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站位的前任陕西主帅王庶支持张浚富平大会战

(2023-07-20 15:19:41)
标签:

历史

文化

军事

分类: 张浚考证

高站位的前任陕西主帅王庶支持张浚富平大会战

 

张浚,字德远,号紫岩,成都府路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宋高宗、宋孝宗二朝右相,三次受命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刘锜、岳飞、杨存中、李显忠等抗金,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的抗金统帅,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最大的功臣,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

一、张浚幕僚王庶支持张浚富平大会战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九之《富平之役》载:

【建炎三年(1129)七月】,张魏公(张浚)之使秦蜀也,约以治兵三年,而后用师进取。【建炎三年(1129)十一月】,(张浚)甫至秦亭,而乌珠(完颜宗弼,金兀术)犯江浙,上(宋高宗)浮海东征。公(张浚)闻,即将见兵十余万人入卫。

明年【建炎四年(1130)二月】春至房陵,遇德音,闻虏骑已退,乃还。是秋,公(张浚)闻虏欲再犯江淮,乃议出师,以挠其势。曲壮愍端为都统制,以士不习战难之,参赞军事刘彦冲(刘子羽)亦以为非本计。公(张浚)曰:“吾岂不知此!顾东南方急,不得不尔。”遂合战于富平。然是冬,达兰不能渡江,而陕服之师,遂为罗索所败。时幕客独王子尚(王赞之,吴武安玠为裨将,亦以为难,而不见听云。时人皆以此咎公(张浚),特未知其本心尔。 
  富平之役,合五路之师四十万,熙河经略使刘锡为都统制,永兴帅吴武安玠,泾原帅刘忠武锜、环庆帅赵观察哲、秦凤提刑郭恭毅浩,皆在行间。时(赵)哲尝请分兵,魏公(张浚)不听也。及败,(赵)哲全师而返,魏公(张浚)怒其先退,故斩之。然(赵)哲当复辟时,有功在西边,又为名将,故魏公(张浚)诛之,当时不以为是。
  二、张浚负责南宋抗金三大防线的中西两大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四月,因张浚组织吕颐浩、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勤王而平定苗刘兵变,宋高宗复位。张浚升任知枢密院事。

五月,宋高宗自杭州赴江宁(今南京)。宋高宗欲相立首功的张浚,“浚以晚进,不敢当。”推辞。初三,在常州,张浚认为:“中兴当自关陕始,虑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遂慷慨请行。”宋高宗接受张浚提出的经略川陕牵制金军南下的建议,并任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以川、陕、京西、湖南、湖北路为所部全权负责所有川、陕以及京西、湖北、湖南地区的军政事务,赋予川陕宣抚处置司“便宜黜陟”的权力,实施“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的处置战略,表明南宋最高统帅对用兵陕西牵制金军的战略和决心,张浚“于兵民财无所不总”、负“半天下之责”受命负责南宋抗金三大防线“江淮防线、江汉防线、秦岭防线”中的两大防线。同月,宋高宗到达江宁(不日,改名建康)。期间,张浚渡江赴高邮招抚西北散兵领袖薛庆。期间,谢亮乃还行在,(自王瓁、谢亮之归)朝廷闻鄜延经略使曲端欲斩时为权陕西制置使的王庶,疑其有反心,乃以御营使司提举一行事务召曲端,曲端疑不行,权陕西转运判官张郴劝曲端,不听。议者喧言曲端反,曲端无以自明。

六月,在行在建康,张浚进呈入蜀官属。

七月,知枢密院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与刘子羽诛杀军阀范琼成功。张浚赴川陕前向宋高宗入辞时,以百口明曲端不反。张浚以亲兵一千五百人、骑三百出屯雨花台,是日,张浚军行赴川陕开辟新战场。

八月,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罢节制陕西六路军马王庶,任为宣护使司参议官,以徽猷阁直学士、知庆阳府王似为陕西节制使。张浚从建康出发至鄂州(今武汉)。

闰八月,宋高宗自建康撤往两浙西路。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再沿汉水而上至襄阳,留二十日,召帅守监司,令预储蓄以待帝西行。

九月,金国再次大举南侵攻宋,企图活捉宋高宗赵构,一举消灭赵宋政权。东路军完颜挞懒(完颜昌)领军进攻淮南,西路军完颜宗弼(兀术)领军直接进攻江南,直捣宋高宗所在的临安(杭州)。完颜宗弼(兀术)率主力,先后攻破庐州(今安徽合肥)、和州(今安徽和县),从马家渡(今江浦县南乌江镇附近)渡过长江。

