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朝宇文公谅(宇文子贞)或是南宋成都双流宇文氏家族的延续

(2025-02-24 09:48:27)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张浚考证

元朝宇文公谅(宇文子贞)或是南宋成都双流宇文氏家族的延续

             ——今高邮的宇文氏很可能是北宋成都宇文氏的后人,更不排除就是宇文时中、宇文绍节、宇文正甫、宇文景讷、宇文公谅(宇文子贞)的后人

 

一、北宋成都双流宇文粹中、宇文虚中、宇文时中兄弟家族在南宋闻名朝野

北宋成都双流宇文粹中(1178前-1139)、宇文虚中(1079-1146)、宇文时中(1088前后-1138后)兄弟,成都府路成都府广都县(今成都双流)人,祖籍为北宋京西北路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其先京兆长安人,北周皇室后裔,祖先为鲜卑族。他们的祖父是宇文宗象,父亲是宇文邦彦。

宇文粹中在北宋徽宗朝末年任尚书右丞。宇文虚中是两宋之际的名臣、诗人,被誉为宋朝谍王。宇文时中是南宋名相张浚(1097-1164)的岳丈,张浚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

1、北宋徽宗朝宇文粹中任尚书右丞

宇文粹中,字仲达,一作仲理,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登进士第三名。夫人是蔡京的外甥女。有子宇文师献(1128-1174)。宇文师献,字德济,成都府路成都府广都县(今成都双流)人。其子或是宇文绍训、宇文绍寅(知怀安军)。有宇文师种者,或也是宇文粹中之子。宇文师种有子宇文绍奕(字卷臣,一作兖臣,以承议郎通判剑州、知蜀州、知邛州、知资州、吏部郎中、知汉州。知临邛、广汉,有能名)、宇文绍直(舜臣)。

2、南宋高宗朝时宇文虚中为宋代谍王

宇文虚中(1079-1146),初名黄中,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国被扣押,后未回。以间谍仕金国,官至礼部尚书,因泄密其家百余口被杀。有子宇文师瑗(?-1146,字德和)和宇文师琮宇文师瑗有过继子宇文绍节(?-1213,字挺臣),宇文绍节有子宇文正甫(其名或是宇文子江)。

3、宇文时中是南宋名相张浚的岳丈

宇文时中张浚的岳丈,是南宋大儒张栻(1133-1180)的外公。绍兴六年(1136)八月,宇文时中知湖州。宇文时中有子宇文师申(1111-1162)、宇文师说(1117-1156)。

宇文师申(1111-1162),字德闻,有子宇文绍恭、宇文绍荘(庄)、宇文绍芳。孙宇文景广。

宇文师说(1117-1156),字德承,有长子宇文绍猷(奉直大夫、汉州知州)、次子宇文绍谔(文林郎、叙州南溪县知县),三子宇文绍彭(权户部侍郎、右文殿修撰、太平州知州),四子宇文绍节(?-1213,字挺臣)。长孙宇文景韩(将仕郎),次孙宇文景修(将仕郎),三孙宇文景琦(迪功郎、监汉州商税),四孙宇文景度(儒林郎、添差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五孙宇文景厚(迪功郎、邛州安仁县尉)。

         二、元朝宇文公谅(宇文子贞),京兆人,其先成都人,占籍归安(湖州路归安县)

1、宇文公谅(宇文子贞)生平简历

宇文公谅(1292-1358年后),字子贞,京兆人,占籍归安(湖州路归安县),其先成都人(先世居成都路双流县)。曾祖宇文峒,祖父宇文大钧,父宇文挺祖,徙吴兴(湖州)。宇文公谅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君子贞而不谅。”

宇文公谅年少时,尝馆授巨室,其闺爱中夜来奔,坚拒不纳。明日,托以他故,敛书告别(公谅通经史百氏言,弱冠,有操行。嘉兴富民延为子弟师,夜将半,闻有叩门者,问之,乃一妇人,公谅厉声叱去之。翌日,即以他事辞归,终不告以其故)。初领乡贡,入浙省试院,头场占一席舍,其案上有“宇文同知”四字。后试官考卷,以文不中式,将黜之,时坐主龙麟洲,江西老儒也,年八十余,始过江浙,力主此卷,卒置榜中。及会试,果登李齐榜第,在顺帝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授将仕郎),授徽州路同知婺源州事。授安义州(在江西)同知,改宁海州(在山东)。丁内艰,改同知余姚州事。夏不雨,公谅出祷辄应,岁以有年,民颂之,以为别驾雨。摄会稽县(知会稽县事),申明冤滞,所活者众。省檄察实松江海涂田,公谅以潮汐不常,后必贻患,请一概免科,省臣从之。迁高邮府推官(属扬州路)。未几,除国子助教,日与诸生辩析诸经,六馆之士,资其陶甄者往往出为名臣。调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调翰林应奉兼国史院纂修官),以疾归。后召为国子监丞,除江浙儒学提举,改佥岭南防访司事,以疾请老,卒。

