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者的不作为才是最有毒的东西
(2018-07-24 11:23:13)监管者的不作为才是最有毒的东西
如今还能吃点啥(原题)
阮直
按说如今这兜里的钱 多了,日子滋润了,讨个口福该是囊中取物一样容易了,可眼下就 是不知道还有啥东西可以狼吞虎咽地吃?
过去说长膀的风筝不能吃, 长腿的板凳不能吃,可现如今就剩下吃风筝、啃板凳不会发生食品中毒事件了。瓜果梨桃农药超标,青菜萝卜化肥超高,牛肉注水,羊肉不骚,牛奶不纯,筋道的东西就加明胶,没被污染的就被造假,不能造假的就被假冒。所有的食品成分都离不开化学了,真是有学问。一小盒饮料竞然含有10多种添加剂,一款口香糖竞含16种添加剂,这还算好汉做事好汉当,敢不遮不埯的,更多是狼心狗肺的厂家,商家往食品中加了什么东西他还不说,打死也不说,坚强程度
可比当年那个抓进白公馆的甫志高硬多了。
有专家算过,当下在县城以上城市居民每天都会吃进76种添加剂。可这些祸国殃民的举国行动为什么总是记者们在披露呢?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 瘦肉精到狐狸肉冒充羊肉卷,明胶粉丝变成鱼翅,都是记者首先曝光,咋就没发生过行政执法、监管部门的首先发现、查出呢?即便不是记者首先披露,也是根据群众的举报才被发现。
真是不可思议,国家花那么多银子养的真是-群酒囊饭袋吗?其实,各地的监管食 品安全的部门发现不了各地食品中的问题,不是他们无能,而是他们太狡猾了。他们是咋样狡猾的呢?老夫就不说了,因为地球人都 知道。近期山东某地生产的生姜就实行着内外有别的标准,用剧毒 农药种植、硫黄熏烤的姜在国内销,而土法种植、无毒加工的姜就 卖给老外。出口之前,我们的食品、质检、检疫等多部门都能通力合作,层层把关,连泥土中有纤毫的安全隐患都被检查出来了,谁 敢说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不力?这要看为谁服务。凡俗百姓,人微 言轻,就让你以身试毒了,就把你吃成残疾了,法律也是拿厂家、 商家开刀,也奈何不了我监管部门。现如今都愿意拿法律不健全说事,其实,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前就有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管食品安 全的法规从来就没缺失过。如今的问题不是法不健全,而是监管者不管,为啥不管,这也不是秘密,更不是哥德巴赫猜想吧,无须我在此多言。如今的食品安全问题比战争问题还威协着中华民族,我 们还能放心地吃点啥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5月3日,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 释被媒体解读为对食品安全犯罪进行史上最严历的惩治,无论从制作、储存、销售等流通环节,还是从立案、查处等监督环节,都有 具体而严厉的处置解释。这些严厉的法规对根治食品安全问题和提 振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多好、多严厉的法律也要有执法者去真正地执行才行。依我看,现在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要有-部法规能管住不作为的监管者,监管者的不作为才是最有毒的东西。
《学习月刊》2013年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