十月庚辰(初五),川陕宣抚处置使司禁诸军擅入川、陕。戊戌(二十三日),知枢密院事、宣抚处置使张浚抵兴元(今汉中),设司于此。此前后,王庶服母丧。此前,金兵已取鄜延,金将娄室、孛堇引大兵渡渭水,攻永兴,宋将均按兵不动,不肯相援。张浚即访问风俗,罢斥奸赃,以搜揽豪杰为先务,诸将惕息听命。辛丑(二十六日),张浚以同主管川、陕茶马赵开为随军转运使,专总四川财赋(建炎二年,赵开任成都府转运判官、提举川陕茶马事,大更茶法,使茶税明显增加)。张浚初至兴元开府,询之诸州守臣历年所储资实,皆因军兴而为王瓁、杨可弼、李君陈等奉王庶、卢法源、曲端、王似等帅臣之命而支耗几净(据李流谦《分陕志总序》)。

张浚至兴元后上奏曰:“汉中实天下形势之地,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谨于兴元积粟理财以待巡幸,愿陛下早为西行之谋,前控六路之师,后据西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天下大计,斯可定矣。”张浚治兵兴元,欲易置陕右诸帅,乃徙端明殿学士、知熙州张深知利州,充利州路兵马钤辖、安抚使,而以明州观察使刘锡代之。于是徽猷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卢法原去利州路兵马钤辖,不兼利路,置帅成都。帅臣不兼利路自此始。既而赵哲帅庆,刘锜帅渭,孙渥帅秦,于是诸路帅臣悉用武人矣。张浚又以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本司前军统制王彦为利州路兵马钤辖。张浚初至汉中,问诸将以大举之策,王彦曰:“陕西兵将,上下之情皆未相通,若少有不利,则五路俱失。不若且屯兵利、阆、兴、洋以固根本,若敌人来侵,则檄诸将帅互为应援以御敌,若不捷亦未至为大失也。”时张浚之幕客皆轻锐,闻王彦之言,相视而笑。王彦以言不行求去,故浚因而授之。张浚开始调整西北各路军事长官,把川陕的钱粮兵马都交给有经济大才的赵开打理,罢免熙河路的长官张深,环庆路的长官王似,提拔名将刘仲武的儿子刘锡和刘锜,曲端手下吴玠和吴璘等人,其中升吴玠为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期间,张浚命赵开、卢法原大变酒法于成都府路(先罢公帑卖供给酒,即旧扑卖坊场所置隔酿,设官主之,民以米赴官自酿,每斛输钱三十,头子钱二十二)。

十一月初五(己酉),张浚出行关、陕。期间,以郭浩为秦凤路提点刑狱、权经略使、知秦州(今甘肃天水)。是月,张浚到达秦州,参议军事刘子羽诵吴玠兄弟才勇,张浚与吴玠语,大悦,迁曲端康州防御使、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升吴玠为泾原路统制,弟吴璘掌帐前亲兵。同月,金将娄室率10万大军兵分10路攻击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州知州李彦仙在中条山痛击从蒲(永济)解(解州)来犯陕州的金都统娄宿部,杀得金兵狼狈而逃,抓获金将18人,完颜娄室幸运逃脱。李彦仙度金人必并力来攻,即遣人诣宣抚使张浚求三千骑,俟金人攻陕,即空城度河北趋晋、绛、并、汾,捣其心腹,金人必自救,乃繇岚、石西渡河,道鄜、延以归。张浚贻书劝李彦仙空城清野,据险保聚,俟隙而动,李彦仙不从。李彦仙被任为右武大夫,宁州观察使兼同、虢二州制置。金都统完颜娄室尊敬李彦仙才干,妄图派使者劝降,许以河南戎马元帅之职,李彦仙断然拒绝。并斩杀来使。李彦仙忠勇抗金,严肃庄严,若有违纪、抗令之人,虽亲属也严惩不贷。李彦仙在陕,增陴浚隍,利器械,积粮食,鼓士气,且战且守,人心益坚固可用。是月,经朝廷同意,宣抚处置使张浚,以便宜曾印钱引一百万缗以助军食(其后八年间,累增二千五十四万缗)。张浚又置钱引务于秦州,以佐边用。

