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叔介、宇文绍奕、宇文子友为祖孙三代
(2025-02-25 15:22:29)
标签:
历史文化 |
分类: 张栻考证 |
宇文叔介、宇文绍奕、宇文子友为祖孙三代
宇文叔介(?-1173),未知与宇文虚中(字叔通)、宇文时中的关系,但应为同辈。有子宇文师种。宇文师种有子宇文舜臣(张栻称为表兄)、宇文信臣(张栻称为外弟)。宇文叔介之孙、宇文师种之侄有宇文绍奕(卷臣、衮臣,?-1193年前)、宇文绍直(舜臣)。宇文绍奕有子宇文子友(宇文子震)。陆游在西部任职时与他们都有交往。
一、宇文叔介与晁公溯、陆游有交往
晁公溯(1108年前-1175年后作有)《宇文叔介逆妇归过通义,为置酒,远景楼饯之》。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三月,上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离夔州通判任的陆游(1125-1210)到达南郑(汉中今汉台区)任幕府干办公事兼检法官。陆游与宇文叔介同在幕府任职。十月,川陕宣抚使王炎奉调回京,前线幕府解散,陆游奉诏摄知嘉州(今四川乐山)。
乾道九年(1173)十月,陆游作有《余往与宇文叔介同客山南,今年叔介客死临安。十月十一日夜忽梦相从,取架上书共读如平生;读未竟,忽辞去,留之不可,曰欲归校药方。既觉,泫然不能已,因赋此诗(1173年10月)》。
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十二月,陆游作有《跋刘戒之东归诗》:“乾道中,予与(刘)戒之同在宣抚使,幙中同舍十四五人。宣抚使召还,予辈皆散去。范西叔、宇文叔介最先下世,其余相继凋落。至开禧中,独予与张季长犹存。今春,季长复考终于江原。予年开九秩,独幸未书鬼录,偶得戒之郎君市征君所藏送行诗,观之,恍然如隔世事也,为之流涕。(南宋宁宗开禧三年)丁卯(1207)十二月乙丑,渭南伯陆某书于于山阴老学庵。”
二、宇文绍奕与陆游、魏了翁有交往
宇文绍奕(卷臣、衮臣,?-1193年前)为宇文叔介(?-1173)之孙辈、宇文师种之侄辈。宇文绍奕历任吏部侍郎、知资州、知邛州。
魏了翁(1178-1237)作有《鹧鸪天·送宇文侍郎(宇文绍奕)知汉州劝酒》。
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三月十八日,吏部郎中宇文绍奕放罢,以言者论宇文绍奕知资州,刻隶书数十本及蜀货数万缗,以为苞苴,日趋权门,遍行请托,故黜之。陆游晚年有载:“《跋原隶》,故吏部郎宇文卷臣所著。宇文卷臣为郎数月,坐口语,亟去。晚守临邛、广汉,有能名,然亦以谤绌,遂卒于家,可哀也。绍熙癸丑(1193)四月二十一日,老学庵书。”
淳熙四年(1177)三月,陆游《好事近(宇文衮臣吏部,余在蜀,日与之游至厚,契阔死生二十年矣。庚申三月忽梦相从如平生,怆然有赋)》:“英姿爽气宇邛州,虽古人中岂易求。六月长途将渴死,一天风雹起龙湫。”五月,范成大离成都东归。八月,已再此任蜀州(今四川崇州)通判的陆游受知邛州的宇文绍奕邀请,到邛州做客。陆游作《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去年看月筹边楼,云罅微光如玉钩。主人不乐客叹息,清歌空送黄金舟。……”
淳熙五年(1178)二月,陆游奉召离开成都沿长江东下回临安。三月,在途中的陆游作有《好事近(次宇文卷臣(绍奕)韵·十二之三)》。
南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十一月,被罢官在家的陆游作有《思蜀(三首)》之二:“二十年前客锦城,酒徒诗社尽豪英。才名吏部倾朝野,意气成州共生死。自注:吏部郎宇文绍奕衮臣,成州守宇文子震子友。废苑探梅常共醉,遗祠访柏亦俱行。即今病卧寒灯里,欲话当时涕已倾。”
宇文绍奕有兄弟宇文绍直(舜臣)知黎州。乾道九年(1173),吐蕃青羌以知黎州宇文绍直不雠其马价,愤怨为乱。诏帅宪抚安之。绍直罢免。青羌首领奴儿结等市马黎州,大肆虏掠,权州事王昉多给金帛,亟遣还,宣抚使虞允文言昉贪功,恐他部效尤,渐启边衅。诏降昉两官。十月,黎州吐藩复寇边,攻虎掌砦。诏四川宣抚司檄成都府调兵二千人戍黎州以御之。淳熙二年,奴儿结还所虏生口三十九人,黎州与之盟,复听其互市,给赏归之。制置使范成大言,「所虏未尽归我,岂可复与通好?」诏谪宇文绍直,编管千里外。成大增黎州五砦,籍强壮五千人为战兵;吐蕃入寇之径凡十有八,皆筑堡戍之。奴儿结率众二千扣安静砦。成大调飞山卒千人赴之,度其三日必遁,戒勿追,已而果然。青羌奴儿结为边害者十余年,其后制置使留正以计禽杀之,尽歼其党。
三、宇文子友与邓椿、陆游有交往
宇文绍奕有子宇文子友(宇文子震),历任秘书丞、著作郎,知成州。另有宇文子重者,未知是否是宇文绍直之子。员兴宗《游九顶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韵》、《游汉嘉明月湖次宇文子重韵》。张栻《三茅观李仁父、刘文潜、员显道(员兴宗)、赵温叔、崔子渊置酒》。
乾道九年(1173)正月,陆游作有《宇文子友闻予有西郊寻梅诗,以诗借观,次其韵》。
淳熙元年(1174)六月,陆游于成都作有《题宇文子友所藏薛公鹤》。南宋时广都人邓椿记宇文时中家藏有《水墨花禽图》,王维《雪山图》,杜措(一作杜楷)《佛图》,董奴子《鸡冠花图》,李伯时《高僧图》《嘶骧二马图》《明皇八马图》《水晶宫明月馆图》《退之见大颠图》,江贯道《飞泉怪石图》《江居图》;邓椿《画继》(卷八)“铭心绝品”条载:“江参,字贯道,江南人,长于山水。形貌清癯,嗜香茶以为生。初以叶少蕴左丞荐于宇文湖州季蒙(宇文时中),今其家有泉石五幅图一本。笔墨学董源而豪放过之。季蒙欲多取其画而贯道忽被召去,止得此图,居以为慊。后刘季高侍郎再寄江居图一卷,作无尽景,始少慰意。当贯道被召时,尚书张如莹知临安。贯道既到临安,即有旨馆于府治。明当引见,是夕殂。信有命也。”“双流宇文子震子友主簿家藏《(五代后蜀花鸟画家)黄筌花竹禽兔图》。”
淳熙元年(1174)六月,陆游自成都返蜀州(今四川崇州)任上作有《离成都后却寄公寿(邓椿)、(宇文)子友、德称(谭德称)》。
淳熙四年(1177)八月,陆游作有《次韵宇文使君(宇文子友)山行(1177年8月)》、《山中小雨得宇文使君(宇文子友)简问,尝见张仙翁乎?戏作一绝(1177年8月)》。
此外,陆游还作有《寄宇文成州(宇文子友)》、《夜梦与宇文子友、谭德称会山寺若饯予行者,明日黎明得子友书,感叹久之,乃作此诗(117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