宇文公谅平居,虽暗室,必正衣冠端坐,尝挟手记一册,识其编首曰:“昼有所为,暮则书之,其不可书,即不敢为,天地鬼神,实闻斯言。”其检饬之严如此。所著述,有《折桂集》、《观光集》、《辟水集》、《以斋诗稿》、《玉堂漫稿》、《越中行稿》,凡若干卷。门人私谥曰纯节先生。

2、有关宇文公谅(宇文子贞)的记载

——(元)不着撰人《元统元年进士录》 载:“宇文公谅,字子贞,行二,年四十二(1333年),十月初七日酉时。曾祖宇文峒,宋朝请大夫、大理寺丞、提刑兼安抚,知嘉定府。祖宇文大钧,宋通直郎、知州。父宇文挺祖,宋迪功郎、平阳县尉;母刘氏。兹侍下,娶叶氏。乡试江浙第廿二名,会试第十六名。授同知婺源州事。汉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授将仕郎。”

——钱大昕《元统元年进士录跋》载:“成遵之政绩,张祯之谠直,宇文公谅之文学,亦卓卓可称,斯足征科举得人之效矣。”

——至正六年(1346)三月《元湖州路重修府治碑》的刻石有“前进士、承务郎、高邮府推官京兆宇文公谅记。”

——周伯琦《说文字原》有至正十五年(1355)三月宇文公谅序:“奉直大夫、国子监丞。”周伯琦作有《初秋同杨国贤太监、耀珠巴戬少监、子贞监丞暨僚属重汎湖游西山》。

——孙华孙(?-1358)作有《宇文子贞至驿,为松江诸邑田粮事,赋古诗二章增之》。

——王冕(1287-1359)作有《送宇文子贞》。

——邵亨贞(1309-1401)《次宇文子贞别驾见贻韵(二首)》。

——郑元祐(1292-1364)《和宇文子贞见寄》、《悲歌,寄呈刘学斋相执,王可矩、张德昭二尚书,周雪坡大监,王本中经历,贡吉甫司业,宇文子贞助教,危太朴待制,贡泰甫授经,陈元礼孝廉列位》。

——贡师泰(1298-1362)作有《送胡孟脉还钱塘,并束周伯温(周伯琪,1298-1369)、程以文(程文,1289-1359,婺源人)、宇文子贞(宇文公谅,1292-1358年后)题钱舜举折技海棠》。钱舜举即是钱选(1239-1301),字舜举,号玉潭,是湖州人,作有《钱舜举洗马图》。

——王逢(1319-1388)《题宋进士谢安节故堂》(公为晋太傅二十九世孙,讳国光,字观夫,登宋进士,补太学上舍,江南内附、侍御史程钜夫荐召不起,以隐德终于松江之立极所,居安节堂,翰林应奉宇文子贞尝为记。至是孙晋徵题是诗,晋,字彦明,善医,有文行):“安节堂开秋浦湄,戋戋束帛聘当时。星辰尽拱天枢象,鸿鹄终巢越树枝。多士颂周成庙乐,两生辞汉阙朝仪。云霄一去高风在,手折芙蓉为所(一作仰)思。”