十二月乙亥朔(初一),张浚承制废积石军。甲申(初十),张浚承制拜泾原经略使曲端为威武大将军、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出兵作战时常于诸将中临时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管诸军)、威武大将军、知渭州,统率西军,并举行了隆重的登坛拜将仪式【张浚方搜揽豪杰以为用,以泾州防御使、新除御营使司提举一行事务曲端在陕西,屡与敌角,欲仗其威声,承制拜曲端威武大将军、宣州观察使,充本司都统制】。时金军占领了京兆府、凤翔、延安等陕西重镇,但是各地百姓纷纷组织义军打击金军,许多城镇又先后被西军或义军收复。其中宋将李彦仙率兵收复了控制着陕西与河南之间的交通的重镇陕州。李彦仙尝渡河与金人战蒲、解间,民皆阳从金人而阴归李彦仙。敌必欲下陕州,然后并力西向。李彦仙亦自料金人必并兵来攻,即遣人诣宣抚处置使张浚求三千骑,俟金人攻陕,即空城渡河、趋晋、绛、并、汾,捣其心腹,金人必自救,乃由岚、石西渡河,道鄜、延以归,张浚不从。是月,完颜娄室宿率北宋叛将折可求众号十万来攻,分其军为十,以正月旦为始,日轮一军攻城,聚十军并攻,期以三旬必拔。因张浚贻书劝李彦仙空城清野,据崄保聚,俾敌无所掠,我亦无伤,俟隙而动,庶乎功成,李彦仙亦不从,守城之意益坚。至是洛索、尼楚赫及知府州折可求合兵来攻,李彦仙以死拒之,且告急于张浚。金陕西诸路都统洛索将数万众围陕府,守将李彦仙悉力拒之。李彦仙收复陕州后,与金军前后大小交手了两百多次,多次重创金军。金军攻陕州城,李彦仙意气如平常,登谯门,大作技乐,潜使人缒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却(李彦仙安坐樵楼之上,气定神闲,一边喝酒,一边令手下人役高文鼓乐。暗地里却令战士深挖地道,直通至金兵大营。夜卫,李彦仙派健卒冲出地道,在金兵营寨举火燃烧,亲率大军冲杀出城,金兵大溃,撤退数里安营)。因完颜娄室集中兵力攻打陕州,李彦仙告急于张浚求援,张浚张浚间道以金币使犒其军,飞鸽传书檄都统制曲端将泾原兵率军救援陕州,曲端素疾李彦仙出己上,无出兵意,曲端始终不发一兵一卒。张浚幕官谢升言于张浚曰:“金旦暮下陕,则全据大河,且窥蜀矣。”张浚乃出师至长安。道阻不得进,裨将邵隆、吕圆登、杨伯孙自外来援,间关伤仆,仅有至者。是月,完颜宗弼亲自攻占临安(今浙江杭州),一直打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宋高宗出海避难。

建炎四年(1130)月,金人犯邠州(今陕西彬县),曲端遣泾原路副总管吴玠拒战,曲端自拥兵邠州为援。金兵来攻,吴玠击败之,撒离喝惧而泣,金军中目为“啼哭郎君”。金人整军复战,吴玠军败绩。金兵又陷同州。张浚遣谢亮使夏国,至则其主乾顺已称制,遂还。曲端退屯泾原,劾吴玠违节度,降武显大夫,罢总管,复知怀德军。张浚惜吴玠才,寻以为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时兵火之余,吴玠劳来安集,民赖以生。是年春,吴玠升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金帅完颜娄室与撒离喝长驱入关,完颜娄室陷陕州。陕州食尽,煮豆以啖其下,而取汁自饮,至是亦尽。守臣李彦仙死之。

二月(甲戌朔)丙申,张浚承制以陕西制置使王似知成都府。是月,张浚自秦州引兵入援(时谍报金人将攻东南,张浚命诸将整军向敌。不久金人大攻江、淮,张浚即治军入卫支援)。

