副刊    阮直 专栏





《喜欢程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阮直说感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