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与蜀士宇文氏(张浚、张栻的姻亲)的交往
(2025-04-18 17:27:06)
标签:
历史文化军事 |
分类: 张浚考证 |
陆游与蜀士宇文氏(张浚、张栻的姻亲)的交往
一、陆游入蜀与宇文叔介、宇文绍奕、宇文子友
1、陆游在四川宣抚使司王炎幕府与宇文叔介共事
乾道五年(1169)三月,四川宣抚使兼知枢密院事虞允文被召回临安。王炎任四川宣抚使,仍兼参知政事。六月,虞允文升任枢密使。十二月,已赋闲四年的陆游(1125-1210)被召任为夔州通判、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陆游离故乡山阴赴任。十月,陆游到达夔州。
乾道七年(1171)正月,四川宣抚使王炎邀陆游入幕,任陆游为左承议郎权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陆游有《谢王宣抚启》。二月,宋孝宗下诏立第三子恭王赵惇为皇太子,并大赦,以第二子庆王赵恺为雄武、保宁军节度使,判宁国府(安徽宣城),进封魏王。四月,任曾觌为安德军承宣使。赵雄出使金国。赵雄上疏献策,宜从蜀川起兵,夺回陕西,出击中原。宋孝宗下诏皇太子判临安府。同月又再诏令皇太子赵惇领临安尹。
五月,王炎宣抚川、陕,移置司益昌(今四川广元西南)的四川宣抚使司至宋金西北边防前线的移驻利州路兴元府(今汉中)南郑靠前备战。陆游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在南郑,宇文叔介在幕府中,陆游与范西叔(范仲芑)、张季长(张演)、宇文叔介、阎才元(阎苍舒)、章德茂(章森)、刘戒之(刘三戒)、周元吉(周颉)、高子长(高祚,陆游的表亲)等同在南郑幕府任职。宇文叔介(1108年前后-1173年)与晁公溯(1108年前-1175年后)、范仲芑相熟悉。晁公溯作有《宇文叔介逆妇归过通义(眉州通义县,今眉山县)为置酒远景楼饯之》、《范仲芑(范西叔)范惠诗次韵为报》。王炎与右相虞允文不相能(不和睦),屡乞罢归,虞允文荐权吏部侍郎王之奇为代。七月,王炎加除枢密使。十月,王炎回京,幕府解散。
2、张栻得罪外戚期间,陆游在成都与宇文子友相交
乾道八年(1172)二月,特进虞允文为左丞相、梁克家为右丞相,并兼枢密使。张栻除右承务郎、试尚书左司员外郎、兼侍讲。以安庆军节度使张说(外戚)、吏部侍郎王之奇并签书枢密院事。侍御史李衡、右正言王希吕交章论说不可为执政,不报。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周必大不草答诏,权给事中莫济封还录黄,诏并与在外宫观。国子司业刘焞移书责宰相,言说不当用,即为言者所论,出为江西转运判官。三月初五,宋孝宗任明州观察使、知阁门事兼枢密都承旨皇后之女的房弟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张说娶寿圣皇后(赵构皇后吴氏)女弟。左司员外郎兼侍讲张试议论张说不应该担任执政,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十二日,殿中侍御史李处全请派张说视察边戍,以平息众论,中书舍人范成大请求不草拟制词。十四日,张说罢为安庆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二十二日,礼部侍郎郑闻、工部侍郎胡铨、枢密院检详文字李衡、秘书承潘慈明都被罢免。虞允文请求留任胡铨,于是胡铨被任命为宝文阁待制兼侍讲。
六月,张栻因反对侯幸近习执掌要职得罪虞允文而出知袁州(今属江西宜春),离开临安朝廷。八月,虞允文以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再度宣抚四川接替王炎。九月,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诏王炎还朝赴都堂治事。十月,王炎调回京城,幕府解散(同在宣抚使幕中,同舍十四五人,宣抚使召还,予辈皆散去)。陆游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十一月,陆游自南郑骑驴入川。这年,赵雄因母亲去世离职守。