期间,张浚、赵开效法成都府路酒法于秦州,法既流通,民以为便(遍其法于四路,于是岁迎增至六百九十馀万贯,凡官槽四百所,私店不与焉)。同时,张浚上奏变陕西茶、盐榷酤之法,奏札曰:‘臣到兴元,取会四川见管金帛钱物,除建炎三年上供并应副陕西、河东衣赐物帛,见行拘催,其已前年分积下钱物,缘建炎元年朝廷催促诸路併纲起发,赴永兴军、凤翔府下缷,准备缓急支用。去春金人残破,尽数失陷。后来收簇到钱,王瓁驻军兴元,半年之间,支过一百二十余万;成都帅臣卢法原差杨可弼充都统制,五月之间,支过八十余万。(杨)可弼乞罢,续差利路钤辖李君陈代之,四月之间,支过五十余万。自建炎三年节次承朝廷指挥,支拨应副陕西诸路籴米等,计川钱一百三十余万。及陕西节制军马王庶、曲端、王似共取拨过四百余万,因此储积无几。今屯兵十万,日费浩瀚,道路阻远,东南财赋既不可调运,解池未复,商贾不通,臣见行措置茶盐榷酤,讲究利源,为经久之计。’”赵开初变(秦州茶盐)榷法,怨詈四起,至是赵开复议更盐法,言者遂奏其不便,乞罢之以安远民,诏以其章示(张)浚,(张)浚不为变。时(张)浚荷重寄,治兵秦川,旬犒月赏,期得士死力,费用不赀,尽取办于开。(赵)开悉知虑于食货,算无遗策,虽支费不可计,而赢赀若有余。

三月,金人犯终南县(治今陕西周至县东终南镇),京兆府路(永兴军路)经略使郑恩战败,死之。张浚任吴玠为权永兴军路经略司公事。张浚请便宜辟官不许动改。是月,宋高宗从海上返回越州(今绍兴)。完颜宗弼领金军撤至镇江,浙西制置使韩世忠率军阻击金军于黄天荡,大胜。

四月,吴玠及金人战于邠州彭原店,败绩,部将杨晟死之。张浚引兵至房州,知金兵退,乃还。是月,张浚引兵至房州,知金兵退,乃还。因金兵已退,宋高宗御舟从海上回到明州城下,再由明州返回越州,驻跸州治。岳飞收复建康(南京)。

六月,完颜宗弼闻张浚在秦州,将举兵北伐,自六合引兵趋陕西。是月,京西路提点刑狱、沿江措置副使李允文受张浚推荐知鄂州兼主管本路安抚使公事。

七月,张浚献黄金万两【80万贯(缗)铜钱】助军用(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或5000两黄金)。是月,张浚复永兴军(治今西安)。金国派位皇子、左副元帅完颜宗辅前往陕西任主帅,并命江淮战场的主将完颜宗弼,“以精兵二万先往洛阳”,准备“以八月往陕西”,与张浚争夺陕西。

三、张浚以巨大的勇气发动富平大会战牵制金军

建炎四年(1130八月,宋高宗“以敌萃兵淮上,命(张)浚出兵,分道由同州(今陕西大荔)、鄜(今富县)延(今延安)以捣其虚”(上亦以虏欲萃兵寇东南,御笔命公宜以时进兵,分道由同州、麓、延以捕虏虚。公逐决策用兵),企图以之消除金军再次渡江南犯的可能性。张浚即移檄金左副元帅完颜宗辅,问兴师犯宋之zui。同月,张浚发布檄文,命吴玠收复长安(永兴军),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收复麟州、延州。吴玠提升为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知凤翔府兼权知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司公事。

九月,金人陷延安府,执吕世存,又陷保安军。张浚奉旨急召陕西五路经略使(永兴军吴玠、环庆路赵哲、熙河路刘锡、秦凤路孙渥、泾原路刘锜)领兵会师富平。永兴军路(治所在京兆府):“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延安府、河中府;耀州、坊州、商州、虢州、陕州、解州、同州、华州;保安军、定边军、绥德军。”环庆路(治庆州,后升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县):“庆州、环州、鄜州,邠州、延州、宁州、乾州。”熙河路(治熙州,今甘肃临洮县):“熙州、河州、洮州、岷州、通远军。”秦凤路(治所在秦州):“凤翔府;秦州(今甘肃天水)、会州、巩州、岷州、阶州、成州、凤州、陇州、廓州、兆州、兰州;积石军、怀德军。”泾原路(治渭州,今甘肃平凉):“泾州、原州、渭州、仪州、西安州、德顺军、镇戎军。”下旬,知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按照宋高宗命令,为牵制金军南下,张浚决策主动出师,遣都统制刘锡统五路兵(步兵和骑兵共计18万,号称40万人)及金军5万骑兵战于富平县,张浚驻邠州督战,官军败绩。兵溃于富平。“富平之战”是宋金两军以大兵团决战,宋军虽然战败,但仍然达到了宋高宗要求张浚将金军主力调离江淮战场的目的,减轻了南宋都城所面临的压力。同时,一举实现了南宋陕西边防散乱武装不听朝廷节制的局面。同月,禁宣抚司僚属便宜行事,及京西、湖南北路勿隶川、陕宣抚司节制。因去年杜充叛金弃建康和刘光世不守长江,金兵得以扫掠江西、湖南,有便宜黜陟权统领川、陕、京西、湖南、湖北路所部的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对湖南北路鞭长莫及,加上朝廷命的湖南北宣抚使平乱不力,造成湖南北路双重领导和指挥体系的混乱,张浚下属的傅雱、李允文、王以宁和纳入川陕宣抚处置使司管辖的孔彦舟无所适从。

