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由阮直
自由阮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920
  • 关注人气:1,9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西部一些地区不发展才是硬道理

(2013-06-17 07:50:12)
标签:

杂谈

中国西部一些地区不发展才是硬道理

阮直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依附在本国的国土环境之上的,经济发展就像鸟的羽毛是长在鸟身上的,鸟皮烂处一定掉毛。
  生态环境就是经济发展的皮,无论你的公司多强大,只要你脚下的水污染了,头顶的天被雾霭了,企业的员工就不再健康了,这时你就是能请来比尔·盖茨当总经理也挽救不了公司倒闭的命运。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不容置疑的,当年不发展,中国就是死路一条。如今我们的经济发展成就如孔雀身上的羽毛确实五彩缤纷了,可不可忽略的问题被我们忽略了,这只孔雀出现了皮肤病,羽毛已经局部脱落。开始是脚气,我们不太注意,后来长出扁平疣,我们还是不注意,于是头部出现斑秃,影响了美观,我们还是不在意,弄来假发罩在头上,再后来发现最美丽的尾巴在开屏时羽毛不够丰满了,这才恐慌起来。其实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相比,经济不过是羽毛,生存环境才是皮。为生存的皮是健康的,不发展有时也是硬道理。
  如今我们对环境的破坏已延伸到了沙漠,连边缘的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也躲不过现代化发展的污染。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沿海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投资者往往会利用一些偏远地区急于招商的想法,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诱饵,试图转移到西部落户。对西部地区来说,抓住转移的良机,在产业对接中增强本地产业的实力,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产业转移也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那些要转移的企业不少存在着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
  6月1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报道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工业园区有不少工厂直接将化工废水排放到沙漠里。形成了人工污水湖,臭气冲天,周边的良田不得不撂荒,农民的饮水污染,松软的沙漠无法阻隔污水,直接渗透到了地下水系,据水利专家介绍,地下水要是污染了,人类目前没能力治理,只能自吞恶果,这个恶果一千年之后都不会消失。
  中国西部虽说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几千年人来的足迹并没消亡过,用当地居民的话说:“不怕风儿不怕沙,就怕企业现代化。”对于西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不发展才是硬道理。
  经济发展也如一个人的成长,不可操之过急,担心他长不强壮,就拼命地恶补,补锌、补铁、补钙、补碘,结果把好人弄成了“三高”。最健康的养生之道有时恰恰是“不养生”,顺其自然。一座自然的村落,没人发展它,它繁衍存在千年了,你一发展它,它十几年的工夫就凋敝了。
  西部的环境需要的是保护,需要不发展,一个健康的人,少吃东西、甚至拒绝吃一些东西,完全可以健康成长了,“恶补”的营养过剩反倒把人害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不发展不要命,现代化倒是要它的命。
   从短期看,那些现代化高效益,高产值的企业确实对西部经济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企业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也是可怕的。如果忽略这些隐患和负面影响,非理性地承接转移产业,西部将难以在产业竞争性的对接中取得预期成效,甚至可能会恶化发展的环境,葬送了西部的发展。
   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已占到当年GDP的8%;而环保部的生态状况调查更表明,仅西部9个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当地GDP的13%,相当于甘肃和青海两省的GDP总和。这样看效益还是正5对负5了,闹个白忙活儿,留下的痕迹就是,没皮的孔雀是长不出羽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