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隆兴元年朱熹首次见到张栻、张浚分别在十月、十二月

(2023-12-11 16:43:46)
标签:

历史

文化

军事

分类: 张浚考证

隆兴元年朱熹首次见到张栻、张浚分别在十月、十二月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十月,朱熹应诏入对垂拱股,向宋孝宗面奏三扎:一札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是月,宋孝宗召陈俊卿及张栻赴行在。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之《胡氏门人·张敬夫》:“【隆兴元年(1163)十月,和战未定】上(宋孝宗)初召魏公(张浚),先召南轩(张栻)来。某(朱熹)亦赴召至行在,语南轩云:‘汤进之不去,事不可为。莫担负了他底,至于败事!’”【隆兴元年(1163)十月】召南轩,上在一幄中,外无一人,说话甚款。南轩开陈临安不可居,乞且移跸建康然宫禁左右且少带人,又百司之类,亦且带紧要底去。上曰:朕独行,后妃宫禁之类,全不带一人去。临安淫侈之甚,如何居!南轩祝上未须与人说,相将又诌。上曰:朕不言,卿不须漏泄。上因曰:待朕取一文字与卿看。上顾左右无人使,遂曰:卿且待。上自起去取。南轩见幄外皆是宫人,深惧所言皆为彼闻之矣。少顷上来,忘其文字。其后与宰相议用兵事,汤固力争。上曰:朕旦夕亲往建康。未几,外面閧閧地,谓上往建康。南轩见上问云:陛下尝祝臣勿言。闻陛下对宰执言之,何也?上曰:被他挠人,故以此激之。意思如此,记不全。南轩出入甚亲密,满朝忌之。一日,往见周葵,政府诸人在,次第逐报南轩来。周周葵指之曰:吾辈进退,皆在此郎之手。是时南轩少年,又处得地位不是,而人情皆如此,何以成得事?”“【隆兴元年(1163)十月】南轩亦间至太上处理会事之类,太上曰:'尚记得卿父娶时如何事,卿今如此。'南轩奏边事并不可和之意,太上亦顺应之。临辞去,乃曰:'与卿父说,不如和好。'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隆兴初(隆兴元年,1164年10月),张魏公督师,南轩以内机入奏,引见于德寿宫。首问魏公起居饮食状,又问:‘卿几岁’。对曰:‘臣年三十一’。又问:‘卿母安否?’对曰:‘久失所恃’。上愀然久之曰:‘朕记卿父再娶时,以无继嗣曾来商量,卿父曾奏欲令卿来见,今次方得见卿,朕与卿父义则君臣,情同骨肉,卿行奏来,有香茶与卿父为信。’”“(隆兴元年,1164年10月),张栻出入宫闱,还曾见过宋高宗:‘南轩亦间至太上处理会事之类’,太上曰:‘尚记得卿父娶时如何事,卿今如此。南轩奏边事并不可和之意’,太上亦顺应之。临辞去,乃曰:‘与卿父说,不如和好。’”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南轩以内机入奏,引见德寿宫,时卢仲贤使金,高宗问曾见仲贤否。对曰:‘臣已见之’”。又问卿父谓如何,莫便议和否?对曰:‘臣尝谓金人必衰败,国家必隆兴。’上曰:‘何如?’对曰:‘太上皇帝仁孝之德,上格于天,又传位圣子,虽古唐虞无以过,而金人不道,篡夺相仍,无复君臣父子,不知天心佑国家乎?佑金人乎?臣有以知其然也。’上曰:‘极是,今日金人诚衰乎?’对曰:‘自亮送死之后,士马物故甚众,诸国背叛,人心怨离,金诚衰矣。’上曰:‘自亮死,非特金人衰弱,吾国亦未免力弱。但仲贤等既回,何以应之?’对曰:‘臣父职在边隅,战守是谨,此事著庙堂如何议,但愿审处而徐应之,无贻后悔。’上曰:‘只是说与卿父,今日国家须更量度民力国力,早收拾取。闻契丹与金相攻,若契丹事成,他日自可收卞庄子刺虎之功。若金未有乱,且务恤民治军,待时而动可也。’”

隆兴元年(1163)十一月,朝廷任朱熹为国子监武学博士。是月十九日,宋孝宗召张浚。十二月初七前后,张浚回到行在。期间,“某(朱熹)待得见魏公(张浚)时,亲与之说。度住不得,一二日去矣。”朱熹辞,请祠归崇安。初九,张浚朝见宋孝宗。二十一日,张浚任右相兼枢密使、都督如故。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之《胡氏门人·张敬夫》:“及魏公来,汤左相,张右相,都不可商量事。同进同退,独与上商量又不得。上又要商量,但时召南轩入,往来传言,与魏公商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