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的玄妙之美

(2011-04-20 09:32:41)
标签:

杂谈

编者按

  4月23日,第三届沈阳全民读书月拉开帷幕。这项重点活动达十余项、基层活动达40项的文化活动将成为今年沈城广大市民的一道文化盛宴。其中,“沈阳人喜爱的图书”评论是此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本报文化新闻部从今日起推出“沈阳人喜爱的图书”书评专栏,欢迎本报广大读者、社会各界人士重点围绕首届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中推出的“沈阳人最喜欢读的十大好书”和第二届推荐的好书(名单见下期)撰写书评。(稿件字数为600字以内,来稿请寄沈阳日报文化部,电子邮箱:syrbwh@163.com)

 

“道”的玄妙之美

——读王蒙《老子的帮助》

阮直

   没有王蒙《老子的帮助》我无法读懂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的帮助》于我就是“王蒙的帮助”,顺着王蒙的解读我才品到了一点儿的老子关于“道”的道道儿。否则,我知道的老子信息就是那么几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个啥意思,我始终都在“五里雾中”。王蒙帮助我认识了老子,并找到了“道”门儿。
   老子心中的“道”与西方基督教徒心中的上帝可有一比,都是超验性的。
   读懂《道德经》就要先读懂老子的道,这个道即构成了世界的实体,又是创造天与地的原动力,即可作物质的运动规律,又是人的行为准则。老子把道说得玄乎其玄在王蒙看来,不是老子的道玄,而是这个世界的万物万理的本身就玄而又玄。我们解读不了世界时,也要给“解读不了”一个理论,道的理论与于已知的现实就是行为准则,万物规律,于未知的世界就是一个天道,地道、人道。但道大于天,大于地、大于人。道是能管天的法度,道是独立于外部世界无始无终的永恒,道是无形无影的“无中生有”,道又是天的本质,道又是地的形式,道是人的天理,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道把万物都皆纳其中。
    道”本是产生万物之前状态的虚拟。是一种不存在。“道”含“有”、“道”含“无”。“道”为万物之先,是纯粹的虚空,所以可称其为“无”,但“道”是万物之先,是存在产生的胎盘,所以可称其为“有”。之所以以抽象之“无”名它,是想洞观宇宙产生的奥秘和本原;之所以以抽象之“有”名它,是想洞观从“无”产生“有”的变化。这一切是玄而又玄的东西,难以言说,然而它是宇宙之所以产生的奥秘所在。
   这是老子对宇宙原初的一种玄思。轻拈一个“道”字,说明其本体思想。所谓喻象性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启发人们体悟“道”。按照这种方式来体悟,老子的“道”就是生活之“道”,剥离了生活就不可能领会“道”。别看庄子对“道”的形容玄不可测,但他也意识到,了解“道”应通过接触眼前卑微琐细之物。
  深受道家影响的王阳明所说的“道”就是“良知”,他要求学生在具体事物中体会“良知”。王阳明的学生请求老师用语言解析“良知”概念,王阳明认为,若脱离具体事物单独解析会越解越糊涂,只有入于事情中才能弄懂。
   这样的道,是模糊推理的产物,是抽象思辨的产物,更是想像的产物,也有信仰的果实成分,他是中国式的概念崇拜产物,概念精神,概念神袛,它是神圣的哲学,是哲性的神是神奇的概念,是概念的神。那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都创造不出这样神奇的概念,即便“道”是一种“扯淡”它也扯出“玄妙之美”。

《沈阳日报》2011年4月26日

此文正确的部分是王蒙的,错了的部分是我自己的理解。

    

    首届沈阳“全民读书月”

  沈阳人最喜爱的十本好书

  1.《老子的帮助》(作者:王蒙);

  2.《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上、下)(作者:钱文忠);

  3.《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美纳西姆·尼古拉斯);

  4.《平凡的世界》(1-3)(作者:路遥);

  5.《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

  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作者:米兰·昆德拉);

  7.国文珍品文库——《道德经》(作者:老子);

  8.《世明圈点300篇——2001至2008选萃》

  (作者:齐世明);

  9.《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

  (作者:张德芬);

  10.《白话人生》(作者:刘希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