——宇文公谅作有《西湖竹枝词六首》。

——宇文公谅《题王叔明破窗风雨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宇文公谅《山水图》。宇文公谅,字子贞,京兆人,占籍归安(湖州)。其先成都人,父挺祖,徙吴兴(湖州)。公谅通经史百氏言,弱冠,有操行。未尝称其善画,观此幅笔墨介于黄公望、王蒙之间。画有自跋:“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夜凝岚气湿。秋浸碧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至正六年(1346)。中秋坐雨。山斋偶作。京兆宇文公谅。”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有柳贯、黄溍、宇文公谅、朱德润、郑元佑题跋。至正元年(1341)四月黄溍跋,1341年至1343年间宇文公谅题跋六行,再是至正三年(1343)十月朱德润跋。黄溍(1277-1357,字晋卿,婺州义乌人)于至正元年(1341)书跋于稿卷后:“温公于通鉴书晋永昌元年事,视此尤为详备。此特其初槁耳,而作字方整,不为纵逸之态,其敬慎无所茍如此。宜其十有九年始克成书欤?今之文人类以敏为髙,贵轻扬,而贱持重。使温公复生,未必能与之相追逐也。展玩之余,惟有掩巻太息而已。至正元年夏四月二十三日,后学黄溍书。”下钤“黄溍”白文印一方。至正元年(1341),黄溍在江浙儒学提举任上。黄溍之后,宇文公谅得观该稿卷并跋:“张南轩(张栻)跋荆公书,谓‘丞相平生何得有许忙事?’此言深中其病。今观温公此稿,笔削颠倒,讫无一字作草。其谨重详审迺如此,诚笃忠厚气象,凛然见于心画之表。彼浮躁急迫者安能如是耶?后学宇文公谅书。”下钤“京兆宇文公谅子贞章”白文印一方。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館藏的宇文公谅(时同知余姚州事)行书《六言绝句二首》:“桥外波光澹澹,城南柳色沈沈。一曲沧浪妙唱,前年韶濩遗音。黄子宅前柳暗,贺公湖上春多。安得扁舟载酒,扣舷同唱吴歌。蜀宇文公谅。”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的王蒙《柳桥渔唱诗叙》,拖尾有元贤题咏四纸。第一纸为宇文公谅《柳桥渔唱诗叙》,第二纸为楊维桢题咏和宇文公谅题诗,第三纸为韩性、叶恒、孙鼎题诗,第四纸为陈眉寿、王冕、杨渊题诗。

作于至正三年(1343)九月的宇文公谅(时摄会稽县)题跋《柳桥渔唱诗叙》:“越城之南隅,挹稽山水之秀,晴光澄鮮,烟景浮岸官柳如雲,石横亘,宋名士放翁之题(陆游《柳》:村路初晴雪作泥,旬不到小西。出门顿觉早,柳染黄已蘸溪),犹在也。友人黄中立所居,相去而近。读书之暇,游目骋怀,于焉相羊。舟人子,清唱间发之欣然,有得于心。若能利,而也。于是之以寓意焉,先生及同志而咏歌之,俾序其首。……然,中立年富志强,要以丈夫功自期,毋徒羡于彼也。能以道德为纶竿、仁义为钩饵,投之天地,放湖海,则万物之理孰非我有?如是而用行舍藏,所寓而得之者,皆吾也,又何羡于彼哉!揆予拙疏,宜于用,且谋归买扁舟具蓑笠,以自放于苕水弁峰之外,与渔童樵青相汝。他日中立幸于此访我,有延缘苇间扣舷一曲而歌《欸乃》者,皆吾徒也。中立信以也夫!至正三年1343)龙集癸未九月廿又五日,京兆宇文公序。

   ”在今绍兴侧,有道路“柳下”北端,已不存。《(乾隆)绍兴府志》卷八“建置志二”載:“柳,在府南三里,明王毓蓍(?-1645殉節,有碑。”

文中提及有宇文公谅的友人黄中立,会稽黄中立与宇文公同年的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人)亦熟悉。刘基作有《柳桥渔唱二首为黄中立作》、《三月八日,偕徐成中、杨澄源、李子庚、吴溥泉、董朝宗、黄中立、程邦民、汤仲谋、王文明游南镇得禽字》和《尚節亭》:“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節也。故亭竹,而名之曰尚節之亭,以为读书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而喜之……

李孝光1285-1350)作有《柳桥渔黄中立》:“桥头杨柳青,西即是越王城。城中大官听艳曲,半是美人肠断声。”

三、占籍湖州的宇文公谅(宇文子贞)应为知湖州宇文时中家族之后人

1、宇文时中知湖州的前后情况

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八月,上年四月刚被为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的宇文时中改知湖州。这年,知湖州宇文时中刊印吴缜所撰《新唐书纠谬》及《五代史纂误》。十二月,宋金和议初成。这一年,宇文时中改知遂宁府(今四川遂宁)。

绍兴十年(1140)五月,金人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大举进犯南宋。这一年前后,宇文时中改知潼川府。

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金订立绍兴和议。

绍兴十二年(1142)宇文时中复摹刻《干禄字书》于潼川府(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府学这一年,知潼川府宇文时中致仕。

