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万里对张浚诚心敬意

(2024-03-13 09:27:22)
标签:

历史

文化

军事

分类: 张浚考证

杨万里对张浚诚心敬意


         一、杨万里敬张浚建功又怀才不遇,仰张浚斯道

绍兴二十九年(1159)十月,杨万里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时张浚滴居永州,闭门谢客。是年,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有机会相见。

杨万里《上丞相(张浚)》(公尚客)

某始论语》,夫子厄向魋而言曰:“天生德予。”又曰:“知我者其天乎!”欣然吾夫子,人而遇天。至《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又曰:“吾之不遇侯,天也。”之蹙然以悲曰:“天何不仁!夫天下之生而未欲平治,亦何憎夫孟子而故使之不遇哉!”孟子之不遇人,可也,抑不遇天乎?殆不然也。圣贤君子之所以为圣贤君子者,惟安天故极于天,极于天故遇天。何安?曰。何谓极?曰理。固非天之私也,天且不能也。吾乎而不安?若夫理者,天之至也,而非天之也。吾同乎天也,吾之理以天之理,亦奚而不能?孟子之不遇者,天也,也。夫子之天者,天也,理也。以孔孟而身匹夫也,果遇也哉!匹夫而安焉,安而焉,以匹夫而为圣贤君子焉。彼之困,此之亨,果不遇也哉。安斯斯遇矣。

先生早年而起方,宰天下,定王室,功,亦不矣,何其遇也。功高而忌至,道大而嫉生,訾先生者罪,先生者禁,又何其不遇也!人乎?天乎?理乎?乎?然其未遇而有遇,既遇而不遇,先生初不之知,而惟斯道之知。斯道何道也?诚也中也,公也天之理也,孔孟之道也,先生潛而得之也。发而忠孝,溢而功名,先生且不自知也。而何遇不遇之有?安于数极于理,人而天通。先生此不既遇矣乎!噫!先生之遇天,先生之遇也,非天下之遇也。雷金縢,其天下之遇乎!夫金縢之启闭,何乎先生之痛痒,而乎天下之忧乐。民之欲,天之。昔既然矣,古厚而今薄,天其然哉!

某也天下同仰先生之道,而未得天下同瞻先生之容。作吏以,而及者四三焉。入其庭而敬焉,相其而起焉。未得,如之矣。如且然,况亲见乎!天其或者使小子得斯道,必有得之日。使天下得福斯道,亦必有金縢(谓用金属制的带子将收藏书契的柜封存)之日。然,先生意哉!小子意也,天下意也。天意也,先生而深察之。不宣。

二、张浚杨万里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其教终身

绍兴三十年(1160)春,杨万里见到张浚。杨万里作于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十二月的《幽居三咏诚斋(其三)》有载:“浯溪见了紫岩(张浚)回,独笑春风尽放怀。谩向世人谈昨梦,便来唤我作诚斋。”说明期间,杨万里通过张浚长子张栻的介绍,在浯溪才得见到张浚。杨万里以弟子礼谒张浚,张浚对杨万里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五月,杨万里、张栻陪同张浚坐咏归亭,杨万里作有《张丞相(张浚)咏归亭词二首》。十二月,汤思退被罢左相。

绍兴三十一年(1161)正月,时金军南犯已迫在眉睫,宋高宗在不得不作抵抗的同时,放宽了对贬居永州的张浚居住地点的限制。二十六日,张浚获大赦,诏令其在湖南路任便居住。期间,丞零陵的杨万里与师张浚、胡铨游。杨万里有《春日绝句》诗,张紫岩(张浚)见之曰:‘廷秀(杨万里,字廷秀)胸襟透脱矣。’”时胡铨谪居衡州,杨万里又请胡铨为此写了《诚斋记》。杨万里“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是年春,张栻离开永州,途径祁阳浯溪往潭州,作有《舟过浯溪有感题石》:“黄河太行未得见,孽狐方射昭阳箭。大驾东巡走北征,提师吾父(张浚)趋行殿。犬戎凭陵亦何甚,灭之可卜遭天遣。天锡君王自智勇,吾亲典职常鏖战。想见鲸尸蔽浙江,捷随春色驰邮传。扫荡妖氛尽廓清,两河复我奇州县。中兴青壁陋唐臣,燕然新勒书黄绢。孤帆行尽湘水春,偃伏山樊此奚恋?归棹终期下建康,金门有待真英彦!”

三、杨万里见张浚一年多,张浚别家人赴抗金前线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完颜亮自将,总管60万兵力,分四路大举南侵。十月下旬,宋高宗终于启用老将张浚出判潭州。张浚告别家人先行离开永州赴任。十一月底,因建康告急,宋高宗改张浚观文殿大学士、判建康府(今江苏南宋)兼行宫留守,将以为江、淮宣抚使,中沮之而止。张浚自潭州闻命,即日首涂。十二月初,张浚至岳阳(属湖南),买舟冒风雪而行,遇东来者云:“敌兵方焚采石,烟炎涨天,慎无轻进。”张浚曰:“吾赴君父之急,知直前求乘舆所在而已。”张浚到岳阳时得知金军来犯,无人敢渡江应战,张浚独自一人前进(时长江无一舟敢行北岸者)。

