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与湖南宁乡张浚祠堂
(2025-04-14 10:42:10)
标签:
历史文化军事 |
分类: 张浚考证 |
陆游与湖南宁乡张浚祠堂
张浚,字德远,号紫岩,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在宋高宗、宋孝宗二朝担任过宰相,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抗金统帅,多次被任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吴玠、刘锜等抗金名将,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的最大功臣,是南宋初年川蜀抗金士大夫之首,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更被新近研究者誉为宋朝第一政治家。
一、陆游作有《题张魏公祠堂》诗,提及祠堂与墓,该诗作于湖南宁乡
陆游作有《题张魏公祠堂(五首)》,其一:“云台不见中兴将,谁与中原澡雪仇?欲写褒忠碑,苍苔满壁苔花秋。”其二:“孤忠耿耿贯穹苍,自古英雄忌讳藏。岂为文章叹寂寞,庙堂谁复论兴亡!”其三:“背水空持十万兵,西来形势久难行。小舟夜渡瓜洲渡,犹记当年骂坐声。”其四:“雨急钟残梦未醒,小窗风雨泣山灵。平生不作皱眉事,独有孤忠一片心。”其五:“拜公遗像识形容,叹息人间万事空。千载风云一丘垄,死生贵贱本同梦。中原北望气如山,九死何忧复一官?未报山陵国士知,至今过者有余悲!”此为《剑南诗稿》(卷三十四)收录的组诗,每首七言绝句,共五首。诗题下陆游自注:“张浚谥忠献,魏公其爵也。”
陆游《题张魏公祠堂(五首)》的其五,提及到:“千载风云一丘垄”,表明张浚墓与张浚祠堂在一起,当在张浚葬地的湖南宁乡。
二、陆游来湖南宁乡当在张栻入葬其父墓侧时,时任江南西路提举常平
淳熙六年(1179)十一月,福建路提举常平茶事陆游得旨,无须面圣,改除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直接到江西抚州赴任。十二月,陆游到达抚州任所。
淳熙七年(1180)二月初二,张栻病卒于江陵府署,享年四十有八。“栻有公辅之望”、“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之民尤哭之哀”。
这年春,张栻到湖南宁乡其父张浚边上入葬。赶来的江南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陆游作《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诗悼念张栻,诗曰:“青衫初入九重城(指隆兴元年,张栻入其父张浚置司于建康的幕府),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知潭州辛弃疾作《送湖南部曲》以悼念,诗曰:“青衫(也指张栻)匹马万人唿,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于菟。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陆游还作《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诗纪念张浚,诗曰:“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指建炎三年七月,张浚自建康赴兴元开辟新战场)。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时张栻知衢州的从弟张枃(字定叟)、表兄宇文绍奕同在,辛弃疾得以与陆游、张枃相识。陆游作别宇文绍奕(与陆游在四川时有深交),作有《好事近(次宇文卷臣韵·十二之三) 》:“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
九月间,陆游寄书给周必大,求湖南任职。陆游《寄周洪道参政》:“半生蓬艇弄烟波,最爱三湘欸乃歌。拟作此行公勿怪,胸中诗本渐无多。”后来陆游回忆作有《予使江西时,以诗投政府,丏湖湘一麾,会召还不果》:“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期。
淳熙八年(1181)十一月,因谏官弹劾,浙西提点刑狱公事辛弃疾罢。落职的辛弃疾作《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给时任的尚书兵部侍郎兼知临安军府事、两浙西路安抚使张枃求助,诗中提及有:“长记潇湘秋晚,歌舞橘洲人散。”。
三、张浚有家族后人居宁乡,湖南宁乡张浚祠堂在明朝时得到重修
据浙江嵊县有关张浚族裔谱,至1228年尚有张浚后人在衡山(宁乡),张杓幼子张玖其妻王氏,绍定元年(1228)戊子四月廿二日卒,葬于衡山。谱载:“张浚次子为张杓(1136-1205),张杓幼子张玖,仕刑部尚书,生于隆兴元年(1163)癸未正月十八日酉时,卒于端平三年(1236)丙甲十月初一日子时,葬失。配王氏,生于乾道乙酉(1165)七月廿七日丑时,卒于绍定元年(1228)戊子四月廿二日,葬衡山。”
据《沩山志·艺文》,李东阳(1447-1516)作有《谒沩山张浚祠》:“世人作画皆论派,汝和画菊乃天解。直将书法写此花,宛转金枝总垂菀。初为水墨后红紫,几向清纤发狂怪。桃羞杏涩宁比妍,蚁恨蜂愁未堪嘬。幽兰堪供屈子佩,奇石当邀米公拜。当时落笔亦偶然,忽有声名起砰湃。僮奴塞户卷委山,不独文逋与诗债。有时偃蹇不受促,怒目看人两睚眦。酒酣兴发谁使颠,迅扫但觉吴缣隘。个中三昧我独知,每见渠挥为渠快。最是平生跌宕心,病卧穷山老何惫。南宫王君得此图,旧索遗红未凋败。岂知一见已陈迹,江水东流日西迈。摩挲两眼三叹息,悔却从前比菅芥。长安贾客君不闻,已索黄金市中卖。”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生于北京,是明朝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为“茶陵诗派”领袖,官至内阁首辅。
明嘉靖二年(1523),明世宗朱厚熜下诏修复张浚父子墓,神道碑,敕建“张浚祠”。湖南宁乡县令胡明善即在湖南宁乡建张浚张栻父子祠堂。胡明善,字两河,南直霍丘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
据《荣木堂合集》,陶汝鼐(1601--1683)作有《宁乡张魏公祠》:“一峰耸处众峰环,庙貌巍然半亩间。涕下只思扶宋室,道穷无计拯时艰。长桥再过难招隐,短发频吹独入山。俎豆再今留正脉,千秋沩水任潺潺。”陶汝鼐,字仲调,又字燮友,号密庵,明亡后更名为鞠延,字忍草,号忍头陀,或署石溪农。湖南宁乡人。明末清初时期官员、诗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