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硕士遭遇“屠龙之技”
阮直
  
 《庄子•列御寇》里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朱泙漫的青年,想学会一门高超的本领,便卖光了家产,凑足了一千两银子,去拜支离益做老师学习杀龙的技术。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把杀龙的技术学到手。学成后,他高兴地回到家乡,人们关心地问他究竟学了什么技术,他兴致勃勃地讲开了自己杀龙的本事:杀龙应该用什么刀,怎样按住龙头,踩住龙尾,如何开膛剖肚……
  
   可是,当人们问他什么样的龙能轮到你杀呢?他却回答不上来。于是人们忍不住笑起来,告诉他:“学本领是为了有用处,如果学的东西毫无用处,学得再精通,也是一文不值。”
  
   比朱泙漫还刻苦、还散尽千金的武汉大学女硕士研究生王丽娜,本以为经过19年寒窗苦读,学到了一身好本领能大有用武之地了,哪知参加了几次找工作的面试,竟被一些二本院校的毕业生给PK了下去。这让24岁的女硕士很伤神:硕士文凭啥时候起从“敲门砖”变“屠龙之技”了?于是,她修改简历,在上面列明自己只是本科学历。
  
  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的她,一路从重点学校考取武汉大学,期间还辅修了工商管理专业双学位,大四头学期就获得了免试读研资格。在她看来,文凭、证书这些“硬件”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不料高学历却成了“负担”,王丽娜实在想不通。
  
  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近几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下降甚至不敌本科生。武汉大学社会学专家尚重生教授建议,有硕士研究生文凭的求职者,要舍掉傲气和躁气,放下身段,脚踏实地,从人格、心态、观念上寻求转变,才能成为真正的精英。大学教授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教出来的学生没人用时,不总结自己的失败,也不摇身变一变就继续教育人,这就是当下的教育——鸭子死了嘴还硬着。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木匠的徒弟最后成了捕鱼的高手,这个师傅算成功吗?足球教练的学员成了乒坛新秀,你还有资格教育人家要“放下身段”吗?在你的门下学的是建筑,如今人家成了拆迁办的主任,那是组织培养,你就不要再教导人家“寻求转变”了。如今,好多大学毕业生都是学非所用,比如党政机关中百分八十的公务员都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不管学的啥,都考公务员,这势必造成人人都有屠龙之技,却无用武之地,人人都散尽千金,却得不到丁点儿的回报,这巨大的浪费没人算过细账。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工作难找,而那些专业技术强的岗位又苦于没有专业人才,这就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出了问题的。
   
 比如,当下全国需要“二手车”鉴定师15万人,可现状是一万人都不到。像缝纫工、计算机硬件、装配钳工、电焊工、营销经理、数控机床等,都是当下奇缺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中国的好多领域不缺设计图纸的,就缺把图纸做成产品的,有的即便是产品造出来了,也达不到图纸的设计要求,因为没有过硬的技术工人。
   
 中国的教育现状是培养指挥家太多,合唱队员太少;教练员太多,运动员太少;画图纸的太多,拿焊枪的太少;喊加油的太多,划船桨的太少。我们重学问轻技术由来已久,于今天更甚。改变教育的失误,首先要改变人才的认定系统,把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与科学技术人员并列起来,门槛要放低,考评要公正,否则,势必出现掌握屠龙之技的太多,给鸭子褪毛的人却找不到了。
《福州晚报》2013年1月22日(兰花圃文学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