2、南宋后期的抗金、抗元需要,宇文绍节、宇文景讷、宇文峒、宇文同祖有历史记载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吴曦叛,高定子(1177-1147)乞解官养母。吴曦诛,摄府事宇文公绍(节)以忠孝两全荐之,调郪县主簿高定子任中江县丞。

 南宋宁宗定元年(1208)九月,宋金达成“嘉定和议”。十二月二十四日,遣太府卿宇文绍彭为贺金国登位使金国。

南宋宁宗定十三年(1220),成都府中江县令宇文峒主持重修文庙。

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二月,蒙古军侵入蕲、黄、广,同时,在西线大举攻蜀,陷巴蜀五十四州,在当地宋军反击后,蒙古军退出四川。

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宇文峒任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宇文峒,成都人。嘉定间为邑酒正,摄县事,修辑学宫,祀周、程、张、朱四子,魏了翁为之记焉。

淳祐二年(1242)正月,蒙古再次攻蜀,孟珙分兵御之。五月,蒙古破遂宁、泸州。六月,宋理宗以余玠(?-1253)为权工部侍郎、四川宣谕使,寻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兼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赴四川主持防务。十月,蒙古攻叙州,以孟珙为四川安抚使,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这月,杨大全为南宋叙州(今宜宾)守将,抗战死节。

淳祐七年(1247)八月,前彭州守臣宇文景讷死事,诏赠官、进三秩(前通判彭州宇文景讷,骂贼而死,赠官二等,仍与一子下州文学)。这月,高定子(1177-1247)卒,辍朝一日,赠少保。这年,南宋调兵2500人入蜀,其中1500人驻忠州,1000人守夔州。

淳祐八年(1248)、淳祐九年(1249),南宋各调兵2000人,仍分戍忠州、夔州。

南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为防备蒙军从云南进攻四川,四川宣抚制置使蒲泽之令泸州帅臣朱禩孙措置泸州、叙州、长宁边面,由长宁守臣易世英任责,潼川路总管朱文政董工。

宝祐六年(1258)七月,潼川帅臣朱禩孙言长宁军自办钱粮,创造器具,修筑凌霄城圆备(闰四月,经始城凌霄为屯兵峙粮、出攻、入守据依之地),诏:“易士英特带行阁门宣赞舍人,朱文政、宇文同祖各进官一等,杨震卯等七人减磨勘,将士支犒有差。”冬十月,凌霄城告成。诏朱禩孙进官一等。

3、宇文时中后代与宇文公谅其先的取名规律

宇文时中后代的取名规律为:宇文时中——宇文师?——宇文绍?——宇文子?——宇文景?——;宇文虚中——宇文师瑗——过继子宇文绍节(宇文时中之孙、宇文师说之子)——宇文子江——宇文景?——;

而宇文公谅其先的取名规律为:宇文景讷——宇文峒——宇文大钧——宇文挺祖——宇文公谅(宇文子贞)——;同为“景”字辈。

且南宋中后期,抗金、抗元需要,宇文绍节、宇文景讷、宇文峒被重用,有历史记载,应有传承关系。

因此,湖州的宇文氏得以在江南延续,宇文公谅(宇文子贞)或与宇文时中曾知湖州有关。谱序很可能是:宇文虚中——宇文师瑗——过继子宇文绍节(宇文时中之孙、宇文师说之子)——宇文正甫(宇文子江)——宇文景讷——宇文峒——宇文大钧——宇文挺祖——宇文公谅(宇文子贞)——;

四、宇文公谅曾任高邮府推官(属扬州路),今高邮有宇文氏后人,不排除是北宋成都宇文氏的后人

据倪文才《高邮有一支宇文家族》一文,今江苏扬州高邮有宇文氏延续。具体如下:宇文季云、宇文仰之(1子3女)——宇文士丰(号雪楼,姜恩柱舅舅)、宇文桂香、宇文惠生(姜恩柱母亲)、宇文桂珍————宇文开(姜恩柱表妹、宇文士丰之女);宇文季云(2子)——宇文士林、宇文士芳(2子)——宇文景、宇文琪(2024年已62岁)。

因宇文公谅(宇文子贞)在元朝时曾任高邮府推官,今高邮的该支宇文氏很可能是北宋成都宇文氏的后人,更不排除就是宇文时中、宇文绍节、宇文正甫、宇文景讷、宇文公谅(宇文子贞)的后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