乾道九年(1173)正月,王之奇罢为淮南安抚使,王炎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朝廷依然以张说同知枢密院事,户部侍郎沈夏签书枢密院事。这月,陆游作有《宇文子友闻予有西郊寻梅诗以诗借观次其韵》。宇文子友,又名宇文子震。李石(历知合州、黎州、眉州,皆以论罢,终于成都转运判官)作有《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释宝昙作有《送李提干兼简李知几(李石)太博》。陆游作有《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范成大)、李知几(李石)、尤延之(尤袤)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这年春末,陆游改任蜀州通判。
3、陆游悼念宇文叔介,宇文绍直、绍奕被罢职
乾道九年(1173)五月,经四川宣抚使虞允文举荐,陆游改调嘉州通判。年中前后,吐蕃青羌以成都府路知黎州(治今四川汉源)宇文绍直不讎马价,愤怨为乱。诏帅宪抚安之,宇文绍直被罢免。青羌首领奴儿结等市马黎州,大肆虏掠,权州事王昉多给金帛,亟遣还。宣抚使虞允文言王昉贪功,恐他部效尤,渐启边衅。诏降王昉两官。期间,宇文叔介客死于京城临安(今杭州)。陆游闻宇文叔介死讯悲伤作有《余往与宇文叔介(?-1173)同客山南(利州路兴元府南郑,山南道梁州、兴元,今陕西汉中)。今年,叔介客死临安,十月夜忽梦相从,取架上书共读如平生;读未竟,忽辞去,留之不可,曰欲归,校药方。既觉,泫然不能已,因赋此诗》:“羁魂憔悴远相寻,髭断肩寒带苦吟。归校药方缘底事,知君死抱济时心。”十月,黎州吐蕃复寇边(黎州市马的青羌首领奴儿结再度起事,攻占了河东的虎掌砦),诏四川宣抚司檄成都府调兵二千人戍黎州以御之。这年,被虞允文笼络的领数万人活动于商、虢二州之间并已归顺南宋的寇邻联系虞允文,寇邻因密谋泄露被金国暗中逮捕。
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二月,虞允文病逝,陆游又调回任蜀州通判。三月,参知政事郑闻(?-1174)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任四川宣抚使。这月,吏部郎中宇文绍奕放罢,出知邛州,以言者论宇文绍奕知资州,刻隶书数十本及蜀货数万缗,以为苞苴,日趋权门,遍行请托,故黜之。宇文绍奕,字卷臣,一作兖臣,南宋成都双流人。以承议郎通判剑州。民间乏食,宇文绍奕亲行山谷,随时措置,皆有条理。曾为吏部郎,李石作有《雨中花慢,次宇文吏部(宇文绍奕)赠黄如圭韵》。历知资州,晚守临邛(即邛州)、广汉(即汉州),有能名。后以谤黜,卒于家。
六月,虞允文病逝。这月,陆游作有《题宇文子友所藏薛公鹤》。八月,陆游在蜀州阅兵,作《蜀州大阅》。九月,陆游再通判蜀州。陆游作有《离成都后却寄公寿、(宇文)子友、德称》。十月,陆游任权荣州州事。这月,请辞的范成大被任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魏王赵恺判明州(宁波)。这年,王淮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淳熙二年(1175)正月,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范成大离开广西静江府(今广西桂林)。二月,召张栻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兼经略安抚广南西路,所统州二十有五。这年,吐蕃青羌奴儿结还所虏生口三十九人,黎州与之盟,复听其互市,给赏归之。四月,钱端礼籍人财产至六十万缗,有诣阙陈诉者,宋孝宗闻之,钱端礼以贪墨被黜,与旧祠。留正知绍兴。侍御史范仲芑劾钱端礼贪暴不悛,降职一等。同年,陆游以“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被罢。