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考证张浚张栻张杓张枃
考证张浚张栻张杓张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335
  • 关注人气:1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宋名相张浚的政治地位、军事功勋、文化影响、后世评价

(2025-07-15 16:13:01)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浚考证

南宋名相张浚的政治地位、军事功勋、文化影响、后世评价

 

南宋名相张浚是南宋立国与抗金事业的核心人物,是南宋抗金的中流砥柱,其政治改革塑造制度框架,军事功绩奠定政权存续基础,其文化精神成为民族气节的象征。张浚“再造大宋”的功勋与“孤忠报国”的气节,使其在儒释道三教、朝野上下均享有举足轻重、崇高地位,被誉为“南宋长城”“再世诸葛亮”。

一、政治地位

(一)赵构、张浚是中华先进文明不倾复、得以保存延续的主要功臣,张浚是南宋立国的第一台柱

宋高宗赵构在群臣的支持下立国,是南宋大厦的中枢、领xiu,张浚是南宋立国的第一台柱。

宋高宗赵构以战止战促和迎金国人质母亲韦氏以小私卖国,与张浚、岳飞以战北伐收复失土以大忠爱国,这是南宋初年内政、军事、外交的主要矛盾。赵构、川人张浚(他是宰相,不是大将张俊)是中华先进文化得以保存的主要功臣。  

宋高宗为迎回金国人质的母亲求和,张浚疏“天子之孝,不与士庶同。”赵构杀岳飞是为迎回其母亲韦氏。赵构是杀岳飞的e人,秦桧是帮xiong、是tian狗秦桧助赵构一已之私以迎回金国人质的母亲韦氏而卖国,贬张浚、赵鼎,杀岳飞。岳飞是张浚手下,岳飞生前《致观文相公札》给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大使的张浚,岳飞坚决反对与金国和议,与宋高宗决裂,不可调和,这就是岳飞死因。

精忠报国的张浚、岳飞是“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的典范。

 

       “用着人朝前、用不着朝后”的赵构因为对张浚、赵鼎、李光、岳飞、宇文虚中等失德失信失威而退位。张浚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宋高宗忧心张浚不忠,不肯重用。

(二)张浚是宋朝第一政治家

1、两度为相。张浚在南宋朝廷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曾两度担任宰相,多次参与重大决策,对南宋的政治格局和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张浚主张内修政事、自治为先,强调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并推行改革,努力稳定政局。

2、抗金派领袖与主战旗帜。张浚坚决主张以武力抵抗金兵的进攻,反对和议,是南宋初期主战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历任川陕宣抚处置使、江淮都督等职,三次被任命为“都督诸路军马”,统领全国军事。其“尊中国、攘夷狄”主张成为南宋抗金意识形态核心,宋末仍以他名义号召勤王。

3、“小元祐”政治清明的缔造者  

        绍兴五年(1135),张浚与赵鼎并相时,提出“庙胜之道”理论,主张“正心—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推动南宋初期政治清明,史称“小元祐”,被宋高宗赞为“朕与卿父,义则君臣,情同骨肉”。  

4、建储与制度奠基  

        倡导早立储君,促成宋高宗立赵瑗(孝宗)为太子,稳定皇位传承;推动州学增养士人、兴儒学,塑造南宋文教基础。隆兴北伐期间,是张浚以战止战确保了宋高宗顺利交班给宋孝宗二代,换得了第二次宋金和议。  

二、军事功勋

(一)平定内乱与稳定政权  

1、平定苗刘兵变:建炎三年(1129),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有便宜施行权的张浚联合张俊、韩世忠、吕颐浩、刘光世等勤王,发兵杭州平定兵变,迅速复辟宋高宗,因功被升任知枢密院事,成为南宋最年轻执政,展现了其军事领导能力。这一事件奠定了张浚在南宋朝廷的军事核心地位。

        2、经略川陕:建炎四年(1130),在金军南下威胁南宋存亡时,张浚提出“中兴当自关陕始”经略川陕的战略建议并出任宣抚处置使。张浚得到便宜权,代天子掌川陕军政。张浚在川陕期间,训练新兵,任用刘子羽、赵开、吴玠等将领抵御金军。尽管在富平之战中失利,但吴玠、吴璘等部在和尚原大败完颜宗弼(金兀术),粉碎金军西进吞并巴蜀计划,整体上保全了蜀地,以形势牵制东南,使江淮地区得以安宁,为南宋赢得战略缓冲期,对南宋的稳定和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  

