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浚同年中进士的王庭珪与张浚相见于秦桧去世后
(2025-06-05 16:32:33)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张浚考证 |
与张浚同年中进士的王庭珪与张浚相见于秦桧去世后
一、王庭珪、张浚都有太学学历,同年中进士
张浚,字德远,号紫岩,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张浚入太学,并于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中进士。张浚在宋高宗、宋孝宗二朝担任过宰相,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抗金统帅,多次被任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吴玠、刘锜等抗金名将,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的最大功臣,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更被新近研究者誉为宋朝第一政治家、宋代文明抗倾覆的中流砥柱与首要功臣。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泸溪真逸,江西安福人。王庭珪入太学,通晓诸子百家,登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第,与张浚同年进士。宣和五年(1123),衡州茶陵县丞王庭珪“以上官不合,弃官去”,隐居卢溪,因以自号。王庭珪认识张浚年轻时的老师苏元老(1078-1124左右),作有《送苏元老自舂陵(湖南宁远)还龙阳(湖南汉寿)》。
二、王庭珪诗贺《向衡州生日》注右相同生日
王庭珪作有《向宣卿(向子忞)生日》:“庭下秋风吹紫兰,蟠桃为寿菊斒斓。厌分铜虎天边郡,屡直金銮海上山。洲渚忽然生户外,岁星今却到人间。愿扶帝业须难老,稳踏龙墀尾近班。”表明:向子忞出生于秋季。
王庭珪另作有《向衡州生日》:“嵯峨阊阖西风回,赤霄夜半天门(原缺,据李本、四库本、傅校补)开。昴(原作昂,据李本、四库本、傅校改)星麒麟下穹昊,两家同日生公台。两公为谁张与向,人物堂堂真汉(李本作宰)相。愿公接武未央庭,禁直金銮对(李本、傅校作旧)方丈。”贺之,题下注 “今右相与公同生日”。
张浚出生于春季四月,张浚与向子忞同年生但不是同月同日生。那么,王庭珪《向衡州生日》诗作于何年?“向衡州”是否是向子忞的兄弟?“右相”是否指朱胜非(1132年9月任右相)?“张姓右相”是否指张邦昌(1119年,张邦昌任尚书右丞)?成为了谜。
向子忞(1097-1165),名一作子,开封人,字宣卿,一作寅卿。向子忞的高祖向敏中官至宰相,曾祖向傅范,父向宗琦,向敏中的曾孙女是宋神宗赵顼向皇后,兄向子韶(1079-1128),从兄向諲(1085-1152)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向子忞以恩入仕。
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二月,直秘阁、主管湖东安抚司公事、知道州兼湖东兵马都监、节制管内军马向子忞落职放罢,以湖东提点刑狱公事周随亨劾其不法及弃城(曹成攻道州)故也。因道艰不可行,向子忞相从胡安国隐居衡岳山中读书,授《左氏春秋》学。贫甚,向子忞始丐奉祠,主管台州崇道观。期间,向子忞尝与胡安国谈当世士,胡安国颇称秦桧靖康时事。向子忞曰:“与桧同时被执军前鲜有生者,独桧数年之后尽室航海以归,非大奸者,有是乎!”胡安国子胡寅初犹以为过,后乃信服。九月,经宰相吕颐浩力荐,朱胜非再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
绍兴五年(1135)二月,张浚升任右相。期间,向子忞以祀明堂恩复直秘阁。四月,张浚以都督平湖寇,荐直秘阁、主管台州祟道观向子忞守衡州。胡寅为向子忞作有《代向宣卿知衡州谢当路启》。或在同月,王庭珪为向子忞送行,作有《送向宣卿(向子忞)往衡山兼寄胡康侯(胡安国)侍讲》。五月十一日,张浚到达潭州。十六日,主管台州祟道观向子忞方到知衡州任。六,在张浚督战下,岳飞镇压了杨起义。年底,向子忞被劾罢。
绍兴九年(1139),向子忞复直秘阁、提点荆湖北路刑狱。王庭珪作有《谢向提刑见访》。胡寅为向子忞作有 《代向直阁复职除湖北宪谢表》、《代向宣卿复职除湖北宪谢当路启》。
绍兴十年(1140)春,向子忞赴湖北。六月,湖北提点刑狱向子忞罢(向子忞再以毁去)。七月,向子忞复归衡岳之下,与侍郎胡公寅、谏院韩公璜为方外之游,不复有仕进意。
绍兴十一年(1141),向子忞以贫甚请祠禄。向子忞平生好论人物,无所忌讳,自是闲居十九年。
绍兴十九年(1149)六月,左迪功郎王庭珪特勒停,送辰州编管。因胡铨乡人欧阳安永告之(胡铨之贬也,王庭珪以诗送之,有曰:疾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以为谤讪朝政,王庭珪遂坐贬。
绍兴二十九年(1159)闰六月,右朝请大夫、知道州向子忞直秘阁知广州兼主管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八月,向子忞未抵治所,而御史复弹向子忞,乞落所复职罢免。向子忞归旧隐,始筑第于衡阳之湖东三十里徙居焉。
绍兴三十一年(1161),向子忞再请祠。九月,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向南宋朝廷大举进攻。或在这年秋,王庭珪作有《向宣卿(向子忞)生日》。
三、张浚母亲去世于长沙,王庭珪始得见张浚
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秦桧去世。十二月,张浚恢复观文殿大学士职衔及和国公爵位,任判洪州(今江西南昌)。秦桧已死,朝廷许王庭珪自便。
绍兴二十六年(1156)春正月丙辰,执政进呈新除观文殿大学士判洪州,张浚丁内艰(母计氏法真去世)。春,王庭珪离辰州。三月,张浚母亲计氏卒于潭州(今长沙),时王庭珪过长沙,拜见张浚,作《赠日者张谷(并引)》:“余窜夜郎八年,东归至长沙,遇日者张谷,考十年前所言皆不谬。余虽老,然寿则非君妙术所得而推,故末句引云:‘夜坐吟诗窜夜郎,君将何术考休祥。近来偷得西华法,不敢烦君算短长。’”王庭珪有书信云:“东归之日,道经长沙,始获进拜大丞相(张浚)于服制中。”春末,王庭珪归至江西安福。十一月前后,张浚因母卒守丧,于是奉柩归葬西川,到达江陵时,又上奏请高宗备战。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召王庭珪对内殿,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时张栻以荫补官,被授以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王庭珪作有《谢张钦夫(张栻)机宜惠灵寿杖》。王庭珪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
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八月,向子忞去世,王庭珪作有《祭向宣卿(向子忞)文》,又作有《故左奉直大夫直秘阁向公(向子忞)行状》,载有:“某(王庭珪)从公游仅四十年,所得皆事实,故录以为行状,以候世之君子鸿文大笔叙而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