六月,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范成大到任。范成大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年秋,陆游为四川制置司参议官,参加范成大主持的成都阅兵大典,作有《成都大阅》。闰九月,翰林学士、知制诰王淮任签书枢密院事。这年,范成大上言:“所虏未尽归我,岂可复与通好?”朝廷诏谪宇文绍直,编管千里外(谪放至远方州郡,编入当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管束);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宋孝宗召赵雄还朝任礼部侍郎。这年,吐蕃青羌奴儿结还所虏生口三十九人,黎州与之盟,复听其互市,给赏归之。
淳熙三年(1176)正月,宋孝宗给赵恺增加食邑食实封,食邑八千户,食实封四千户。春,范成大以病乞辞。四月,四川制置司所辟承议郎禄柬之知黎州,上奏差遣本路兵马都监高晃统辖出守沈黎之兵。六月,陆游得闲差、主管天台山(在邛崃)崇道观。陆游作有《天台院有小阁,下临官道,予为名曰玉霄》诗:“竹舆冲雨到天台,绿树阴中小阁开。牓作玉霄君会否?要知散吏按行来。”自注:“予所领崇道观,盖在天台山(在邛崃)中玉霄峰下。”八月,赵雄升为礼部尚书兼侍读、给事中,授端明殿学士。王淮任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九月,赵雄任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赵雄升为同知枢密院事。这月,黎州再生变乱。
淳熙四年(1177)四月,宋孝宗为赵恺加官进爵,除荆南、集庆军节度使、行江陵尹、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置使、加食邑食实封、余如故。五月,朝廷准范成大离任。六月,范成大奉召离开成都还京,陆游送至眉州。八月,陆游在好友邛州州守宇文绍奕邀请下,重游临邛。
陆游作有《次韵宇文使君(宇文绍奕)山行(1177年8月)》:“城中望西山,爽气固可致。不如山中行,衣屦染浓翠。使君资格逸,铁马奏横吹。平郊何旷荡,修竹亦清閟。既闻苏门啸,遂挹浮丘袂。似嫌太清绝,开宴尽主意。戏留楚台云,宝靥斗姿媚。珠贯按歌声,泉涌发诗思。归来殊不倦,吏牍阅千纸。却笑江左人,把酒辄遗事。下客亦未衰,尚可提万骑。安能学胡公,危苦寄鹤翅。”
陆游作有《山中小雨,得宇文使君(宇文绍奕)简问尝见张仙翁乎?戏作一绝(1177年8月)》:“张仙(张仙指四川仙人张远霄)挟弹(张仙有以弹弓逐打凶神“天狗”,保护世人生儿育女的能力)知何往,清啸穿林但可闻。拾得铁丸无处用,为君打散四山云。”
陆游作有《次韵使君吏部(宇文绍奕)见赠,时欲游鹤山以雨止》:“蟆颐江上约同行,白鹤峰前辱寄声。青史功名男子事,后堂歌舞故人情。午瓯谁致叶家白,春瓮旋拨郎官清。登览不嫌鸠唤雨,十年芒屩惯山程。”
陆游作有《西岩翠屏阁》:“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邛之白鹤山,古称四明山,距州城西七里)秋。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鹘起危巢时磔磔,鹿鸣深涧暮呦呦。人生适意方为乐,甲第朱门秖自囚。”这年,钱端礼卒,年六十九。
二、陆游出蜀,张栻逝世,陆游与宇文绍奕相会
1、王淮掌朝政,打击蜀人及宇文绍寅、宇文绍奕
淳熙五年(1178)正月,以权礼部尚书的范成大以礼部尚书知贡举。这月,宋孝宗念陆游久外,趣召东下。这年春,青羌奴儿结投降安静寨官魏大寿。二月,赵雄任为参知政事,王淮任为知枢密院事。陆游自蜀东归。期间,宋孝宗闻张栻治行,诏特进秩,张栻进直宝文阁。四月,范成大以中大夫拜官参知政事兼权监修《国史》、《日历》。五月,诏张栻以承事郎充秘阁修撰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权发遣江陵军事府、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兼本路营田使(宋孝宗闻张栻治行,且未尝叙劳,乃诏特转承事郎进直宝文阁)。