绍兴三十二年(1162)正月,宋高宗劳师建康府。车驾幸建康,(张)浚迎拜道左,卫士见(张)浚,无不以手加额。时(张)浚起废复用,风采隐然,军民皆倚以为重。宋高宗因忧心张浚、迟迟不肯重用张浚遭到朝臣激烈反对。宋高宗从建康返回临安,劳(张)浚曰:“卿在此,朕无北顾忧矣。”任张浚兼节制建康、镇江府、江州、池州、江阴军军马。是月,杨万里为张栻《介轩铭》作跋。二月初六,宋高宗还临安。张浚仍旧兼行宫留守。同月,宋高宗从建康返回临安。是年春,张栻离开潭州,前往建康前线去与父亲张浚会合。六月,宋高宗退位。赵昚(宋孝宗)即位,起用张浚为枢密使。

四、张浚荐杨万里杨万里未赴任,惜再未见张浚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因张浚推荐,杨万里除临安府教授。杨万里未及赴任(杨万里自言:自张魏公先生荐试馆职而不克就,至是知己希矣),父病。十二月,左相兼枢密使陈康伯尹病罢。汤思退升任左相兼枢密使,张浚升任右相兼枢密使,仍兼江淮东西路。是年,沈介知永州。除夕前一日,杨万里送贺词给永州守沈介。

隆兴二年(1164)正月,杨万里西归吉水。二十三日,诏汤思退、张浚新除左右丞相,合得取赐银绢,依所乞寝罢。四月初六,尹穑奏论如左相汤思退计,在太上皇赵构的干预下,朝廷决弃地求和,召在前线盱眙的右相张浚回朝。张浚自闻冯方罢,上奏乞罢督府。宋孝宗诏从张浚请,而张浚亦封章力求还政矣。十四日,因张浚之请,江淮都督府被罢。张浚看到抗金无望,即求致仕。二十三日,降授特进、尚书右仆射兼枢密使张浚可罢尚书右仆射,特授少师、保信军节度使、判福州,以张浚自劾求去故也。张浚辞新命,恳求致仕,改授醴泉观使闲差。七月,魏国公张浚贬经江西余干。月,罢虞允文,代之以韩仲通。八月初四,杨万里父病故,在家服丧。二十八日子时,张浚忧愤成疾,病逝余干养正堂。得病时曾手书付二子栻、杓说:“吾当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杨万里作有《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出昼民犹望,回军敌尚疑。时非不吾以,天未胜人为。自别知何恙,从谁话许悲。一生长得忌,千载却空思。”“手麾日三舍,身驭月重轮。始是岷峨秀,前无社稷臣。向来元破斧,何用更洪钧。只使江淮草,明年不作春。”“读易堂边路,曾闻赤舄声。心从画前到,身在易中行。忧国何缘寿,思亲岂欲生。不应永州月,犹傍两窗明。

五、杨万里诚心怀张浚,又作《张魏公传》崇敬张浚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春,丁父忧在家乡吉水的杨万里作有《闲居初夏午睡起》。夏,王子俊赴试,杨万里作序送之。中秋,杨万里与王子俊怀念张浚,写下《中秋月赋》【乾道丙戌(乾道二年,1166年)中秋,因与友人王才臣(王子俊)野酌,言及师友,有怀紫岩先生(张浚),慨然赋之】:“湛秋旻之不瑕兮,泝桂月其耿然。骛玉车以双轮兮,挂孤镜之明涓。何秋半而明倍兮,乃大异于他之夕。岂望舒之革面兮,抑羿妃之增饰。繄天地洁齐之气兮,肇允乎否而兑乎澈。盖风露无所容其清兮,播为秋而裒为月。竟岁年以俟此月兮,一之遭而百违。幽人得此岂不伟兮,乃未怿而既悲。始予行之诘曲兮,志乎南而趾北。不临深于孟之海兮,矧践迹乎顔之域。自德人之之振我兮,初予导夫康庄。予竭蹶以无爱兮,奈之何阻且长? 莝予马以疾其驱兮,仆夫告予以馁而。举一世以好径兮,予乃独背而驰。予兰茹而菊餐兮,岂求饱之故也? 臞予躬以鹭立兮,彼腴者哂予误也。予既瞭而忽眩兮,欲陈词于德人。痛斯人之九京兮,滔滔者知其津。清莫清兮秋之节,明莫明兮秋之月。所美之不可双止兮,予岂不知其可悦!里乎慨而感表兮,亦不自知其奚为而苑结。嗟人生之处此兮,前万斯古而后亿年。竞权利之屑窣兮,奚甘带之异旃?逐逐焉金椎之控颐兮,累累焉苍苔之蚀其骨。何如予与子之迨暇兮,又邂逅此秋月。悲秋岂其达人兮,爱月乃我辈事。及金枢之未央兮,独可有酒而无醉。”

后来,杨万里《张魏公传》评价:“议者谓其论谏本仁义似陆贽,其荐进人才似邓禹,其奋不顾身、敢任大事似寇准,其志在灭贼、死而后已似诸葛亮。”将张浚与邓禹、诸葛亮等古之名臣相比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