        3、都督诸路军马主导北伐:绍兴六年,右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的张浚部署韩世忠、岳飞等将领北伐伪齐政权,初战告捷。隆兴元年(1163),枢密使兼都督建康、镇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的张浚再次督师渡淮北伐,收复宿州等地。虽然因受掣肘、部下将领不和,兵败符离,但其积极抗战的态度成为南宋主战派的精神旗帜。

    (二)构建国防体系  

张浚领导岳飞、韩世忠、刘锜等名将,建立川陕、荆襄、江淮三道防线。张浚建立了蜀地军事防御体系,为后来南宋延续一百五十九年的国运夯实了根基。张浚策划了长江保卫战,以书信震慑金兀术退兵,被誉为“金人惮张魏公不交兵而退。”

张浚的军事布局为南宋立国提供安全保障,史称“再造大宋,恢复中华正统”。

三、文化影响

张浚是儒释道三教共尊的象征。

(一)儒学实践与理学传承  

        张浚在福州越王山创办“绝学寮”,以张载“为往圣继绝学”自勉,推动儒学复兴;其“诚者天之道”思想融合佛学修心理念,影响后世理学发展。

张浚对理学有研究、推崇和传承,为儿子张栻的学术成长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基础。张栻在理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与朱熹、吕祖谦齐名的理学大师。

      (二)宗教尊崇与民间信仰  

        道教封其为“兴国神”“文昌帝君”,掌管文运功名;福州、绵竹等地建庙祭祀,元代敕建张浚庙,明、清列入帝王庙配享,成为忠义文化的符号。  

(三)后世文人的精神标杆  

        朱熹、真德秀、文天祥等均盛赞其忠烈:“魏公孤忠如孔明,赤手能支天柱倾”;刘克庄称其“尊中国、攘夷狄者,张浚也”。

    (四)学者

学术著作:张浚著有《紫岩易传》《春秋解》《中庸解》《论语解》《中兴备览》《奏议》《张魏公集》等作品,对后世学术发展产生了影响。

四、历史评价

张浚在历史上的评价普遍较高,被视为南宋时期的名相和民族英雄。张浚的政治主张、军事才能和学术成就,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官方与民间的双重认可  

        1、宋廷追崇:宋孝宗追赠太师,配享昭勋阁;元、明、清历代帝王庙均列其牌位。

        2、时人一致肯定:南宋时,李纲、赵鼎、李光、胡铨、陈俊卿、虞允文、朱熹、吕祖歉、王十朋、汪应辰、张孝祥、周必大、杨万里、陆游、陈亮、吴猎、真德秀、魏了翁、文天祥等爱国名臣和端人正士都高度评价和崇敬张浚。

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秋,曾从龙进除签书枢密院事,魏了翁致书相贺时说及:“南渡以来,蚤践政府,惟张忠献(张浚)公人鲜异词。执事年逾四十,即赞宥地,而士犹以望张忠献(张浚)者望焉。”

张浚抗金旗帜影响延续至宋末,文天祥等忠义之士皆以他为精神象征

        3、民间敬仰:福州州学设名宦祠祭祀。张浚《重修鼓山涌泉禅寺》文强调儒佛共济,他的佛学影响至今留在鼓山和佛门。  

(二)经不起考证的争议  

         1、富平之战:富平保卫战如同淞沪会战。曲端就是一个韩复渠。其时,关中已是三年无军马无粮草无治理的焦土。张浚以巨大的勇气发动牵制战保南宋立足江南。张浚采用阵地战不排除为活捉金军高官,以换取宋光宗其为金国人质的母亲韦氏。富平之战后,赵构充分肯定其功绩,张浚成为惟一建节的文臣。

 2、淮西军变:淮西军变的主要责任不是张浚。沈与求的责任在宋高宗和秦桧之后。张浚与岳飞的矛盾被放大了,张浚与岳飞是知已和伯乐关系。绍兴七年年初前后,张浚上奏宋高宗请内殿面见岳飞。三月,张浚与岳飞争执发生在建康,时间在宋高宗内殿刚面见宋高宗后。岳飞上庐山在四月,原因是宋高宗和秦桧作出出尔反尔的决策。被搞得十分被动的张浚知道情况与宋高宗商量后才派张宗元监军,意在保护岳飞。淮西军变是宋高宗与身边的专任枢密使秦桧、知枢密院事沈与求决策错误造成。张浚釆取补救措施。在外督师的张浚没有大的责任但主动担责辞相。

         3、符离兵败:符离兵败是太上皇赵构忧心张浚不忠,处处掣肘张浚,只授其都督权,张浚没有人事任免权。金国两次索侵地,是通过张浚“以战止战”助力了宋孝宗赵昚二代顺利接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