六月,廖季能置酒,约詹体仁(詹仪之)、张敬夫(张栻)登千山观,泛舟西湖,荷花虽未盛开,水光清净,自足销暑。视北牖洞之前有胜地,体仁(詹仪之)欲为小亭,名以招隐。这月,范成大遭谏官弹劾罢免,奉命主管祠观。闰六月,敬夫(张栻)北归有日,不及观斯亭之经始,独预书“招隐”二字以贻之(招隐亭中,詹体仁约廖继能饮酒。落之,水光山色,隐映万状,毕陈于尊俎之间。遂登北牖洞,扪崖剔藓,得唐刺史李渤宝历间题名,盖西湖最胜处也。回视题扁与石间留字,有怀张敬夫,矫首飞鸿,为之满引,并以所书‘招隐’二大字镵诸石云。淳熙戊戌闰月下澣)。期间,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刘珙属疾,请致仕。宋孝宗遣中使以医来。这月,潼川府路知怀安军(四川金堂县)宇文绍寅放罢,以本路帅臣王亢按其性资憸巧,不谨廉隅,屡逐所部见任官,而以亲旧充填窠阙,用为腹心,以侵渔百姓,故有是命。期间,荆湖北路转运使刘焞迁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刘焞问士于宣公(张栻),以公(吴猎)对。赵恺被特授为永兴、成德军节度使、雍州牧,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判明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兼沿海制置使、加食邑食实封。七月,刘珙疾革,草遣奏言:“恭、显、伾、文,近习用事之戒,今以腹心耳目寄之此曹,朝纲以紊,士气以索,民心以离,咎皆在此。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张栻与朱熹,其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仇耻为恨。薨,年五十七。张栻作有《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朱熹作有《祭刘共父(刘珙)shumi文》、《又祭刘共父shumi文》、《又祭刘共父shumi文》。八月,朱熹(1130-1200)差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兼管内劝农事。张栻途径袁州(今江西宜春),其从弟张枃(1140-1198)正知袁州,张枃新建成袁州州学,受袁州教授李中之请,张栻为之作《袁州学记》。是月,朱熹前往弋阳哭迎刘珙灵柩回崇安五夫。期间,张栻当与朱熹相见,张栻作有《祭刘shumi共甫》、《再祭》、《三祭》,并为朱熹所作的《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徽阁待制致仕、彭城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赠少傅刘公(刘子羽)神道碑铭》题额,落款为“承事郎充秘阁修撰、权发遣江陵军事府、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马步军都总管兼本路营田使、赐紫金鱼袋张栻篆额”。八月,陆游抵达临安(今杭州),接受宋孝宗召见。召对后,陆游任置司建州的福建路提举常平茶事。九月,张栻到任。是年秋,年六十三的姚宪卒,张栻作《祭姚端明(姚宪)文》,张栻改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辛弃疾改任湖北路转运副使。詹仪之改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十月,郡守张枃建袁州州学三先生祠,祀周濂溪、二程兄,朱熹为之撰《袁州州学三先生祠记》。是月,赵雄拜官右丞相;王淮为枢密使,官太中大夫,恩数并同宰相。十一月,张栻作《桑梓帖》寄詹仪之:“栻到郡将两月···”。这月,陆游到达建安任所。十二月初一,在江陵知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任上的张栻致提刑台簿尊兄的劄子《佳雪帖》:“栻敬以深冬佳雪应时,伏惟提刑台簿尊兄,趣装多余,神所相右,台候起居万福。栻正尔相望之远,敢几若时,尊生进德任道,以对休嘉。右谨具呈提刑台簿尊兄台坐。十二月一日,承事郞充秘阁修撰、权发遣江陵府劄子。”是月,周必大除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是年前后,宇文绍奕知汉州。
