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边的感动

(2015-03-28 17:04:13)
身边的感动
阮直

    我对电视节目兴趣不大,有时间就看看,也不会选择,老婆选什么就看什么,没兴趣时就去看书了。但每年的感动中国我是必看的。今年的2月25日之后,还没见播出,就问儿子:“感动中国哪天播。”儿子说:“不知道,其实感动人的事,我们身边就有,不必非等着央视‘感动’你,我给你讲一件感动的事吧。”

    儿子今年在一个四星级的酒店里工作,他从小衣食无忧,很少听说过他被什么事感动过,如今他也有了“感动”的故事这让我感动。

    他们酒店员工的伙食与家里比不算好,他很少在酒店吃,所以,不是本部门的员工也不熟悉。有一次他发现有一名PA(清洁工)阿姨每有鸡腿吃的时候,都把分到的两个鸡腿,用食品袋装好,放在一边,只吃青菜和汤(汤是随意吃的),事后他听同事们讲:那位PA阿姨孩子在读大学,老公在外省打工,有时干一年,只能拿回半年的工钱,家里有一个近80岁的婆婆,俩人很少买肉吃,每当酒店有肉食菜时,这个PA阿姨都用食品袋装起来,回家给婆婆吃。有员工劝她说:“你一点肉都不吃怎么行?”PA阿姨说:我也吃,但要回家后当着我婆婆的面吃,不然她会说我在酒店没吃。

    儿子讲的这个“感动”的故事,让我老婆眼圈红了,她马上转身去了厨房,我的心里也泛起阵阵的酸楚。

    “这个世界为什么总是谁穷谁善良,谁穷谁孝顺呢!”我感慨地发表了几句。

    儿子不服气地说:“其实咱家不穷我也孝顺呀,我要是把酒店的鸡腿也给你带回来,你能吃吗?你不吃肉还‘三高’呢。看来人吃得太好了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感动’?”

    也许是吧,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提醒着自己,少吃肉,少吃油,多吃清淡的,多吃新鲜的,若不是儿子讲了PA阿姨“感动”的故事,要是与我同桌吃饭,我一定以为PA阿姨是在减肥,或家里养了宠物小狗呢。

    我们渴望着“感动”,但我们却又发现不了身边的感动,我们渴望着人性的善良,但我们却又不自己先有善举。我们感动的神经是萎缩了。为什么感动的事情打上了“感动”的商标向我们推销时我们才知道那是感动呢?我们自己怎么就找不到“感动”了呢?

    是啊,如果一个人每天算计着,我这个副职什么时候能转正;我这副教授还差一本专著,两个省级一等奖;那个工程到底是给五建公司,还是给宏大公司呢;晚上是和家人吃饭还是去陪娜娜吃饭;是把那笔钱换成美元还是换成欧元;去局长家里送礼是躲开局长,只见他老婆好,还是趁局长在家把有些说开了更好呢?这样的人恐怕只有激动,而无感动了。

    感动是有“专利”的,它的专利是善,当一个人的那颗心缺少了“慈善之美时”,感动就会与他陌生了,身边的感动他就见不到了。

《合肥晚报》2015年3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