十月,张浚退保秦州。

十一月,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自秦州退军兴州。

四、张浚因成功牵制金军主力而或文臣中唯一节度使

绍兴元年(1131)正月,朝奉郎、直显谟阁、川陕宣抚处置使司参议官王以宁落职,降三官,责监台州酒务(王以宁既为孔彦舟所逐,会监察御史韩璜使湖南还,劾其擅命,故黜之)。

三月,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承制以本司参谋官王庶知兴元府兼利夔两路制置使、节制陕西诸路。张浚以富平失律,上疏待罪。宋高宗谓辅臣曰:“浚放罪诏宜早降。”因言:“浚用曲端、赵哲、刘锡,后见其过,即重谴之。浚未有失,安可罢也?”同知枢密院事李回曰:“须得胜浚者乃可易。”宋高宗曰:“有才而能办事者固不少,若孜孜为国,无如浚。亦有人言其过,朕皆不听。”同月,金军又迫福津、同谷等地,直逼威胁兴州(陕西略阳)。无奈之余,川陕宣抚处置使司又退至阆州(今四川苍溪东南) ,移川陕宣抚处置司于此,任命张深为四川制置使,王庶为利、夔制置使兼知兴元(治今陕西南郑)。王庶汇聚溃军、义军2万人。吴玠亦收兵保和尚原。期间,王庶以士卒单寡,籍兴、洋诸邑及三泉县强壮,两丁取一,三丁取二,号“义士”。

四月,金兵被迫从兴元府经斜谷撤往凤翔。刘子羽、吴玢率军掩杀,在金牛镇大败金兵。

五月,吴玠大败来犯的金军完颜宗弼(兀术)所部。王彦乘势收复金州(今陕西安康),金兵节节败退,放弃均州、房州。以张用为舒、蕲镇抚使。金人犯和尚原,吴玠击败之。刘光世遣统制王德袭扬州,执郭仲威以献,伏诛。

七月,王彦数击败李忠。九月,权京西南路副总管李忠反,扰京西,遂攻金州诸关。贼众皆河朔人,骁果善战,王彦与战不利,关陷。王彦退屯秦郊,令将士尽伏山谷间,焚秦郊积聚,破李忠于秦郊店,李忠奔归刘豫。

十月,完颜宗弼亲率诸道兵进攻和尚原,吴玠军与之激战三日,大败金兵,俘获甲兵以万计,完颜宗弼身中流矢,仅以身免。是月,起复龙图阁待制、知兴元府、利夔路制置使王庶升徽猷阁直学士。初,王庶以士卒单寡,籍兴、洋诸邑及三泉县强壮,两丁取一,三丁取二,号“义士”,日阅于县,月阅于州,厚犒之,不半年,有兵数万【其后合梁(兴元)、洋、大安三郡,至万三千人,军势遂张】。张浚言于朝,升徽猷阁直学士【兴元府帅王庶籍兴元诸县良家子弟,两丁取一,与免下户物力钱二百千,每二十人为一队,号曰义士。以县令为军正,尉副之,守臣提举。不半年,有兵数万。教阅有方,则令、尉改秩。张浚言于朝】。

十一月,张浚把陕西前线划分为四个防区,分别由吴阶、王彦、刘琦、关师古管辖,扩大主将的权力以便于抗敌。同月,宋高宗诏移跸临安(今浙江杭州)。

  十二月,刘豫遣将王彦充攻寿春府。桑仲遣李横复寇金州,王彦拒战于马郎岭,大破之,均州平。

  绍兴二年(1132)正月,张浚以功被授检校少保、定国军节度使(是南宋唯一的一个任节度使的文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