2、刘焞得罪王淮,张栻得zui刘大辩,宇文绍奕罢
淳熙六年(1179)春,刘焞辟公(吴猎)经略司准备差遣。三月,辛弃疾由湖北路转运副使改任湖南路转运副使,朱熹到知南康军任,张栻兼荆湖北路安抚使。这年春,信阳守刘大辩怙势希赏,广招流民,而夺见户熟田以与之。张栻劾刘大辨诈谖,所招流民不满百,而虚增其数十倍,请论其罪,不报。章累上,刘大辩易他郡,张栻自以不得其职求去。五月,盗李接起,陷容、雷、高、化、贵、郁林等州,吴猎请赏劳诛罪,刘焞于是录郁林功,诛南流县尉、郁林巡检,人人惊厉,争死斗,不逾时,盗悉就擒。尉(南流县尉),宰相王淮甥也。七月,刘焞被命以节制军马督捕,以吴猎辅行。刘焞于是大会将士,录郁林之功而诛南流县尉、郁林巡检与其州胥黄益、龙翼,人人警厉争死寇。寇穷之海,以有备不得前,生缚接及贼将彭四十诸人二百六十有五,与接之妻孥以献。六州八县平,建留屯以守。这月,知汉州宇文绍奕特降两官放罢,永不得与监司、知州军差遣。以言者论宇文绍奕在任举措僭侈,一意妄作,丑声播闻,故有是命。期间,信阳守刘大辩怙势希赏,广招流民,而夺见户熟田以与之。(张)栻劾刘大辨诈谖,所招流民不满百,而虚增其数十倍,请论其罪,不报。章累上,(刘)大辩易他郡,(张)栻自以不得其职求去。九月,张栻迁右文殿修撰。不久,张栻或赴福建武夷山,再回到江陵。张栻病危之际,仍手疏劝孝宗“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这年秋,陆游陆游奉诏离建安任行至衢州,奏乞奉祠,暂留衢州皇华馆待命。十月,刘焞师还,辛弃疾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十一月,刘焞至自郁林,磔李接等于静江市,脍其肝心,以哭死事者。这月,周必大进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陆游得旨,无须面圣,改除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直接到江西抚州赴任。十二月,陆游到抚州任所。这年,宇文虚中之女(应是未赴金国的赵恬妻子)向南宋朝廷请谥,其陈请状称:“故父于建炎年间奉使金国,抗节不屈,被虏人锁系北去。至绍兴十六年,故父与氏亲兄师爰(宇文师瑗)同为翰林学士高谭(高士谈)等结集徒众,欲候虏主祭天,就行劫杀。志期恢复,不幸败露,致虏人将故父全家尽行杀戮。”宋孝宗下诏追赠宇文虚中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肃愍”。
3、张栻逝世入葬湖南,陆游与宇文绍奕最后相见
淳熙七年(1180)正月十二日,因平定李接有功,刘焞升为集英殿修撰,将佐幕属吏士进官、减磨勘年不等。这月,刘焞(字文潜,成都人)移知江陵府兼湖北漕臣。二月初二,张栻病卒于江陵府署,享年四十有八。“栻有公辅之望”、“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之民尤哭之哀”。项世安(1129-1208,江陵人)作《挽荆南师张左司(张栻)诗》。吕祖歉作有《祭张侍读(张栻)》,并作《文潜(刘焞)帖》致刘焞:“祖谦上覆。文潜至孝知府朝议兄,谨此附承慰唁。拳拳之意,不殊前幅。中甫昆仲,并想痛难胜,亦不及一一上状。祖谦上覆。”初六,诏张栻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张栻葬湖南,辛弃疾作《送湖南部曲》以悼念。这年春,陆游别宇文绍奕,作有《好事近(次宇文卷臣韵·十二之三) 》:“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初九,魏王赵恺薨于明州。三月,吴猎以功迁文林郎,为转运、刑狱使者所劾(刘焞移镇湖北后,刑漕司遂劾吴猎,吴猎坐降授修职郎),改主管广东路转运帐司。这月,吕祖谦复信与周必大,转告张栻病逝消息,并劝周必大帮助朱熹请祠。