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脆脆”缺一样重要材料——良心

(2011-08-04 10:20:58)
标签:

杂谈

“桥脆脆”缺一样重要材料——良心
阮直
 
    7月9日至19日在短短的9天的里,各地桥梁扎堆儿出事,四个垮塌一个倾斜。
   建于1997年的江苏盐城境内328省道通榆河桥坍塌;武汉黄陂一高架桥被发现引桥严重开裂,裂缝可以放进一只脚,桥体开裂发生时,这座新桥还没有正式通车;建成不到12年、造价逾千万元的当地标志性工程——武夷山公馆大桥倒塌;通车仅14年的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坍塌;一辆超载的货车把北京市宝山寺白河桥的桥梁压塌了。
    大桥这玩意都是百年大计,怎么会在10多岁的童年时期就夭折了呢。要按这个死法,赵州桥距今已快1400年的历史了,该倒塌140次才不会让当代人脸红吧。
    大桥倒塌别以为是建桥人的事儿,我敢断定,建桥人身上的汗水是干净的。打多深的桥桩,用什么样的钢筋,什么标号的水泥,支起多少支点,都不是大桥上做工的人说了算。
    不服就找国家审计局算一算,一座投资数千万的大桥,看看花在大桥上的钱到底是多少?要是一分不少都用在大桥上,那一定是一座茅以升建造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专家们每次对大桥安全检查之后都让肃然起敬。
    茅以升主持建造的这座大桥,设计寿命50年,设计时速20公里,如今能跑120公里,已经超期24年,连大修都没修过,“每一颗铆钉都货真价实的”。而当今人投资11个亿建造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10年维修24次。老夫断定就是让中国最有“坚强脊梁”的好男好女们世世代代轮番再用肩膀扛着,让大桥不超载、不超速,它也熬不过1400年。
    难道如今的建桥技术、材料还不如“旧生会”吗?当然不是,如今的那些“桥脆脆”在建桥时忘记加一种重要的元素——良心。少了良心这一特殊的材料就没了硬度。良心被哪个“天狗”吃掉了能?茅以升的女儿茅玉麟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国在桥梁设计、施工、监理各个方面的水平都没有问题,但是利益交换、层层分包造成某些工艺的缺失,程序上的省略,导致设计的要求达不到,再加上日常管理和养护比较落后,所以当超载出现时,直接导致桥梁事故的发生。”我倒觉得茅玉麟说得客气了。
    这些没了良心的人怎么就不到海外去打工呢。中国人为“美帝国主义”建造的造旧金山大桥,被媒体称为美国地标性的建筑“风雨如磐安如山”。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大型土木工程有几百项,没有一桩与“脆脆”沾边的。为什么面对自己同胞就缺德,面对老外就是“好人”了呢?
    大桥接二连三的倒塌,不仅仅是垮掉了一座座桥梁,垮塌的也是我们信念与良心。我们如今“平安无事”的事儿咋就少了呢。心中总是装着钱,想捞就有可下手的地方,这事怨得了人本身吗。我们的管理机制就是一座“楼脆脆”了,不首先让体制本身坚强起来了,别说桥梁,就是“破烂换钱”毛把钱的小生意,都有人不忘了“做鬼”。

《讽刺与幽默》2011年8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