这年春,张栻葬湖南宁乡,赶来的江南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陆游《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陆游表达了对张栻的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未竟的报国之志。辛弃疾作《送湖南部曲》以悼念。同时,陆游作《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表达了对张浚的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未竟的报国之志的怀念。陆游别宇文绍奕,作有《好事近(次宇文卷臣韵·十二之三) 》:“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五月,周必大除参知政事。七月,吴猎以忧乞身(丁母忧)。九月,吴猎跣护还里。十月,陆游得旨,被命诣临安行在。这年冬,辛弃疾以“奸贪xiong暴,帅湖南日虐害田里”“用钱如泥沙,sha人如草芥”被弹劾。辛弃疾调任隆兴府知府兼江西安抚使,刘焞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十二月,陆游接召“许免入奏,仍除外官。”陆游归家山阴。
4、蜀人遭诬陷,王淮得势,蜀士宇文子震被罢
淳熙八年(1181)正月,右丞相赵雄(1129-1194)上《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国史志》以佐时政。赵雄遭“拉帮结党,唐末党祸将现”的流言所累,宋孝宗听信谗言疏远赵雄。是年自夏不雨。三月,陆游任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同月,因给事中赵汝愚论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屡遭物议,陆游被罢,回山阴。五月,严州、绍兴府大水,漂没民居万余家。江(今江西九江)、徽二州亦遭水患。这月,陆游以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观。七月至十一月,天旱不雨,临安(今浙江杭州)、镇江、建康(今江苏南京)、江陵、绍兴、德安(今湖北安陆)诸府,婺(今浙江金华)、衢(今浙江衢县)、严(今浙江建德东)、湖、常、饶(今江西波阳)、信(今江西上饶)、徽(今安徽歙县)、楚(今江西淮安)、鄂(今湖北武汉)、复(今湖北天门)、昌(今四川大足)诸州,江阴、南康(今江西星子)、广德、兴国(今湖北阳新)、汉阳、信阳、荆门、长宁(今四川珙县东)诸军皆旱。至秋,是日甘雨如注,士大夫相贺,宋孝宗亦喜命相而雨,乃命口算诸郡绢钱尽蠲一年,为缗八十万。七月,宋廷赏监司、守臣修举荒政者十六人,先后出来赈粜,下诏减免灾民和买、和市、夏税、折帛、身丁钱绢,谕民、募民赈粜,并遣使按视。八月,时浙东大饥。赵雄奏言:“宗室岳祠八百员,宜罢。”王淮曰:“尧亲睦九族,在平章百姓之先;骨肉之恩疏,可乎?”因赵雄重用蜀人,受孝宗猜忌,赵雄被罢右丞相,改任观文殿大学士、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枢密使王淮(1126-1189)拜右丞相兼枢密院事。御史王蔺上书论谏以“宋祖宗之法,蜀帅用蜀人充任无先例”,赵雄请求改命,改任四川制置使兼知泸州,赵雄乞免,未及上任,赵雄改知泸南安抚使。蜀士之在朝者皆有去意,王淮谓:“此唐季党祸之胎也,岂圣世所宜有。”乃于蜀士进迁数人,蜀士乃安。因知南康军朱熹(1130-1200)在南康军救荒有方,王淮荐朱熹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赈灾。九月,赵雄罢相,请求外调,任观文殿大学士、四川制置使。王蔺为御史,以故事不可,上疏论之。赵雄乞免,改知泸南安抚使。十二月,言者论刘焞“骄蹇凶暴昨帅广西,盗发所部,自以为功,常有矜色。何伟有守城之功,而诬奏以罪;巡检黄怀德捕贼不职,法寺当以降两官,而刘焞擅行处斩。”前知潭州刘焞落职(刘焞坐褫职罢镇)。或在期间,宇文子重罢官。员兴宗《游九顶(嘉州凌云山,又名九顶山、青衣山、小九疑)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韵》:“君不见昔贤声名渺云边,追慕茫茫千百载。东山遗墨不尘埃,南海碑辞尚光彩。是公胸怀冰镜清,当时玉署厌残更。惟馀清梦到古寺,因为亭宇加修名。亭边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师六逸。清音不断山不磨,人间衮衮成今昔。徃日中都朋党兴,贤者皆思御李膺。元祐谏纸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我闻胶西黄楼宾主列,赋就价喧君弟辙。彼楼虽已陷幽都,名号犹为人记别。”
淳熙九年(1182)正月,朝请郎宇文子震特追两官勒停,坐任淮东总领兼权知镇江府日,妄用钱物数多,过例馈送故也。三月,臣僚论前知潭州刘焞在任时“过例馈送,妄有支费”,知潭州李椿条具来上,刘焞降两官,勒停。五月,陆游以朝奉大夫、主管成都府玉局观。七月,在朱熹接连三次上奏劾唐仲友后,王淮极力包庇王淮姻亲的知台州府唐仲友。九月,右丞相兼枢密院事王淮为左丞相,梁克家任为右丞相,周必大任为枢密院事,知衢州张枃任尚书兵部侍郎兼两浙西路安抚使。这年前后,刘焞知连州。
淳熙十年(1183)三月,知连州刘焞放罢,以臣僚论其“专务掊克,略无善状,受纳苗米,多取斛面,将出剩拨入常平仓,支破价钱,以充妄费,交通关节,变乱黑白”故也。不久刘焞去世。这年,吴猎服除,赴选,注辰州溆浦令。吴猎至是受命,慨然叹曰:“平南之役,帅属惟龚总、杨炤与仆三人。炤任督捕,总任居守,而始终同患则刘公与我耳。吾而不言,将为死公乎!”遂上书阙下,盛陈六州之功,谓犯不测者四,居甚难者六,且曰:“臣今不负刘焞,乃是不负陛下。”辞义慷慨,以忤时相不报。当上溆浦,念刘公(刘焞)诬谤未白,不往。六月,夏秋不雨。七月,左丞相王淮等以旱乞罢,不许。九月,吴猎服除,赴选,注辰州溆浦令。吴猎至是受命,慨然叹曰:“平南之役,帅属惟龚总、杨炤与仆三人。炤任督捕,总任居守,而始终同患则刘公与我耳。吾而不言,将为死公乎!”遂上书阙下,盛陈六州之功,谓犯不测者四,居甚难者六,且曰:“臣今不负刘焞,乃是不负陛下。”辞义慷慨,以忤时相不报。当上溆浦,念刘公(刘焞)诬谤未白,不往。闰十一月初九,提举江东常平茶盐袁枢(1131-1205)与州郡差遣(改知处州),以臣僚言:“枢倾邪狠愎,初仕中都,谄事宇文子震,荐之时宰,遍历清华。平时造请,无非权势。”故有是命。
淳熙十一年(1184)春,雨。二月,诏两淮、京西、湖北万弩手令在家阅习,每州许岁上材武者一二人,试授以官,如四川义士之制。六月,周必大任枢密使。八月,吐蕃穹齐青羌因饥荒,欲连结奴儿结入宋境虏掠。奴儿结不从,率众入宋界,表示愿意归顺。四川制置使留正委陈子长、王宗廉前往安静寨(今四川石棉西北)犒赏,并解送奴儿结至制置司。十二月二十五日,宇文子震罢祠禄,令遂宁府居住。以四川制置使留正劾其纵令二子骚扰细民故也。
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起知严州。淳熙十五年(1188)七月,陆游任军器少监。
三、张栻从弟的重臣张枃离世,陆游思宇文氏
1、张栻从弟的重臣张枃离世,陆游思念宇文氏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 。陆游因“喜论恢复”,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
绍熙四年(1193),郡守成都宇文子震作有《龙峡草堂》诗。,陆游作有《登山亭(1193年10月)》:“新得天台古涧藤,强扶衰疾蹋崚嶒。登高临远虽多感,叹老嗟卑却未曾。纸上是非难尽信,人间祸福有相乘。早知等是枯鱼肆,乞水何须望斗升。”十二月,判隆兴府、卫国公赵雄去世。
绍熙五年(1194)六月,太上皇宋孝宗去世。宋光宗尊吴氏(宋高宗赵构第二任皇后)为太皇太后。宋光宗有意禅位,赵汝愚取得吴氏支持,打算趁嘉王赵扩主持丧礼时,拥立赵扩为帝。七月,宋宁宗赵扩即位。尊宋光宗为太上皇,李凤娘为太上皇后。八月,外戚韩侂胄权势更大,留正被罢相,旋以观文殿大学士判建康府,张枃继复命还襄阳。是年,张枃以宝文阁学士任太中大夫、江东安抚使。
庆元四年(1198)初,张枃卒于隆兴府。这年冬,陆游作有《思蜀三首(其二)(1198年11月)》:“二十年前客锦城,酒徒诗社尽豪英。才名吏部倾朝野,意气成州共死生(自注:吏部郎宇文绍奕衮臣,成州守宇文子震子友)。废苑探梅常共醉,遗祠访柏亦俱行。即今病卧寒灯里,欲话当时涕已倾。”庆元六年(1200),或是宇文绍奕去世,陆游回忆起宇文绍奕,作有《宇文衮臣吏部:予在蜀,日与之游至厚,契阔死生二十年矣。庚申三月,忽梦相从如平生,怆然有赋(1200年3月)》:“英姿爽气宇邛州,虽古人中岂易求。六月长途将渴死,一天风雹起龙湫。”
2、或是宇文绍奕去世,陆游梦中追忆宇文绍奕
庆元六年(1200),或是宇文绍奕去世,陆游回忆起宇文绍奕,作有《宇文衮臣吏部:予在蜀,日与之游至厚,契阔死生二十年矣。庚申三月,忽梦相从如平生,怆然有赋(1200年3月)》:“英姿爽气宇邛州,虽古人中岂易求。六月长途将渴死,一天风雹起龙湫。”
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陆游被召入京,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免朝请。不久,陆游兼任秘书监。嘉泰三年(1203)四月,国史编撰完成,陆游升宝章阁待制,致仕。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请宋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史弥远诛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告败。十二月,陆游《跋张敬夫(张栻)书后》,回忆了隆兴二年三、四月间,张浚视察江淮路过镇江,镇江通判陆游以通家子(陆宰之子)身份拜谒张浚并献策北伐。载:“隆兴甲申,某佐郡京口,张忠献公以右丞相督军过焉。先君会稽公(陆宰),尝识忠献(张浚)于掾南郑时,事载高皇帝实录,以故某辱忠献顾遇甚厚。是时敬父(张栻)从行,而陈应求参赞军事,冯圜仲、查元章馆于予廨中,盖无日不相从。迨今读敬父(张栻)遗墨,追记在京口相与论议时,真隔世事也。”
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陆游临终前写下了《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临终前的绝笔。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中——宇文师?(?-1173,字叔介)——宇文绍弼、宇文绍奕(宇文卷臣,衮臣)——宇文子友(又名宇文子震)、宇文子英(宇文价)。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闳中(字伯?)——宇文师种(中)——宇文绍寅、宇文绍直——或有宇文子重。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粹中(字仲达)——宇文师牧(字德?)。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粹中(字仲达)——宇文师献(字德济)——宇文绍训(或为宇文舜臣)。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虚中(字叔通)——宇文师瑗(?-1146,字德和)、宇文师琮——过继子宇文绍节——宇文正甫(宇文子江)。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时中(字季蒙)——宇文师申(字德闻)——宇文绍恭、宇文绍庄、宇文绍芳、宇文氏(张栻妻)。
宇文邦彦(1050前-1101后,字文褒)——宇文时中(字季蒙)——宇文师说(1117-1156,字德承)——宇文绍猷、宇文绍谔、宇文绍彭(或为宇文信臣,张栻外弟即妻弟)、宇文绍节——宇文景韩,宇文景修,宇文景琦,宇文景度、宇文景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